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習慣是指中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并在不斷重復地把體育意識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需要和行為的傾向。分析了中學生體育習慣的現(xiàn)狀,并從學生自身、學校兩個角度分析了中學生體育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性因素。
關鍵詞:中學生;體育習慣;關鍵性因素
一、中學生體育習慣概述
1.體育習慣的含義
體育鍛煉習慣是指重復動作鞏固而形成需要的體育行為方式,它的生理機制是一定的情景刺激和有關的動作在大腦皮層形成鞏固的暫時性神經聯(lián)系。
從個體心理角度講,是中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并在不斷重復地把體育意識轉化為行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需要和行為的傾向。
有體育鍛煉習慣是指每周參加體育鍛煉大于或等于3次,每次鍛煉時間大于或等于30分鐘。
2.體育習慣的特征
(1)后天性。是指通過家庭、社會以及良好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教育等因素經常參與體育活動來逐步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2)指向性。是與個人對體育活動需求相關的體育活動,是一種行為動機,并由個體付諸實施。
(3)省力性。省力性是指個體不是在外力的驅使下進行體育鍛煉的自覺行為,當獲得較強的動作技能后達到省力的效果。
(4)穩(wěn)定性。是指在長期體育鍛煉過程中形成個性化的心理特征,表現(xiàn)出對體育鍛煉的自覺需求和明顯的行為傾向。
二、中學生體育習慣現(xiàn)狀
1.中學生對體育習慣的主觀意識
中學生對體育習慣的主觀意識是指導自己參與體育鍛煉的行為動機,只有當學生有了強烈的意識,才會形成習慣。筆者認為,中學生對體育習慣的認知還是正確的,已具備體育習慣的基礎,體育教師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將會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2.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
從中學生體育活動的動機看,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疏導心理和通過考試是中學生關注體育的價值取向。根據(jù)筆者在長期體育教學中的經驗,更多的中學生把體育運動視作溝通感情、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以及鍛煉身體的手段,從而使體育活動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較強的體育能力。
3.中學生對體育項目的愛好傾向
從中學生平常的體育活動觀察,男女生喜歡的體育項目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男生傾向于足球、籃球、乒乓球、單雙杠、賽跑,表現(xiàn)出對競爭性體育競技的偏好。女生則喜歡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具有弱抗性、適量性和獨立性的特點。
三、中學生體育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性因素
1.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掌握運動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體育習慣的前提條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養(yǎng)成體育習慣是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
筆者在教授短跑內容時,分起跑點、跑道中點、終點三個觀察點,挑選3個同學按平時習慣短跑,然后親自示范動作,再請同學指出學生與老師動作的不同。學生你一言我一句地說開了,不時哄堂大笑。隨后,我開始引導學生模仿動作,解說要領,闡述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和動作利于加快速度,在比賽中提高比賽成績,并現(xiàn)場進行實踐驗證。然后,將短跑內容設計為接力游戲,要求學生按照短跑的動作要領競賽。從教學效果看,學生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極高的興致,同時體現(xiàn)了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多媒體體育教學,也是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筆者在教學“足球”內容時,分三堂課進行。第一堂課,讓學生實踐體驗,掌握踢足球的基本動作。第二堂課移至多媒體教室,播放意大利足球甲級聯(lián)賽視頻資料,開展鑒賞教學,邊看邊講解,拓寬學生的視野。第三堂課在運動場地調動學生的觀摩經驗,組織實踐練習。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現(xiàn)場和多媒體教學方式交替進行,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興趣,又更好地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了運動技能,這是培養(yǎng)興趣的作用使然。
2.學校體育教育
之所以說學校體育教育的理念是中學生體育習慣養(yǎng)成的決定性因素,是因為中學生的體育習慣是在學校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前提下形成的。調查結果表明,至今仍保有良好體育習慣的成年人,有65.2%認為得益于在學校接受的體育教育和健身知識。因此,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體育教育是中學生獲得體育知識與方法的重要途徑,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學生積極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施加了重大的影響。學校作為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應加強體育教學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體育教師作為中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技能和習慣的直接引導者和傳授者,應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入手,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
從中學生目前的文化課現(xiàn)狀看,由于過分強調業(yè)績和升學率,體育出現(xiàn)了邊緣化的趨勢。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每天忙于作業(yè),很少有體育鍛煉的時間和氛圍。(2)學校重考試科目輕素質科目,在體育器材和場地的投入方面經費少。(3)受到學校教學主導思想的影響,體育教師的教學目的并不到位,只圖上完45分鐘的課,責任心大打折扣。這是制約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主要因素。筆者以為,學校應轉變體育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重視家庭環(huán)境的作用,獲得家長支持……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和活動,是培養(yǎng)與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體育習慣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劉道勤.安慶皖河中學學生體育習慣體育意識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2(4):93-98.
[2]張旭斌.淺析學校體育工作中學生體育意識培養(yǎng)及體育習慣養(yǎng)成[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6):23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