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四川外國語言研究中心、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資助四川省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改革項目“醫(yī)學院校公共英語課程中引入基礎英語向醫(yī)學英語過渡的銜接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SCWYH 10-26)
[摘 要]中西文化差異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障礙,適當?shù)闹袊幕瘜肟梢詭椭鷮W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他們雙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高校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在學習過程中應克服交際中的文化障礙,進行文化教學。醫(yī)學高等院校從大學英語向?qū)I(yè)英語教學過度,決定了在大學英語教學期間通過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導入,培養(yǎng)學生更具針對性的交際能力,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中西方文化 文化導入 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已成為語言學界和英語教師的共識。因此,在導入西方文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中國文化的導入,大學英語教學應重視中西方文化的導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跨文化交流是雙向的,只有具備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基礎,才能順暢地進行跨文化交流。通過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深感受到,文化教學是外語教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zh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中通過文化導入,可以使學生既學習了語言知識,也學習了社會文化知識;既培養(yǎng)了語言能力,也培養(yǎng)了社會文化能力;既擁有了用英語獲取信息的能力,又獲得了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一、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目的
首先,增強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就是通過客觀的、非判斷性的對比,正確理解本族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差異,在擺脫民族中心論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另一種文化。Kathy Irving(1986)認為: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對于表面的、明顯的文化特征,人們的感應通常是認為新奇、富有異國情調(diào);第二,對于細微而有意義的,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文化特征,人們通常認為難以置信或難以接受;第三,與第二個層次類似,區(qū)別只在于通過道理上的分析認為可以接受;第四,能夠做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fā)來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導入應通過對比來認識與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逐步建立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這些文化現(xiàn)象不再顯得“新奇”和“富有異國情調(diào)”。其次,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墩撜Z》中,孔子有一段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睂W生對外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把外語學習當成樂事,是外語教學的最佳境界,也是學生學習進步最快的時候。在以往的教學中,文化知識的缺乏常常成為學生理解語言知識的障礙。而在教學中導入相關(guān)文化知識,則會大大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從而使其對英語學習一樣產(chǎn)生興趣。這與第一步是相輔相成的。文化導入與英語教學一樣,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介紹,而應要求學生共同參與??梢圆扇《喾N形式來實現(xiàn)這一文化目標,如分角色表演、情景對話、電影及文學作品賞析、專題講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正確理解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中文西方化等方面的差異。讓學生明確地意識到,無論我們對英美文化理解得多深、多廣,跨文化交際中的誤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努力使其減少到最小程度。這就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時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
二、醫(yī)學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西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中醫(yī)概念頗為廣泛,可以說它是以醫(yī)術(shù)為基,凝聚中國道、儒、釋等諸多哲學思想,歷經(jīng)數(shù)千年文化積淀澆灌而成的一門科學,貫穿于其中是深刻而獨特的中醫(yī)文化印記。這些文化特征使得中醫(yī)與現(xiàn)代西方醫(yī)學成為涇渭分明的兩個體系:中西醫(yī)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醫(yī)學存在的文化差異,除在文化背景及思維方式方面有所體現(xiàn),還在術(shù)語體系、醫(yī)學理論、診療思想及技術(shù)等諸方面均有體現(xiàn),所以教學中就需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導入不同的醫(yī)學文化成分,以便提高學生語言交際的共識與醫(yī)學交流。中醫(yī)院校必然面臨大學英語向中醫(yī)專業(yè)英語的過渡。在大學英語階段對中西醫(yī)文化進行適當?shù)膶?,不僅對后期的專業(yè)英語學習十分有利,也符合語言教學的宗旨與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三、醫(yī)學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內(nèi)容
