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小學尤其是不發(fā)達的偏遠地區(qū)的信息技術教育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也才開始。但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技術教育才開始,已經凸顯出很多問題來,要想更好地在農村中小學搞好信息技術教育就需要研究解決這些現(xiàn)實問題,真抓實做,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一門課程融入到中小學教育的行列之中。
一、硬件設施捉襟見肘
與城市相比,農村信息技術硬件設施幾乎沒有可比性,所謂的正常生機比,在農村中小學是一個虛擬的數(shù)字。因此,在我們周圍的農村中小學,多數(shù)學校都有計算機教室,規(guī)模大點的學校還開設了信息技術教育課,每周一節(jié)信息課,一般學校課表上有信息課,實際中是學生自習課或者上其他課。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硬件設施嚴重不足。農村中小學設立計算機教室有幾種情況:一種是靠項目,一個項目給這所學校幾臺或幾十臺,以此建起一個計算機教室;另外一種是學校自籌資金或想別的辦法購買計算機建設起計算機教室,為應付信息課的開設。在這種硬件設施下搞好信息技術教育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硬件設施還包括很多,計算機配置、網(wǎng)絡、遠程教育等,在此只從計算機數(shù)量配備上先略談一二,其他問題可想而知。
二、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不足
信息技術教育就是由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人的發(fā)展。從學校到教師再到學生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概念認識不是很到位。我們的認識上有誤區(qū),行動上難免會跑調。我們之所以在農村看信息技術教育課,??吹降氖侵行W生上課熱情極
高,收效卻幾乎全無。老師認識不足不知道該怎么去授課,課堂多流于形式,有的還能照本宣科敷衍十多分鐘,然后放任學生,有的干脆滿堂課都讓學生自主游戲不聞不問。如此的信息課多半開設不久都會讓學生由信心滿滿變得負擔重重。至于割裂單一式的信息課更無法與學科整合,對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更無從談
起,這就是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造成的結果。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教育這種局面制約著素質教育發(fā)展。
三、是機械勞動而不是素質教育
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試教育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學校、家庭、學生、社會主要關注的是成績而不是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的提升。人們寄希望于信息課的就是學會讓電腦成為服務于學生學習的工具,除此之外的一切幾乎都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來對待,所以在教學時主要還是以讓學生會簡單操作電腦為教學目標,而這一目標達成就需要進行不斷重復的機械勞動,小學練打字,中學也練打字,小學操作復制粘貼,中學也操作復制粘貼。農村的信息技術教育真不應該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凡教育者都應該警醒。
四、教師不夠專業(yè)造成教學一塌糊涂
農村中小學中擔任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多半不是專業(yè)的。有些教師在平時授課時經常出現(xiàn)常規(guī)性錯誤,以致課堂成為一個展示錯誤的平臺,讓這些老師教學生,我們的信息課能好到哪里去。有些兼課的教師更是把信息課“創(chuàng)新”得讓人啼笑皆非,這是大家不能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現(xiàn)實。
五、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城鄉(xiāng)差距越來越大
農村中小學大多只有一個計算機教室,生機比幾乎少得可
憐。不能和城市比,大批的農村中小學校的同學開始舍近求遠到城市去接受優(yōu)質教學。他們認為在農村接觸不到、享受不到的教育資源到城市就能夠做到,城鄉(xiāng)差距的拉大已經危及到農村辦
學。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增強農村中小學的辦學吸引力,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來保持資源均衡、縮小城鄉(xiāng)差距。讓農村中小學留住學生、辦好教育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通過對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教育以上存在問題發(fā)現(xiàn)和思考,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足,也看清了前行的路。尤其在國家加大對農村教育投資的這一喜人形勢下,農村信息技術教育一定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這也正是關心教育的人們所希望看到的,也許就在明天,我們就能看到農村信息技術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海原縣李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