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玉甜瓜是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一代雜交種,2010年獲新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CNA20060409.0)。該品種植株長勢強,易坐瓜,黃皮白肉,適于北方設施栽培。
關鍵詞:厚皮甜瓜;金玉;選育
中圖分類號:S652.9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1-4942(2012)10-0124-02
厚皮甜瓜 (Cucumis melo L.)屬于葫蘆科黃瓜屬甜瓜種,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高檔水果,已經成為我國東部地區(qū)設施栽培的重要作物之一。市場上銷售的厚皮甜瓜從果皮的顏色上可分為黃皮類型、白皮類型和綠皮類型,根據網紋有無又分為有網紋和無網紋兩類。從我國目前的消費習慣看,仍以黃皮、無網紋類型消費量最大,但生產上優(yōu)質高產黃皮類型厚皮甜瓜品種較少,選育黃皮類型品種,積極推廣配套栽培技術,對促進厚皮甜瓜產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金玉甜瓜是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選育的一代雜交種,2010年獲新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CNA20060409.0)。
1 選育過程
1.1 母本的選育
母本是利用自交方法選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1998年引進厚皮甜瓜雜交種“黃皮王”,1999年從其F2分離群體中選擇性狀優(yōu)異的單株進行自交,經連續(xù)多代人工授粉自交,系統(tǒng)定向選擇優(yōu)良性狀,通過雜交配合力測定選育而成。該自交系植株生長勢強,易坐瓜。果實發(fā)育期33天左右。果實球形,果皮深黃、多毛,果肉白,肉質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平均單瓜重0.7 kg,配合力好。
1.2 父本的選育
父本是由厚皮甜瓜雜交種“金蜜”通過自交分離篩選、創(chuàng)新育成的自交系。該自交系植株生長勢強,易坐瓜。果實發(fā)育期38天左右。果實球形,果皮綠黃,果肉綠白,肉質細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單瓜重1.3 kg左右,配合力好。
1.3 雜交種選育
2004年春利用父母本進行雜交配制組合,經過2004年秋季,2005年和2006年春、秋季多點、多批次試驗示范,產量、品質等性狀穩(wěn)定,定名為金玉。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特征特性
植株生長勢強,易坐瓜。果實發(fā)育期33天左右。果實球形,果皮黃、多毛,果肉白,肉質細酥、多汁、味香甜,久藏不易變味,折光糖含量14%以上,糖分梯度小。平均單瓜重1.2 kg。果皮較韌,耐貯運。適于北方設施栽培。
2.2 產量表現
據2007~2009年在山東省3個厚皮甜瓜主產區(qū)試驗結果,金玉平均比對照伊麗莎白增產14.96%,折光糖含量增加0.4個百分點。
3 品質分析
經農業(yè)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檢測,每100 g鮮重金玉VC含量為29.1 mg,總酸0.07%,總糖10.06%。與對照伊麗莎白相比,VC含量顯著提高(伊麗莎白VC含量為21.6 mg),總酸相同,總糖略低。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培育壯苗
冬春季日光溫室栽培適播期為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定植期為1月上旬至2月上旬。大拱棚的適播期為1月中旬至2月上旬,定植期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種前浸種催芽,將種子放入55~60℃溫水中,不斷攪拌,使水溫降至30℃左右,再浸種3~5 h。將種子取出后用0.2%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 min,清水洗凈,用濕布包好,在28~30℃條件下催芽。催芽前還可用50%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15 min,可預防真菌性病害。采用營養(yǎng)土育苗,用6份不帶病菌大田土、4份充分腐熟的圈肥配合而成。每立方米土中可加多菌靈80 g、甲基托布津80 g、敵百蟲60 g。播種前4~5天苗床上排好營養(yǎng)缽,澆透水,然后覆蓋地膜,搭小拱棚,提前加溫。當地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播種,每個營養(yǎng)缽或穴孔上播一粒發(fā)芽的種子,覆土1.0~1.5 cm厚。播種后覆土、蓋地膜,搭小拱棚。
4.2 適期定植,合理密度
育苗苗齡35天左右,幼苗3葉1心時定植,定植前一周進行煉苗。定植前10~15天,深翻耙細,整平起壟,結合整地每666.7m2施用腐熟圈肥4 000~5 000 kg,腐熟雞糞2 000 kg,過磷酸鈣50 kg,氮磷鉀復合肥150 kg。每666.7m2定植2 000株左右。
4.3 溫度管理
定植后,白天維持室溫30℃左右,夜間17~20℃,以利于緩苗。開花坐瓜前,白天室溫25~28℃,夜間15~18℃,室溫超過30℃放風。坐瓜后,白天室溫28~32℃,不超過35℃,夜間15~18℃,晝夜溫差保持13℃以上。
4.4 及時整枝
單蔓整枝,保留一條主蔓,吊秧栽培。當瓜秧長到30 cm時,用繩牽引瓜蔓。主蔓在27節(jié)左右打頂。同時在頂部可留1~2個側枝,以便再次坐瓜。側蔓長到3~5 cm時,選擇晴天打杈。打完杈后,噴一遍68.75%惡唑菌酮·錳鋅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20.67%惡唑菌酮·硅唑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預防蔓枯病等的發(fā)生。
4.5 人工授粉與留瓜
一般在主蔓第12~17節(jié)開始留子蔓結瓜。如果下部葉片偏小,要適當提高留瓜節(jié)位。在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放時,于上午9~11時,用當天開放的雄花給雌花授粉。當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選留果形周正,無畸形,符合品種特征,節(jié)位適中的幼瓜。一般小果型品種每株留2個瓜,多余的幼瓜摘除。當幼瓜長到200 g左右時,及時吊瓜。
4.6 合理施肥澆水
定植后至伸蔓前,瓜苗需水量少,控制澆水。到伸蔓期,每666.7m2施尿素15 kg、磷酸二銨10 kg、硫酸鉀5 kg,隨即澆水。預留節(jié)位的雌花開花至坐果期間要控制澆水。定瓜后,每666.7m2可追施硫酸鉀10 kg、磷酸二銨20~30 kg,隨水沖施。此肥水后,隔7~10天再澆一次大水,至采收前10~15天停止?jié)菜6鄬恿艄蠒r,在上層瓜膨大期再追施一次肥料,每666.7m2施入硫酸鉀15~20 kg、磷酸二銨10~15 kg。除施用速效化肥外,也可在膨瓜期隨水沖施腐熟有機肥,每666.7m2施畜禽糞便300 kg或腐熟豆餅100 kg。生長期內可葉面噴施2~3次0.3%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
4.7 控制病蟲害發(fā)生
在病蟲為害初期及時防治病蟲害。白粉病,選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噴霧;灰霉病,可選用28%多霉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蔓枯病,可選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000~1 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使用,可噴灑、灌根、涂莖相結合;蚜蟲、美洲斑潛蠅等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6 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