中西醫(yī)文化存在諸多差異,所以在高等中醫(yī)院校英語教學中,不僅要以語言共核為中心內(nèi)容,還要注重中西醫(yī)文化導入,使兩者在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方法上相輔相成、融會貫通,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1.詞語文化的導入:詞語文化,即單個的詞、習語、成語所折射出的文化內(nèi)涵。英語中許多詞及短語都有其來源和典故,理解他們的含義對理解英美文化很有幫助。例如有這樣一句話: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從字面上看非常簡單,而且沒有生詞,但如果直譯出來意思不明確而且不符合邏輯。如果了解eat no fish和play the game這兩個短語所反映的文化,其意思就很明確了。Eat no fish出自一個典故,指英國伊麗莎白女皇時代,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的忠誠,拒絕遵守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吃魚的習慣,因此eat no fish表示“忠誠”的意思;而play the game和play fair同義,表示“公平對待”、“舉止光明正大”、“為人正直”等。2.交際文化的導入:交際文化,主要指互相交流時選擇的話題、談論的方式等。西方人見面僅僅是簡單問候,或談論天氣等不涉及個人隱私的話題;而中國人習慣打探他人的個人狀況,如去哪了、干什么了等。這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使西方人感到不自在。接受贊揚、祝賀時,中國人會說“哪里哪里”、“我做的不好”之類客套話,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Thank you”。3.知識文化的導入:知識文化指反映目的語的政治、經(jīng)濟、文藝、史地、社會等方面的背景資料。教材中的課文不僅含有語言知識,而且含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容。如講到馬丁·路德·金(Martin King)的“夢想”演說時,可以介紹一些美國黑人解放運動的歷史和60年代美國社會背景等。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語言知識,又學會了文化知識,加深了對語言現(xiàn)象的理解。
四、醫(yī)學高等院校英語教學中導入中西方文化的具體措施
1.使用原版外語教材
在教學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國外出版的外語教材,在自編教材中多用些真實材料。有些國外出版社的質(zhì)量較好的課本采用了不少涉及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材料,有些在注釋部分著重解釋文化上的差異,有些對話也是研究文化差異的好材料。所謂“真實材料”,是指從實際交際活動中選取的材料,而并非編教材的人自己撰寫?!罢鎸嵅牧稀钡暮锰幵谟谄渲性S多部分涉及場合、身份、相互關(guān)系等社會因素。
2.閱讀外語文學作品
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報刊時注意積累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社會關(guān)系等方面的材料。了解外國社會主要靠間接地閱讀有關(guān)材料,文學作品是了解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tài)、文化特點、風俗習慣、社會關(guān)系等方面的最生動、最豐富的材料,問題在于如何閱讀。如果只是為了了解故事情節(jié),那就所得甚少了。閱讀報刊是了解當前社會各階層、各集團的動態(tài),了解各種社會問題、社會關(guān)系的最直接的途徑,其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
3.引導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文化認知
文化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傳授文化知識,而是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Floyd和Carrel(1987)認為“外語教師應該是恰當?shù)奈幕瘍?nèi)容的傳授者和獲取文化背景知識的促進者”。一方面,教師應向?qū)W生介紹跨文化交際所涉及的主要層面(如價值觀、交往規(guī)則、思維方式等);另一方面,對影響交際的詞語、句子、篇章的文化內(nèi)涵與母語文化進行分析對比,培養(yǎng)從目的語文化的角度認識事物的能力,引導他們有意識地積累文化知識,形成一定的文化沉淀,從而達到語言的應用自如與交際暢通。
4.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片、電影、電視等直觀教具電影是了解西方社會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有些是專門介紹社會情況的記錄電影,自然教學效果更佳,好的故事片也可以起到類似的作用。目前,在我國電視外語教學節(jié)目中有豐富的材料,教師如能加以適當指點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的優(yōu)勢。從學習外語的角度來說, 操這種語言的本族人接觸是十分重要的。除聘請外籍教師上一些諸如口語、聽力、英美概況等有利于發(fā)揮其特長的課程外,我們還應鼓勵學生在課外多接觸外籍教師。因為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與外籍教師的接觸,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生動的,課堂上學不到的有關(guān)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東西。
5.有意識地開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某些領(lǐng)域的專題討論活動
在討論中結(jié)合漢語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對比分析。通過這種介紹、討論、分析等有意義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敏感性,使他們在學習外語中善于發(fā)現(xiàn)目的語文化的特點并樂于了解和學習目的語文化。許多教師都經(jīng)常開展中外語言、文化比較研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教學,但是,系統(tǒng)的全面的研究似乎還很少,這方面的專著屈指可數(shù)。要真正有成效地實現(xiàn)外語教學的文化導入,這項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五、結(jié)語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大面積、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到大學英語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環(huán),把英語看作是與文化社會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大學英語教學在導入西方文化的同時,要重視中國文化的導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掌握中國文化的自覺意識,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學好語言。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6: 25.
[2]馮慶華.文體翻譯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5:419.
[3]黃國文. 交際能力與交際語言教學[J].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0,3( 1) : 29-31.
[4]張在新,等.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