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票據無因性是票據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票據法理論的基石。從中國《票據法》條文的規(guī)定上可以看出,中國在肯定票據無因性的同時,堅持了相對的無因性原則,這是值得推崇的,但是,由于受到經濟發(fā)展程度和立法技術等各種因素的限制,關于票據無因性的立法還存在一些缺陷,因此需要立法者對票據無因性理論進行立法完善,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fā)展。
關鍵詞:票據無因性;立法現(xiàn)狀;缺陷;立法完善
中圖分類號:DF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5-0158-02
一、中國票據無因性之立法現(xiàn)狀
通說認為,票據的無因性是指票據法律行為與作為其發(fā)生前提的實質性原因關系相分離,從而使票據行為的效力不再受原因關系的存廢或其效力有無的影響[1]。正如中國學者王小能所述的: 票據行為的無因性,一方面是指票據是否有效,只取決于票據的形式要件,持票人是否享有票據權利,取決于票據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備和持票人本人接受票據時的行為和主觀心態(tài)如何(善意或者惡意);另一方面是指票據行為與票據原因(多以買賣、借貸等)相脫離,其原因關系的存在與否、是否有效對票據關系不產生影響[2]。
從目前中國《票據法》的相關規(guī)定中不難看出,中國確立的是相對無因性原則,這是與國際統(tǒng)一立法相一致的。所謂票據的相對無因性,簡言之,即為承認票據行為的直接當事人之間可以依據票據的基礎關系而提出抗辯?!镀睋ā分嘘P于票據無因性的相對性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票據的無因性只是相對于正當?shù)某制比硕缘?,對于惡意取得票據的持票人,票據債務人可以以票據原因關系瑕疵作為抗辯理由。中國《票據法》第12條規(guī)定,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票據的,也不得享有票據權利。(2)票據的無因性只適用于票據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而在收受票據的直接當事人之間,仍可以票據原因作為抗辯事由。《票據法》第13條第2款規(guī)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與自己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進行抗辯。(3)無對價而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受其前手原因關系的牽連。一般情況下,票據取得應當是有對價的,中國《票據法》第10條規(guī)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然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無對價的。中國《票據法》第11條規(guī)定:“無對價而取得票據的持票人,其所擁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yōu)于其前手的權利?!边@說明,只有票據權利完整,持票人的票據權利才完整。經過對價善意取得的票據權利可以對前手票據權利的瑕疵進行切斷,但無對價取得票據者,則不能對前手的票據權利瑕疵進行切斷,必須繼承前手的票據瑕疵。(4)當持票人的票據權利因票據時效的完成而消失時,該持票人可以對因時效完成而受有利益的票據當事人,行使利益償還請求權,此時票據原因可成為債務人抗辯的重要事由。
二、中國票據無因性立法的缺陷
1.缺乏票據無因性的總括性條款,容易引起誤解。《票據法》在條文規(guī)定上存在一些缺憾,沒能在整體上對票據的相對無因性作出充分肯定,致使眾多學者在無因性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特別是對第10條的規(guī)定眾說紛紜。例如,許多學者認為,第10條規(guī)定了“票據的簽發(fā)、取得和轉讓必須具備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這種規(guī)定實際上是為票據行為的效力規(guī)定了一種要件,與票據無因性理論背道而馳;另外,也有學者認為,雖然第10條的規(guī)定存在不合理之處,但并沒有否定票據的無因性[3]。筆者認為,究其原因,是因為目前中國《票據法》缺乏一個明確規(guī)定票據無因性的總括性條款,沒能從正面明確地表明《票據法》是堅守票據無因性原則的。筆者無法考究為何立法者在已經認識到票據無因性的優(yōu)越性的同時卻沒有在《票據法》中正面做出規(guī)定,也許立法者考慮到《票據法》出臺時中國的經濟環(huán)境或其他特殊原因,沒能夠在條文中明確規(guī)定票據無因性理論,而采取了規(guī)避的態(tài)度;又或許只是立法者在制定《票據法》時過于注重防范票據違法犯罪,而對無因性無意識的疏忽;又或許是其他原因。總之,可以肯定一點,這樣沒有一個總括性條款從正面確定無因性理論,的確是《票據法》上的一個缺陷,造成眾多學者的意見分歧也是難以避免的。
2.有些條款規(guī)定不明確。《票據法》中有些條款規(guī)定得并不明確。例如,第10條規(guī)定存在著一個缺陷,即如果違背了該條規(guī)定的“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其法律后果如何條文中規(guī)定不明確:持票人是喪失票據權利呢?還是應當限制其票據權利?根據《票據法》第11條第1款規(guī)定:“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yōu)于其前手的權利?!币涝摋l規(guī)定,只有在稅收、繼承和贈與三種情況下,可以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除了這三種情況之外,未給付對價而取得票據的,則喪失票據權利。這種后果與《票據法》第12條規(guī)定的“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的后果是相同的,①這顯然是有失公平的,同時更加不利于對善意持票人的保護。
