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白蛾是一種世界性檢疫害蟲,食性雜,危害大,目前對其的防治嚴重影響到了蠶桑生產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為此,本文提出蠶桑主產區(qū)進行美國白蛾防治時,應該聯(lián)防聯(lián)控,錯時飛防,優(yōu)選藥品,同時結合剪除帶蟲網幕等人工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以確保蠶桑生產安全。
【關鍵詞】美國白蛾;蠶桑生產;危害;綜合防治
美國白蛾(Hlyphantria cunea Drury),屬鱗翅目,燈蛾科,白燈蛾屬,是舉世矚目的世界性檢疫害蟲。它原產于北美洲,1979年從朝鮮傳入我國遼寧省丹東市,此后迅速蔓延,現(xiàn)已分布于遼、魯、津、冀、京、陜等地,并不斷擴大危害區(qū),主要危害楊樹等行道樹、果樹及闊葉園林樹木等,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家蠶(Bombyx mori)作為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鱗翅目絹絲昆蟲,主要以桑葉為天然食料。繭絲綢產品是目前我國唯一能壟斷國際市場的出口貿易產品,占國際市場的80%以上,養(yǎng)蠶業(yè)也是我國蠶區(qū)農民賴以謀生的主要經濟來源。近年來, 隨著美國白蛾的迅速蔓延,當?shù)卣娂姴捎蔑w機噴藥防控(以下簡稱飛防),雖然有效地控制了美國白蛾的危害,但由于在藥物防治美國白蛾的過程中,大量使用了滅幼脲、阿維菌素等生物藥劑和菊酯類農藥,造成了大面積的家蠶中毒,影響了蠶繭產量與質量。近幾年,因為美國白蛾的發(fā)生、防治造成的蠶繭絕產、減產、繭質下降、棄養(yǎng)甚至刨桑毀園等事件也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到了蠶桑生產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蠶桑主產區(qū)如何既能有效防治美國白蛾,又能保護桑蠶安全生產,成為當前蠶業(yè)科技人員思考的首要問題。為此,本文根據美國白蛾的生物學特性和危害特點,參考和吸取各地在美國白蛾防治與蠶桑生產安全方面的經驗、教訓,探索出一套既不影響美國白蛾防治又能安全養(yǎng)蠶的綜合防控措施,以期對蠶桑主產區(qū)美國白蛾的防治起到指導性作用。
1.政府主管部門全力統(tǒng)籌,進行“聯(lián)防聯(lián)控”
對于各地發(fā)生的因防控美國白蛾造成家蠶中毒事件,各級政府要給予高度重視。應組織農業(yè)局、林業(yè)局和絲綢公司協(xié)同制定美國白蛾防控方案,采取“統(tǒng)一部署、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行動”的聯(lián)防聯(lián)治機制,特別是要搞好與周邊縣市飛防美國白蛾的協(xié)調,以免出現(xiàn)大面積家蠶中毒事件。在防控美國白蛾的同時,要盡全力保護廣大蠶農利益,維護社會穩(wěn)定。
2.調整養(yǎng)蠶布局,實施“錯時飛防”
蠶業(yè)主管部門和蠶繭生產企業(yè)要積極引導蠶農調整養(yǎng)蠶布局,適當提早春蠶養(yǎng)蠶時間,推廣標準化、自動化小蠶共育技術,加強大蠶期飼育管理,保證在春季第一次飛防時間之前上蔟完畢。林業(yè)局和飛防公司要盡全力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飛防任務,以保障夏秋蠶生產安全,實現(xiàn)養(yǎng)蠶和飛防美國白蛾安全錯時。
3.合理選用化學防治
