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從來就是人們獲取知識和資訊的重要渠道,尤其在信息劇增的時代,閱讀成為人類生存在現代社會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閱讀的目的在于獲得意義,而閱讀理解則是閱讀認知歷程中最重要的成分,這是一項復雜的認知活動。筆者在長期的中學英語教學實踐中體會到,中學生在英語閱讀理解方面能力普遍較弱,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十分重視閱讀,有些學生即使表現出一定的閱讀興趣,也因方法不當而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大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閱讀理解障礙。結果,不但影響了速度,而且忽略了整體的理解,缺乏宏觀的閱讀思維能力,不能把握文章的命脈。久而久之,學生沒能提高閱讀能力,反而對英語失去了興趣。多年的教學研究和試卷分析,筆者認為,學生可以巧答閱讀理解。一般來說,閱讀理解題型設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題型:A.事實詢問題;B.推理判斷題;C.數據推算題;D.識圖解意題;E.主旨大意題;F.常識題。
那么,針對以上六種題型,如何才能巧答閱讀理解題呢?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應試技巧和解題步驟。
一、事實詢問題
此類題型的問題以what、who、which、when、where、how或者why等詞引導,就文中某句、某段或某一具體細節(jié)進行提問并要求考生回答。
做好這類題的要領是:(1)明確題意,順藤摸瓜。(2)按照要求,尋找答案來源。(3)找準關鍵詞,明白其暗示作用。(4)多讀課文,正確使用排除法。
二、推理判斷題
此類題型既要求考生透過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測文章的隱含意思,又要求對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及文章細節(jié)的發(fā)展做正確的推理判斷,力求從作者的角度考慮,不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觀點。這類試題常以如下句式發(fā)問。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Which statement is(not)true?
這就要求考生首先在閱讀時,抓住文章的主題和細節(jié),分析文章結構,根據上下文的內在聯(lián)系,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
其次,對于暗含在文章中的人物的行為動機、事件中的因果關系及作者未言明的傾向、意圖、態(tài)度、觀點等進行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分析,進一步增強理解能力,抓住材料實質性的東西。
三、數據推算題
此類題型要求學生就文章提供的數據及數據與文中其他信息的關系做簡單計算和推斷。在做此類題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抓住并正確理解與數據有關的信息含義。
2.弄清眾多信息中哪些屬于有用信息,哪些屬于干擾信息。
3.不要孤立看待數字信息,而要抓住一些關鍵用語的意義。
四、識圖解意題
此類題型通過圖解、地圖或插圖的形式,形象化地表現信息,用以降低試題的難度,是短文和題目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做此類題時,考生要做到以下方面。
1.把文章與圖示結合起來,圖文互相參照、互相驗證。
2.若是地圖,要做到方位明確。
3.正確理解文中方位介詞及有關信息詞的重要意義。
五、主旨大意題
此類題型用以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或中心思想的領會和理解能力。一類題型為主題問題。如: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另一類為標題問題。
如:Which title is the best of this article?
尋找主題句往往是做好此類題的關鍵。因此,在做題時,要注意每段的主題句(往往為第一句)。英文叫“Topic Sentence”,它一般都用來表示一個段落的主旨大意,抓住主題句,就不難確定文章的最佳標題。
六、經驗常識題
此類題型主要考查中學生應有的多項綜合知識,包括:社會知識、天文知識、史地知識、科普知識及對生活常識的主觀掌握程度。此類題往往與文章沒有直接關系,學生只能憑自己的常識進行判斷,然后做出正確、符合這些規(guī)律的選擇。
凡事都有方法,有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閱讀學習中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學習閱讀方法。
(1)學會整體把握語篇。切不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地理解文章,達到閱讀的目的,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學會細讀、略讀、跳讀等閱讀策略。對于文章可以先略讀了解大意,然后細讀掌握內容結構,甚至記住一些優(yōu)美句子。
(3)學會分析長句子。要善于借助語法分析,在尋找句子的“核心”(主謂結構)的基礎上理清從句。
?。?)學會尋找指代關系。一篇文章不是由孤立的句子組成的,而是一個連貫的有機整體,所以,要真正理解一篇閱讀材料,就必須弄清楚材料中they,their,her,it,its,this,that等指代什么。
?。?)培養(yǎng)理解關鍵詞和主題句的技能。著重知道如何抓句子的關鍵詞和段落里的主題句,以便更快地了解課文大意。
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期的努力,不能寄期望于短期的訓練或突擊。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更新觀念、更新教法,促使閱讀學習步入聽、說、寫綜合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鍛煉初中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閱讀理解和閱讀速度的提高。通過閱讀文章或段落,從文章主題、大意及相應事實和情節(jié)開始,逐層次地明確文章層次和深層內涵,推測上下文詞義。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打好語言基礎、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們必須了解這一復雜認知過程的各種因素,尤其要認識到非語言因素在閱讀中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使學生找出影響自己閱讀水平的問題根源并及時處理,而且有助于教師發(fā)現閱讀教學的不足之處,從而拓寬教學思路和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