摘要:對鄉(xiāng)村債務的有效化解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保證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的重要條件,有利于全面推進農村改革,解決農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有利于理順農村經濟秩序,促進農村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關鍵詞:債權債務;貸款;清收債務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012-1
1 鄉(xiāng)村債務難化解的根本原因
1.1 債務形成原因復雜
1.1.1 村里墊付資金形成債務 在國家實行糧食戶交戶結制度后,村集體收繳提留統籌的難度加大,由于上級下達糧食、生豬等征繳任務,農民不能完成,村集體為完成任務自行墊付大量資金,形成債務。
1.1.2 搞項目建設形成部分債務 包括建設及維修道路,修建堤防及回水堤,修建農田水利基本設施等工程形成債務。
1.1.3 完成普九、計生達標、實施農業(yè)項目等各種達標任務形成債務。
1.1.4 興辦集體企業(yè)形成部分債務 上世紀 80—90年代,跟隨全國上下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鄉(xiāng)村紛紛自籌資金或貸款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由于各種原因,在激烈的市場風浪的沖擊下,大多數企業(yè)紛紛倒閉,而原來以村級名義的貸款都隨之轉借給企業(yè),企業(yè)倒閉了,無錢償還,由此造成很多懸賬,這種村企不分的狀況使得這部分債務實際上成了村級組織的一項負債。
1.2 債權債務核實認證難
在化解清理債務過程中,債權債務核實認證難度較大,原因在于:
(1)債務形成的時間跨度大,情況復雜,交叉往來多,以往村級財務管理不規(guī)范,扯皮債務較多。
(2)稅費改革前村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攤派,有的群眾不認賬,既無法核銷,群眾工作又難做。
(3)村辦交通、辦電、普九等形成的債務大,債貸產生的高息群眾不認賬。
(4)外出務工人員多,簽字認證難度大。
(5)少數欠款大戶、“釘子戶”既不參與核對往來,也不簽字。
1.3 村級資金來源有限,無力化解
多數經濟村資金來源有限,主要依靠農牧業(yè),可支配財力小,屬于米袋子財政。而村集體資金來源的主要途徑是利用村集體現有的土地、草原、機動地、荒坡地等資源發(fā)包來實現。收入結構非常單一。而且債務多是利息較高,使債務越滾越高,償還難度日趨增大。
1.4 舊債未清,又添新債
新農村建設等公益事業(yè)可能形成新債。使本來就緊張的村級財政變得更加緊張,無疑會使新一輪的債務產生。
2 化解村級債務的思路和對策
2.1 村級債務問題的負面影響
村級債務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基層政權穩(wěn)定和基層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普遍惡化的村級債務問題,不僅造成干群關系矛盾激化,而且嚴重挫傷了村干部的積極性,嚴重制約著村級經濟的發(fā)展。
(1)村級債務負擔越來越重,村干部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應付債主討債,壓力很大,也影響了其他工作的正常開展。一些債務多的村已經沒有人愿意當村干部。
(2)背負大量債務的村級組織,其公信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受到很大影響,村級組織沒有能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有的基層干部說,現在村干部的號召力甚至比不上一些個體老板,這其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3)村級債務問題影響了農村公益事業(yè)的開展。有的村干部反映,現在村內公益事業(yè)建設,“一事一議”議不起來,借錢也很難借到,只能有錢就搞,沒錢就不搞。
2.2 化解鄉(xiāng)村債務的對策
當前,要從鞏固基層政權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高度來認識和解決村級債務問題, 首先要提高基層干部認識,作好債務清理工作;其次加強制度建設,堅決防止新增債務;再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老的債務。
2.2.1 清收債權還債 清收債權是化解村級債務的一項措施,各級政府要成為好清收債務工作的主體,無論是農業(yè)稅尾欠還是各種達標升級過程中由于上清下不清而沉淀的債權,都應由上級政府來承擔,從村級債務中化轉,對于其他生產性費用和籌資籌勞農戶應交未交所形成的債權,各村要不違背現有國家政策的情況下有計劃、步驟、有措施地組織清收。必要時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在清欠的具體操作方法和程序上,要注意發(fā)揮農民群眾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的作用。
2.2.2 銀行信用社貸款要分類化解 對于村級辦企業(yè)向銀行所貸款項,如果企業(yè)仍然存續(xù),應將債務剝離給企業(yè);如果企業(yè)已經倒閉,可參照有關企業(yè)破產的辦法,予以豁免,從銀行的壞賬準備金中解決,由銀行逐年消化;對于村級興辦公益事業(yè)向銀行所貸款項,應由各級財政部門通過轉移支付,逐步予以核銷;對于村級向信用社所貸款項,可以考慮由村級承擔一部分,制定還款計劃,適用最低利率,逐年償還;由財政部門通過轉移支付解決一部分。
2.2.3 高息借款要予以降息停息 民間高息借款在村級債務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有的高息借款的利息甚至超過本金。對于民間借貸中的高息和復利,應堅決予以剝離,已支付的部分應抵沖本金,要與債權人協商溝通,爭取達成先還本停息的協議。
2.2.4 對于村級興辦公益事業(yè)形成的債務由政府承擔 包括教育“雙基”達標形成的債務、修建道路形成的債務等,屬于公共財政范疇的,建議由中央和各級政府承擔。想方設法發(fā)展和壯大村級經濟,大力必展村辦經濟的自我造血功能。
2.2.5 合并村組,精簡人員,強化管理,減少非生產性開支 精簡人員強化管理,是深化農村改革、發(fā)展農村經濟、減輕村級負擔的重要措施。總之,財務公開是化解村級債務的突破口,發(fā)動村民代表當家理財是化解村級債務的必由之路。只有抓住了推行財務公開、民主管理這一契機,才能把化解村級債務落到實處。
作者簡介:李懷臣(1966- ),男,漢族,就職于雙遼市柳條鄉(xiāng)農經站,從事基層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