目前防控美國白蛾普遍采用生物農藥和菊酯類農藥,這些藥劑對家蠶毒性強且殘毒期長。為解決美國白蛾防治中污染桑葉導致的桑蠶中毒問題,山東農業(yè)大學與山東省寧陽縣蠶用化工廠聯(lián)合研制成功了對美國白蛾具有選擇性殺滅作用的新型藥劑“桑蠶寶”。試驗測定結果表明,用8%桑蠶寶液劑稀釋1000~2000倍噴霧,用藥后1~7d對美國白蛾的防效均達100%,但藥后1~7d采葉喂蠶,對家蠶均無毒殺作用。同時,該藥劑對桑園主要害蟲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和桑毛蟲(Euproctis similis xanthocampa Dyar)的防治效果也可達90%以上,是目前防治桑樹害蟲和安全養(yǎng)蠶最理想的藥劑[1]。
此外,桑園周圍樹種用藥也要結合養(yǎng)蠶進行。在春蠶結束后和晚秋蠶結束后,可使用桑園用藥同時進行防治,在其它期間,桑園周圍的高大樹木可使用樹干涂毒環(huán)及樹干基部打孔注內吸劑的方法進行化學防治[2]。
4.積極使用人工物理防治[3]
4.1人工捕蛾
在成蟲羽化期,于每日黃昏或清晨在電桿、樹干、墻壁等直立物上捕蛾殺滅。
4.2誘殺成蛾
利用美國白蛾的趨光性,在上1年美國白蛾發(fā)生比較嚴重、四周空曠的地區(qū),用誘捕電擊滅蛾燈、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等在成蟲發(fā)生期誘殺成蛾,懸掛高度為1.5~2m,黑光燈設置間距不低于200m,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該方法還可以為蟲情測報提供依據,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害蟲的羽化情況。
4.3摘除卵塊
在美國白蛾卵期,將帶卵的葉片摘除,集中燒毀或深埋處理。
4.4剪除網幕
在美國白蛾3齡幼蟲前,每 2d查找一遍美國白蛾幼蟲網幕,發(fā)現(xiàn)網幕用高枝剪將網幕連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網幕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破網,以免幼蟲漏出。剪除的網幕要就地集中深埋,撒石灰無害化處理。
4.5圍草誘蛹
在老熟幼蟲化蛹前,在樹干離地1~1.5m處,用谷草、稻草把按照上松下緊圍綁起來,誘集幼蟲化蛹,化蛹期間每隔7d左右換一次草把,換下的草把集中燒毀。
4.6人工挖蛹
利用美國白蛾集中在磚瓦、石塊下、草堆和草垛中化蛹越冬的習性,在當年10月至第2年3月期間,將蛹挖出,集中消滅。
4.7性信息素誘殺[4]
利用美國白蛾性誘劑或環(huán)保型昆蟲趨性誘殺器誘殺成蟲。在成蟲發(fā)生期,當蟲株率低于5%時,把誘芯放入誘捕器內,將誘捕器掛設在林間,按50m距離和2.5m或3.5m高度,直接誘殺雄成蟲,阻斷害蟲交尾,降低繁殖率,達到消滅害蟲的目的。
5.提倡采用生物防治[5]
目前,美國白蛾在我國的有效天敵昆蟲主要為周氏嚙小蜂。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按1頭美國白蛾幼蟲釋放3~5頭周氏嚙小蜂的比例,選擇無風或微風日10:00至17:00放蜂,每代放1~2次。該技術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傷害天敵,不影響蠶桑生產安全,是防控美國白蛾的理想方法。 [科]
【參考文獻】
[1]王開運,陳懷星.桑蠶寶對美國白蛾和家蠶的致毒選擇性及使用安全性評價[J].江蘇蠶業(yè),2010,(3):52-54.
[2]陸文宜,張翔,蘇北.美國白蛾對桑園的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J].江蘇蠶業(yè),2011,(3):26-28.
[3]初翔,韓霞,王彥文等.防控美國白蛾對家蠶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1,26(4):404-407.
[4]劉曉硯,沈學豐,白雪婧等.美國白蛾性信息素在園林上的應用[J].中國森林病蟲,2001:51.
[5]喬仁發(fā),劉昌蘭.美國白蛾生物防治的探討[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