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均設在星期五,于是學生詼諧道:“無論生龍是活虎,最最頭疼星期五……”很明顯學生害怕作文,對作文不感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走出作文的困惑,讓學生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從而萌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熱愛作文,我認為作文課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拓展作文思路,引導學生自由寫作,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真實感情才能達到目的。
一、聯系實際激發(fā)興趣。
第一堂作文課我讓學生寫“我最喜歡_____________”,以填空方式選好文題。學生很興奮,說我最喜歡聽音樂;我最喜歡看電視;我最喜歡讀小說;我最喜歡戲;我最喜歡跳舞;我最喜歡畫畫……我便問道:“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事,能告訴我你為什么喜歡么?”有的說:“音樂能給我自信,使我快樂,所以音樂是我的最愛……”“說得好!”我立即鼓掌叫好,下面的學生也拍手叫好。學生由于受到了鼓勵,接下來都積極配合,思維活躍,表達熱情高漲:“讀書可增長一個人的知識,使我有充實的感覺?!薄拔易钕矚g聽音樂,邊聽邊欣賞風景,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薄吧暇W,能讓我找到很多朋友,我可以跟人聊天、玩游戲,查各種資料。使我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讓我感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學生的內心如此豐富,我讓每個同學談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后告訴學生只要每個同學把想說的話整理好,做到重點突出,就是一篇較好的作文。其實,寫作文第一步要告訴別人你的觀點是什么,第二步需要說出得到這個觀點的過程;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要寫出真實感受,對你的學習、生活起了什么作用?獲得哪些有益的知識,獲得哪些人生的感悟,等等。
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我感覺到學生的作文是可以寫好的,只要是觸動了學生的內心,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不難寫出真情實感,相信寫出的作文一定會有它的閃光點。學生也會在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的同時不知不覺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解除心理障礙,激發(fā)寫作興趣。
學生害怕作文課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寫不好。為此,教師除了在作文指導上下工夫外,還要通過作文的批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千方百計地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寫作的信心,從而提高寫作水平。對于一貫對作文感到頭疼的學生,自從我在他們的作文中劃上紅圈,旁邊批上“用得好”、“寫的真是好極了”、“語言優(yōu)美”、“事例真感人”等,總之,在作文批改上注意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初中學生從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便會付諸更積極的行動。我的學生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我的作文能從老師的嘴里念出來,得到老師的表揚?!彼裕以趯懺u語的時候,非常注意肯定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使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講評時,我注意根據學生的水平來作要求。尖子生的優(yōu)美作文要讀,設法讓其投稿變成鉛字,使其得到鼓舞。中等生尤其是作文較差的學生,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所以,我講評的時候,對水平較差的學生的作文,努力發(fā)現他們寫得較好的部分,哪怕是一句話,一小段也讀出來,都加以肯定、表揚。
三、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成功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高層次需要,激勵學生寫好作文。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搭建成功的平臺。例如:在班上開辟“作文園地”來展示學生的作品,每學期把學生中寫得好的作文,編印成一本班級作文集,讓每個學生都有作文入選,都能品嘗一下發(fā)表作品的喜悅;按作文能力分組進行競賽,讓更多的學生都有獲獎的機會;進行一些單項或片斷的作文練習,讓較差的學生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功;開展“自我作品朗誦會”等,另外,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給予必要的指導,推薦到??毒G桐樂園》,并盡力向報刊推薦學生的好文章,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作文競賽。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了鉛字,讓全國各地的許多中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或者看到自己的文章獲得大大小小的獎勵和證書,那該是一件多么激動人心的事。
四、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那么一些同學的作文能讓老師都拍案叫絕。稍作了解,便會發(fā)現,這些同學之所以會寫,完全是因為他們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應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1.學生要養(yǎng)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要求學生說真話、拒絕假話、空話,可目前,在同學的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實性。脫不了胡編亂造的弊病,因此難以打動人,難以獲得高分。那么,如何克服學生說空話、假話的現象?我認為應該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如選材,學生作文時,不一定都要選取社會上那些有影響的大事或人物來寫,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現象,甚至是小人物、小事情也可以作為我們寫作的內容,以小見大??梢詫憣W生生活中積極陽光的一面,也可以寫一些感傷、惆悵等消極的東西來引發(fā)人們對生活的反思。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習作的把關。學生的思想、感情和寫作技巧往往在他的習作中反映出來,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一旦發(fā)現有說假話、空話等不良現象,就要及時指正并讓學生從明白接受真實才能感人的道理。
2.學生要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如果沒有一定寫作素材的積累,就更會弄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那么寫作素材從哪里來呢?我想是從閱讀、觀察中得來。因為閱讀是作文的根,根深才能葉茂,“讀書破外卷,下筆如有神”,這就需要學生平時多閱讀,善閱讀。語文課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果我們平時注意指導學生去鑒賞品析,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哪些詞語、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作者為什么這樣處理材料,安排結構,等等。如果長期堅持,學生的積累就會越多,欣賞能力也會提高。另外提倡學生閱讀課外書,做好讀書筆記。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讀完必讀的書目,并做好課外拓展。因此在不同的階段,我都會列出相應必讀的課外書目,并要求做好讀書筆記,寫出心得體會。通過大量的閱讀,接觸好詞佳句,精彩片段,學生主動摘記收集整理,為寫作構建起一座資料庫,長此以往,就會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做到洋洋灑灑入筆端,從而寫作能力就會慢慢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只有做到增強學生的自信,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嘗到寫作成功的快樂,學生才會對作文課不再頭疼,以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