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朋友都艷羨我,仿佛東郊是我的私人珍藏
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我覺得并沒有深入其中。我和太太都是外地人,我們在南京無親無故。
南京不優(yōu)雅,偏粗俗,尤其與蘇杭比較。男女老少,嘴臟。市民氣重。相反,過于優(yōu)雅的城市我不一定喜歡。南京氣質(zhì)上其實是北方城市,作為六朝古都,曾是南北文化的交匯點。它有個特殊之處,沒有自己的方言,它的方言像安徽話,朱元璋是安徽人嘛。南京話與我的家鄉(xiāng)話很接近,我講方言可以和南京人交流。
我熱愛南京東郊。每當(dāng)有外國朋友來,必然帶他們?nèi)|郊。他們都艷羨我,仿佛東郊是我的私人珍藏。東郊,人見人愛,尤其西方人。
自然環(huán)境太好,高度,植被,氣溫,非常適合貼在大都市旁邊。對于東郊的熱愛,不止我一個人,那么多歷史人物要把自己的遺體安放在東郊——孫權(quán),朱元璋,孫中山,汪精衛(wèi),何香凝……每個人對于如何安置自己的遺體,是思量又思量的。我想,東郊的名聲,也強(qiáng)化了他們的歷史地位。
蔣介石當(dāng)年也把墓址選在東郊。在紫霞湖北岸有“正氣亭”?!罢龤馔ぁ钡母叨缺戎猩搅臧稽c,比明孝陵高一點,這是蔣介石對自己的評價——不如孫中山,勝過朱元璋,他選好這里做他將來的墓地。有一年,我到了臺北,發(fā)現(xiàn)蔣介石的棺槨一直沒有入土?!八罒o葬身之地”。人的命運多神奇,不僅影響你活著,也影響到你死后。
東郊很大,中山陵是東郊很小的一塊。我每年都會去音樂臺坐坐。音樂臺是中山陵的一部分,搞紀(jì)念活動時,用來奏樂的地方。位置與陵墓相對,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漂亮。一個人沒事時,就去坐坐。西川曾跟我說:一個城市重不重要有一個標(biāo)志,能否提供一個游蕩的地方。這就是可以讓我游蕩的地方。我可以在那兒發(fā)呆,呆一天。
明孝陵廣場上,有許多高大的樹。我很愛盯著樹看,這是天下最神奇的事物之一。盯著樹看,你會發(fā)覺:天下沒有相似的樹枝,但你永遠(yuǎn)找不到一根錯誤的樹枝。我覺得寫小說也該是這樣,你就往外長,不會錯。
東郊之外,頤和路不錯,(江蘇)省作協(xié)原來在那辦公,那里的樹很高大,有些幽暗,只可惜那里的車太多了,我在那里走路不敢拐彎,很容易迷路。
對了,我喜歡南京還有一個理由,每次去推拿、健身,我們陌生人之間都要點點頭,算是招呼。陌生人之間點頭還是不點頭是很重要的,許多城市的人都是不點頭的,南京人卻點頭。這和我們鄉(xiāng)下很像。我一直說我是南京人,南京人未必同意。呵,我自己同意。
(作者系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魯迅文學(xué)獎、茅盾文學(xué)獎、香港英仕曼亞洲文學(xué)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