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認知策略在學生的英語閱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谠J知理論指導下的自我提問式英語教學,可以確保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過程和所閱讀的材料起到自我監(jiān)控、自我引導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在處理課文之前、之中和之后加強對學生自我提問策略的訓練。尤其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大都英語基礎較差,底子薄,學好英語的信心不足。通過自我提問策略訓練,可以不斷提高體育專業(y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元認知理論;自我提問策略;自我提問訓練;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當前,我國學生尤其是藝體類院校學生的“問題意識”還比較薄弱,不敢提問題、不會提問題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英語課堂上,往往是教師頻繁提問、學生被動回答的注入式教學,學生普遍缺少獨立思考、質疑問難、發(fā)表不同見解的能力。Jarlssen(2002)的32項有關自我提問和閱讀的研究表明,自我提問對閱讀起積極的作用,自我提問訓練是促進學生對課文理解和記憶的有效辦法。因此,課堂上教師的任務不再僅僅是完成閱讀知識,更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自我提問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實踐表明,教師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通過訓練學生的自我提問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因此,提問和自我提問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即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答”,更要培養(yǎng)學生“學問”的自我提問能力。
1 以元認知理論為指導的自我提問策略的內涵
1.1 元認知理論是自我提問的理論基礎之一(Wong,1985) 元認知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和監(jiān)控,其核心是對認知過程的認知,著重表現(xiàn)在通過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來調節(jié)自己的認知活動(Flavell,1979)。從元認知角度來看,閱讀過程不僅是一個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和理解的認知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對該過程進行計劃、策略選擇、評價反饋、監(jiān)控調節(jié)的元認知過程(楊文瀅,2002)。因此,元認知理論下的學生閱讀過程主要包括:1)計劃——在閱讀前對閱讀活動進行計劃、安排、準備。2)監(jiān)控——在學習活動中努力控制自己去排除干擾,實施學習計劃。(3)評價——對閱讀狀況及效果進行反饋檢查,以適時采取改進措施,總結經(jīng)驗教訓,為進一步提高今后的學習效率奠定良好基礎(張慶林,1995)。研究結果表明,元認知對學生英語閱讀理解不但有直接的影響,而且還通過影響英語語言水平對其施加間接影響(楊小虎、張文鵬,2002)。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納入元認知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對提高閱讀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
1.2 自我提問實質上就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心理過程學生閱讀中的自我提問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生針對閱讀過程的自我提問,其實質是學生內心的“自我對話”,包括閱讀前的自我計劃、閱讀中的自我監(jiān)測和閱讀后的自我評價。另一類是學生針對閱讀材料的自我提問,即學生在閱讀時與所讀內容進行“對話”,和“作者”進行互動的過程,可以是閱讀前對背景知識的提問,閱讀中對正文的提問,也可以是閱讀后總結性的提問。
1.3 實踐表明,基于元認知理論指導下的自我提問策略,是一種最有效的學會監(jiān)控閱讀理解的方法之一(Dole,1991)Nolan(1991)的實驗證明,經(jīng)過自我提問訓練的學生比僅僅通過詞匯訓練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自信,理解也更為準確。Huang(1992)的21項研究說明,經(jīng)過自我提問訓練的學生,比沒有經(jīng)過訓練學生的閱讀測試成績要高。我們在北京體育大學的英語課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上進行自我提問的效果遠遠優(yōu)于教師提問。課堂上學生的自我提問能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監(jiān)控自己的閱讀,更能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宰”,記憶也更長久。在此教學模式訓練中,雖然每學期的考試難度逐步增加,學生的考試成績卻穩(wěn)步上升(表1)。
2 自我提問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提升方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將教育的目標按認知能力的高低分為六大主類:識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及評價。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認知能力。雖然自我提問是一種自我指導、自我監(jiān)控的元認知性的學習策略,但是,如果不經(jīng)過課堂上的教學指導,學生只能提出知識、識記等低水平問題。為了使學生成為課堂提問的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的動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元認知意識,西方教育界把提問教學效果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一誘導學生在英語課上自我提問(張孔儀,1998)。因此,教師應將課堂變成學生實際操練和充分展示其英語能力的舞臺,通過在課堂上提供有效的指導和訓練,使自我提問策略的培訓和課堂教學有機融為一體。
2.1 學生就閱讀過程的自我提問 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制作自我提問單方式(表2),有意識地督促、訓練學生,最終達到對自己閱讀過程進行計劃、監(jiān)控和評價的目的(黃彩霞,2011)。
自我提問單的使用有一個從被迫到自覺的發(fā)展過程。在訓練初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自我提問單貼在課本的首頁,同時,教師需要用一定的時間,用實際案例使學生明白如何使用自我提問單。之后,教師’應每天布置作業(yè),引導他們運用這個自我提問單來加強閱讀過程中的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要讓學生在每一次的閱讀活動中,都使用這一整套通用性的問題來檢測和調節(jié)自己的閱讀過程。這樣經(jīng)過多次訓練之后,最后慢慢地過渡到學生在課下閱讀時主動自覺地使用自我提問單,保持閱讀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有效地監(jiān)督自己的閱讀過程。
2.2 學生就閱讀內容的自我提問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大訓練的平臺,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如在背景知識導入、課文講解和課后總結中融入自我提問策略。
2,2.1 學生就閱讀內容進行自我提問的訓練可以從讀前活動開始 在閱讀教學中,讀前活動經(jīng)常被忽略,但實際上讀前活動是閱讀的必要前提。教師有意識地在讀前活動中使用自我提問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識,也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在北京體育大學處理《大學體驗英語》Book1 Unit 4 Living On Your Own讀前活動時,引導學生就本單元主題自我發(fā)問。最初,學生自我提問多集中在知識類問題上,如:What does“l(fā)iving on your own”mean?Can students live on their own?What part—time jobs do students often take?等等。顯而易見,這些問題比較簡單,不利于學生語言圖式和內容圖式的激活,更不利于讓學生探索、接觸和掌握新的知識。在此情況下,教師必須適當?shù)貑l(fā)、引導學生往更深層理解、發(fā)問。經(jīng)過筆者的引導和示范,很多學生能夠提出評價和分析類等較高水平的問題。如:What part—time jobs should students take?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inz Dart—time jobs for the students?等等。這些較高水平的問題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為以后閱讀正文做好鋪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訓練,學生會逐漸形成預測性自我提問的良好閱讀習慣。
