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天然藥物化學是高職高專制藥類專業(yè)必修的核心專業(yè)課之一,在整個制藥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師等資格考試的一門重要課程,因而如何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習水平和教學質量是本專業(yè)教師認真探討的問題。根據(jù)本院對該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本身的特點,作者在教學實踐設計中,突出了化學結構式、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的教學重點。本文從教學對象的特點、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改變考核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 高職 天然藥物化學 教學改革
《天然藥物化學》是運用現(xiàn)代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天然產(chǎn)物中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是整個藥學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1],我院三年制高職高專制藥類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術類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常見天然藥物的基本化學結構式和理化性質,并能夠查閱相關資料,根據(jù)理化性質設計適當?shù)奶崛》蛛x方法。重點突出根據(jù)理化性質設計提取分離方法的原理和思路,但是我們面對的教學對象是不斷更新的,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jīng)跟不上學生年齡變化的腳步,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索,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教學對象的特點研究
“80后”學生淡出大學舞臺,“90后”學生成為主體,他們多是獨生子女,所以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肯吃苦等,從高中的高壓狀態(tài)一下到大學的自由狀態(tài),突然自由的身心不愿再受管束,因而會放縱自己,去嘗試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如果自控力不強就會陷入游戲、情感、懶惰等無法自拔。當然他們也有優(yōu)點,比較自信,敢于表現(xiàn),所以適當?shù)毓膭顣盏捷^好的效果。
2.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因教學對象的改變,教學方法也要做出調整,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添加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設立興趣小組,等等,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性出擊,學生之間會相互探討,課間課后也會與老師有相應的交流。
2.1問題式教學
一般來說第一堂課比較重要,引入日常生活中和本課程有較大聯(lián)系的問題,比如:藥酒如何泡制、金銀花為什么會有祛痱止癢的功效、樟腦丸的應用、香水的香味來源等,學生自然就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身邊的一些問題,繼而可以提出問題,從而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也可以在某一章節(jié)設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于能夠提出問題的學生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提出問題意味著他在不斷思考。特別是不愛學習的部分學生,更要鼓勵參與,不論問題的深淺,這對于活躍整個課堂氣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2.2案例式教學
在本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案例式教學應該是可以大量應用的,比如:抗瘧疾藥物青蒿素的提取分離、蒿甲醚的半合成,能夠說明民族工業(yè)對中藥的開發(fā)利用的重大突破;魚腥草、雙黃連等中藥注射劑的限制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中藥注射劑中對有害物質的不嚴格控制,注射劑中的重金屬能引起神經(jīng)毒性,草酸等能引起臟器損傷,而且各個生產(chǎn)企業(yè)的質量控制標準不一致,導致監(jiān)管困難,這也促使國家對中藥制劑進一步重視。通過實際發(fā)生的案例引發(fā)學生的思考[2]。
2.3討論式教學
討論學習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形成,在醌類化合物酸性、生物堿堿性的學習中可以設計討論,教師寫幾組結構式,學生分組討論,最后評估總結,學生對酸、堿性強弱的比較會有較深的理解,可以促進堿提酸沉法、酸提堿沉法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對PH梯度萃取法的掌握。
2.4設立興趣小組
對于部分有學習剩余時間的學生,成立興趣小組,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閱相關資料,自己動手設計實驗思路,實驗室提供場所與器材。2010級部分學生設計了金銀花中綠源酸的提取分離、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雖然結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
我院位于鄱陽湖畔,有著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因而有條件舉辦藥用植物圖片展的活動。在校園里采摘藥用植物,制成藥用植物標本,配以采摘圖片和相應功效的文字說明,既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知識,又鍛煉了本專業(yè)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強了學習的動力,激發(fā)了學習潛力。可以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找出這些植物的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理化性質,設計提取分離方法,進實驗室驗證,形成一個學習的整體,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
4.改變考核模式
因教學對象具有的鮮明特點,而且在教學實踐中使用了多種教學手段,為了防止學生單純?yōu)榭荚嚩鴮W習的被動模式,就必須改變評價體系,增加平時參與活動中的表現(xiàn)分數(shù)比重,尤其注重在問題式教學環(huán)節(jié)、興趣小組的開放性試驗情況、參與標本制作等進行量化,結合期末考試成績,綜合在實踐教學中的態(tài)度、能力進行評價,最大限度反映學生的綜合實力。
5.結語
以上是筆者的教學體會,本門課程是不斷發(fā)展的,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更好地教給學生更加有用的實際知識,需要藥學教育者不斷探討。
參考文獻:
[1]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第5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
[2]呂應年.天然藥物化學教學體會與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