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具有學習場所不固定、學習時間可變化、學習內容可選擇、學習形式可重復等特點。在護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課堂學習、開展合作學習、開展自主學習。E-學習推行具有使教學內容更具實效、可創(chuàng)造、多層次的優(yōu)勢。
關鍵詞:E-學習 護理專業(yè)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b)-0233-01
E-學習即Electronic Learning,意為“數字(化)學習”、“電子(化)學習”、“網絡(化)學習”等。不同的意思代表了不同的觀點。一是強調基于因特網的學習;二是強調電子化;三是強調在E-Learning中要把數字化內容與網絡資源結合起來[1]。無論哪種觀點,E-學習所強調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huán)境,實現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E-學習使得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學習習慣隨時在網上按照自己的需要學習。因此,E-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改變,更是一種學習理念上的轉變。在E-學習這種新興學習方式的條件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諸方面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1 E-學習方法的特點
1.1 學習場所的不固定性
在E-學習中,學生可通過互聯(lián)網或其他數字化資源進行學習,因而學習場所不必局限于課堂或實訓室,可以從課堂、實訓室擴充至圖書館、宿舍、家庭等多種場所。
1.2 學習時間的可變化性
在E-學習中,學習時間不必在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時間內學習,可根據學生自己的情況隨時進行學習,學習時間可從學校安排的上課時間拓展至課余時間。
1.3 學習內容的可選擇性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學習內容在同一年級同一班級同步進行,要求統(tǒng)一,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在E-學習中,學生對學習內容具有可選擇性,可根據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選擇性進行學習,更能體現按需學習的要求。
1.4 學習形式的可重復性。
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是教師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學進程計劃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同一教學內容在同一班級不可能重復。在E-學習中,教學內容以互聯(lián)網或其他數字化資源形式呈現,學生可利用這些資源重復進行學習。
2 E-學習方法在護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課堂學習
在護理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可根據E-學習方法的特點,利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建班級QQ群,以QQ群作為一個教學平臺,將專業(yè)課程中每一章節(jié)的重點、難點、涉及相關學科的知識背景及復習試題等教學資料創(chuàng)建在班級QQ群內的共享文件中,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利用相關資源進行預習、復習,查漏補缺,自我評估,并能將學習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在網上與教師、同學互動溝通,盡快釋疑解惑。
2.2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合作學習
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要求制作成相應的病案,供學生分組討論,并利用網絡平臺采集信息,解決相關問題,最后以ppt形式在班級進行成果展示,有效開展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便于學生汲取他人的學習經驗。
2.3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自主學習
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對一些可擴展的知識點,鼓勵學生不必局限于教材,可進行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和數字資源拓寬視野。如學習胃潰瘍患者的飲食護理、艾滋病患者的健康保健等知識,讓學生自主學習,利用網絡和數字資源查詢相關知識,并要求學生擺脫常規(guī)枯燥乏味的文字敘述,能將拓展的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課堂上呈現。當學生精心準備后將專業(yè)知識以一幅幅圖片的形式生動地展現在同學面前時,將使整個課堂氣氛非?;钴S。由此,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全面寬泛地了解知識,并使教學活動更貼近臨床實際。
3 E-學習的推行優(yōu)勢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要從師道尊嚴轉化為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已在高職校教師中達成共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越俎代庖,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作為教學改革的著眼點和目標,教師的“教”是教會學生自己會“學”,使課堂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點撥下的用武之地。在E-學習這種新型學習方式下,護理專業(yè)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具有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huán)境,將教學內容設計成網絡型,向所有學生覆蓋,讓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真正主體,從中學會學習、鍛煉能力,為盡快適應將來從事的護理崗位打下良好基礎。
3.1 使教學內容更具實效性
在E-學習中,可通過數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使教師和學生能在網絡和數字資源庫上方便獲得所需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資源。學生可以不受時空、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限制,能根據自身的需要、自身的特點來獲取知識,這種學習更具實效性,更具“個性色彩”,猶如“量體裁衣”,更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理解。
3.2 使教學內容更具可創(chuàng)造性
在E-學習中,可通過數字化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利用新穎熟練的數字化加工技術對知識進行整合、再創(chuàng)造,并能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很好地進行展示。由此,不僅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對學習成果的相互借鑒,為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3 使教學內容更具多層次性
網絡和數字資源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和共享性,將教學內容以數字資源形式或在互聯(lián)網上呈現,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能力和興趣選擇不同的難度的內容進行探究。而且,在E-學習中具有針對不同學習階段、不同臨床需求、內容深淺不同的知識體系。因此,E-學習可以作為一種終身學習的好方法。這也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的目標,即教師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教,而是要教會學生自己去學,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的目的就是不教”。
E-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為E-學習的興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網絡的普及、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為E-學習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E-學習的興起必將影響傳統(tǒng)的教育觀,對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護理專業(yè)課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數字化技術有效組織開展E-學習,為用人單位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詠梅.基于SCORM標準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群文天地,2012(2):2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