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每天都帶著個兩三歲的男孩,在小區(qū)東門外擺個攤幫人修鞋擦鞋。我有時去她那里修鞋,會跟她小聊一會。
閑聊中得知,幾年前,她和丈夫從河南老家來到這個城市,丈夫做了一名環(huán)衛(wèi)工,她則擺了個鞋攤幫人修鞋。懷孕八個月后,她暫時休了攤,待兒子一歲后,她才重又出攤。她通常是背上背著兒子,手里干著活計,到了吃飯的點,再背著孩子趕回去做飯。孩子大了,會走了,她就買些便宜的玩具,讓孩子在自己的視力范圍內(nèi)玩耍。孩子挺乖,不鬧不吵,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快樂安靜地玩兒。每隔一會,她就會和孩子互動一下,讓孩子過來親她一下,或者停下手中的活計,過去親孩子一下。
她很愛笑,笑起來,甜甜的。她長得細眉大眼,挺好看。只是風吹日曬下,她的皮膚特別粗糙黝黑,尤其是那雙滿是灰垢的手,布滿了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裂痕,讓人很難相信那是一雙還很年輕的手。
一次,我去她的鞋攤拿修好的鞋,可她不在。因要急著穿,便打了個電話給她。她說孩子生病了,沒辦法出攤,等孩子爸爸下班,她就把鞋送到我家里。我說不用了,我去你家拿吧。
十分鐘后,我找到她給的地址,眼前卻是一個寫了“廢棄”的公廁。正遲疑,她拎著我的鞋從男廁里走了出來。
我很好奇,徑直走進那間男廁。男廁不大,約十二平米,擁擠簡陋。一張大床就地鋪在三個蹲坑上面,她的兒子正熟睡在大床上。兩個小便池上掛著幾條毛巾,旁邊是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和廚房用具,唯一能上眼的是一臺半舊的臺式電腦。電腦開著,桌面上,是他們一家三口的合照。
她跟在我身后,羞澀地向我介紹:“俺一家三口就租住在這間男廁里。便宜,五十元一個月,讓你見笑了!”
我趕緊說:“不會!但是……”我沒說下去,我在斟酌合適的話語,我怕隨口而出的話傷害了她。她爽朗一笑:“你是不是想說廁所怎么能住人吧?呵呵,其實,住這里挺好。我經(jīng)常跟老公說,這個廁所是俺們的福地呢!這不,它不僅賜給我們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還讓我們一家三口一直都平平安安、順順當當?shù)?,我滿足啦!”
看得出,她說的是真話,因為她的神情告訴了我,她很幸福。
已記不清,幸福的滋味了。對于“幸?!保S是因為日漸麻木,抑或太過要求,我總糾結(jié)于“了無生趣”的厭煩和失望中。卻原來,這個世界的一滴水、一株草都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就住在我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