3.相關條款之間規(guī)定存在矛盾。《票據法》第4條、第5條、第6條、第14條等條文均體現(xiàn)了“真實簽章人負責”的理論,目的是為了保護持票人票據權利的安全性,每一位真實簽章人都有義務對持票人承擔保證責任,而不能以是否存在票據基礎關系來決定是否承擔票據債務,以防止推卸票據責任。但是,第10條的“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的介入,恰恰與此理論相違背,因而發(fā)生這樣的矛盾:一個完全行為能力人,在有意且自愿的主觀狀態(tài)下在票據上簽署了自己真實的姓名,但是卻沒有第10條所規(guī)定的“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那么,當這位真實簽章人被請求付款或被追索時,完全可以依票據行為不符合《票據法》第10條第1款的規(guī)定為由而拒絕履行票據債務,這就使得票據法關于“真實簽章人負責”的規(guī)定形同虛設了[4]。
4.未確立空白背書制度??瞻妆硶╞lank endorsement),又稱無記名背書、略式背書、不完全背書,是一種金融文書,指不記載被背書人名稱而僅由背書人簽章的背書。中國《票據法》第30條規(guī)定:“匯票以背書轉讓或者以背書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時,必須記載被背書人名稱?!边@一條文明確否定了空白背書制度。但是實踐中一直存在空白背書的現(xiàn)象,由于不承認空白背書而使得許多交易關系面臨因缺乏形式要件而被歸于無效的風險。為了使交易順利完成,當事人不得不花費許多精力對空白背書加以補充,有時甚至采用偽造簽章的辦法。因此,未確立空白背書制度大大限制了票據無因性的適用空間,從而阻滯了票據的流通,甚至助長了票據違法犯罪。
三、完善中國票據無因性立法的建議
1.在《票據法》中增加票據無因性的總括條款,體現(xiàn)堅守票據無因性原則的理念。如前所述,目前中國《票據法》缺乏一個明確規(guī)定票據無因性的總括性條款,致使眾多學者在無因性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因此,筆者建議,在《票據法》中增加票據無因性的總括條款,從正面明確地表明《票據法》堅守票據無因性原則的理念。如可以在第3條之后增加這樣的條款:“本法遵守票據無因性原則,切實保障票據在交易中的合法運用?!边@樣,現(xiàn)行《票據法》第10條就不再擁有票據法總則的地位,而是作為例外情況對票據相對無因性進行規(guī)制。
2.對票據無因性的例外情況做一些合理的立法調整,完善相對無因性原則。從中國目前的《票據法》條文中,也可清楚的看到,中國實行的相對的無因性原則,其中第10條、第11條、第12條、第13條等條款的規(guī)定即是現(xiàn)行《票據法》對票據無因性原則之效力所不及的情形。總的來看,這些例外的規(guī)定有其可取之處,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這在前面也有所闡述,需要做一些立法調整,使之更富有操作性。例如,應當對第10條第1款中不具有“真實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的票據行為法律后果是喪失票據權利還是限制其權利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又例如,應當對第4條、第5條、第6條、第14條等條文規(guī)定的“真實簽章人負責”的理論進行適當調整和增改,對直接當事人之間“無真實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情況下真實簽章的效力問題做出具體規(guī)定,限制真實簽章人的抗辯權利。
3.建立空白背書制度,擴大票據無因性原則的適用空間??瞻妆硶贫饶壳霸谥袊形传@得立法的承認,但是,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資金融通業(yè)務的增多,票據在交易過程中被頻繁的使用,實踐對票據背書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立空白背書制度,增強票據資金流通功能,對促進中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建立空白背書制度,一是使票據流通更加方便。承認空白背書及其效力,可以簡化票據的轉讓手續(xù),使得票據不至于因缺少被背書人記載而阻止了的票據流通,從而減少票據流通的難度;二是空白背書票據的持票人若依直接交付而轉讓票據時,可不負背書人的責任,使得人們樂于接受這種票據,增強票據的流通性。三是建立空白背書制度可以縮小追索權的行使范圍,使其局限于在票據上簽名的票據行為人。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票據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擔負著支付、信用、融資等多種經濟職能。票據的不斷流通,能夠促進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票據無因性理論是票據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票據法的理論基石,它能夠保證票據流通的快速、簡便和靈活。而中國現(xiàn)行的票據制度關于票據無因性的規(guī)定尚不健全,還存在許多不足,必然對國際貿易的發(fā)展形成阻礙。因此,應該盡快修改《票據法》,完善票據無因性理論,使其符合中國現(xiàn)階段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同時符合票據流通的國際慣例,促進票據的國際間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