2.2.2 英語教學中,課文是學生訓練自我提問的主要載體教師應充分利用所學課文,鼓勵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訓練學生提出高水平問題是有一個過程的。在訓練的最初階段,學生提出的問題多是識記、知識類的問題,有些學生的問題甚至是幼稚、無效、無關的。我在本班剛開始訓練時,大部分學生的問題都是有關某個詞匯的意思,如在學習《大學體驗英語》Book1 Unit 2 Passage A Internet and Education時,許多學生的問題是:What does“horizon” mean?,What does“interaction”mean?等等。顯而易見,學生沒有明白自我提問的目的和作用。作為教師,對學生最初提的任何問題都應加以肯定和重視,要有耐心,不能打擊或壓抑。同時,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運用自我提問策略。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所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與學生一起分析哪些問題是表象問題,對理解課文沒有幫助;哪些問題是應用、領會、評價等高水平問題,有助于課文理解,應該多問這樣的問題。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做出示范,如: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education?或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online education?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的訓練,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上課主動發(fā)問、自我提問的水平有了明顯進步。比如在學到第二學期《大學體驗英語》Book 1 Unit7 Passage A Not Just a Job,an Adventure:Under—graduate Research時,本班學生能提出許多諸如應用、評價等高質量的問題。如:What kind of research can a sport major undergraduate do?What is the global struc— ture of the passage?How is doing research beneficial to the undergraduate?等等。對課文的主動發(fā)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極大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動機、求知欲和自信心,從而大大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2.3 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前、閱讀中的自我提問,還要善于在閱讀文章后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后提問、進行反思的好習慣如在學完Bookl Unit 4 Passage A Marcela’s Work Experience后,啟發(fā)學生提出了下列問題:如:What language points have I got after learning the passage?What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rcela’s work experience and your own work experience?實踐證明,學生閱讀之后的自我提問,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總結、概括和歸納所學知識,更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3 培養(yǎng)學生自我提問能力應注意把握好的幾個環(huán)節(jié)
自我提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一種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型教學模式,值得倡導和推行。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訓練中,要注意把握和處理好如下幾點:
3.1 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問
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提問的前提。英語課堂上,教師不能居高臨下,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要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潛力,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只有讓學生真正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主,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才能在寬松、和諧、自由的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尋根問底、積極提問的強烈欲望,才敢于發(fā)表見解,樂意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東西告訴他人。
3.2 科學地處理學生的發(fā)問,使學生想問
歐陽文(1999)提出教師對待學生的自我提問應有正確的態(tài)度,應當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我們在北體大多年的任教中深深體會到,“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如果學生的問題得到教師正面的評價,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會感到自我實現(xiàn)的快慰,學生的積極性會漸漸提高;相反,教師如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消極式和譴責式評價,有些學生,尤其是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由于英語底子薄,本身不自信,怕丟面子,教師的負面評價會使他們產(chǎn)生抵觸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從此上課一言不發(fā)。因此,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評價要多元性。對具體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對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的提問,在表揚的同時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產(chǎn)生驕傲情緒。對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要降低要求,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讓他們及時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其自信心。如筆者所任教的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由于經(jīng)常參加體育比賽,很多學生膽子大,性格外向。因此,筆者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閱讀后自我提問,并不時采取獎勵機制,對于敢于提問和提出高水平問題的學生頒發(fā)小獎品,如一只油筆,一個蘋果,一塊巧克力等。所以在課堂上,往往快下課時,也是學生學習勁頭達到高潮時,是課堂氛圍最為濃厚時。
3.3 鼓勵課下閱讀中運用自我提問策略,使學生善問學生自我提問策略并不是在課堂上一蹴而就的,要達到學生自覺、熟練地運用自我提問策略,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課下閱讀中有意識的對此策略充分練習。為鞏固學生所學策略,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硬性任務。我經(jīng)常把大學體驗英語每個單元的Passage B作為學生課下作業(yè),要求學生在閱讀Passage B時,自己設計問題,交給我抽查。我們給予時反饋和評價,確保學生將學到的自我提問策略運用到自己的課下閱讀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對自己的閱讀自我提問,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自己的閱讀過程和閱讀材料從“外控”到“內控”、從“他控”到“自控”的自覺監(jiān)控。
4 結束語
總之,大學英語課堂上基于元認知理論的自我提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積極展示自己的平臺。學生在自我提問中一方面開拓了思路,另一方面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自我提問還使學生在閱讀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轉變角色,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注重對學生進行自我提問的指導和訓練,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學會學習,成為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也才能不斷優(yōu)化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提升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