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對2006—2011年的廣東高考物理電磁學試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電磁學內容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在整個高考試卷中的分量很重,分值平均占46.0%;電磁學實驗試題更強調考查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及“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等內容的命題重復率較高,是重點掌握內容。最后對電磁學的教學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對任課教師及學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高考物理 電磁學試題 分析
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磁場理論成為一些交叉學科的生長點和新興邊緣學科發(fā)展的基礎,其發(fā)展對應用學科和技術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對它的把握和理解的深度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因此,《電磁學》課程內容在中學物理教學和高考占據的分量很重。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電磁學的知識也占了很大的篇幅,包括選修模塊1-1、1-2、2-1、3-1、3-2全部,以及選修3-4的部分內容。
本文通過對廣東省2006—2011年高考物理電磁學試題的分析,特別是通過關注2010—2011年變動的部分,對于引導廣大高三師生及時調整復習的重點、難點、方式,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實施科學高效的復習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1.新課標及高考考試說明對電磁學的要求
2004年廣東開始新課程改革,全新的理念和教材極大地促進了中學物理教學觀念的轉變,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成為高三物理學教師高考復習教學的指南,順應了復習教學的需要。
1.1《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物理課程結構及其電磁學課程內容與要求。
1.1.1物理課程結構。
現高中物理課程由12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占2學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為共同必修模塊,其余為選修模塊,詳見表1[1]。
1.1.2物理教學對電磁學教學內容的要求。
從表1可以看到,在10個選修模塊中,電磁學占6個,即選修1-1,1-2,2-1,3-1,3-2,3-4。包含6大主題,即電磁現象和規(guī)律,電磁技術與社會發(fā)展,家用電器與日常生活,能源與社會發(fā)展,電路與電工,電磁波與信息技術。
1.2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物理科考試大綱的要求(廣東卷)。
1.2.1能力要求。
2006年,廣東高考實行的是3+綜合+X科(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物理作為單科形式命題,隸屬于X科,滿分150分。2007年開始,采用“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的考試模式,恢復了文理科的區(qū)別,文理科分開劃線錄取。2010—2011年,實施3+文/理綜合模式,物理歸屬于理科綜合科,滿分100分。
盡管廣東高考方案在變,但對能力的要求依舊;而在內容上,2006—2009年,廣東高考物理是以單科的形式出現,無論是在廣度還是在深度上要求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都要比2010—2011年理科綜合高。調整后的高考大綱更注重五方面的能力,即理解、推理、分析綜合、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及實驗能力。
1.2.2電磁學考試內容與要求(含Ⅰ、Ⅱ級要求)。
(1)命題要求。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
?。?)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從近六年廣東高考試卷可以看出,在物理部分內容中,電磁學占的比例較重,約占46.0%。
?。?)電磁學試題內容要求。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2006—2011年廣東高考物理電磁學內容要求”附表(本文略)中用Ⅰ、Ⅱ標出,Ⅰ指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并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與課程標準中的“了解”和“認識”相當;Ⅱ指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與課程標準中的“理解”和“應用”相當。
2.近六年廣東高考物理電磁學試題分析
從表2可以得出:電磁學內容占的比例在42.7%—57.3%之間,平均46.0%。雖然電磁學內容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但考查的電磁學基本知識和重點知識大同小異,主要為:電場力及其做功、電勢能、洛侖茲力、電磁感應、穩(wěn)恒電流及實驗、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等[2]。廣東省近六年電磁學所考知識點詳見表3。
從表3可以得出,近六年廣東高考電磁學試題一共考了40題,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共考了12次,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也考了5次。由于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涉及力學的諸多核心知識,在高考電磁學內容中考查頻率最高,無論是選擇題,計算題甚至實驗題都會涉及。
實驗題考查幾乎都是以電路實驗為主的主要考查點,每年的實驗題中至少有一題為電磁學實驗。這6年所考的6個實驗中,多屬于探究性實驗,考查學生對實驗的掌握情況,科學探究能力,符合新課程標準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
3.近六年廣東高考物理電磁學試題的研究結論
3.1總體分析。
對2006—2011年廣東高考物理試卷及其電磁學試題分析得出,電磁學和力學內容比重較大,并且在試卷的后半部分較有難度的解答題大多是電磁學和力學知識的結合,由此可見,學生打好力學基礎,有利于學生對電磁學知識的掌握及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電磁學知識的實驗題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考試大綱》中所要求的五個實驗,而且要求學生能夠正確使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示波器等基本電學儀器。電學實驗還凸顯了考綱中對誤差問題要求的分析研究,它涉及儀器的選擇、電路的組裝、數據的讀取和處理等,這也使試題更具探究性和時代性,強化了試題的選拔性功能[3]。
3.2廣東省高考電磁學部分試題分析對高中電磁學教學的啟示。
電磁學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它在高考中的權重,因此無論高中物理教師教學還是高三復習都要安排足夠的時間,投入足夠的精力,采用有效的方法,訓練適量的試題[4]。
?。?)立足本學科,全面掌握知識結構,弄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狠抓基礎,強化綜合,提高能力。
?。?)分析典型例題并透徹理解,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規(guī)范解題,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比如在電磁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問題可設計這樣的幾個小專題:帶電體在電磁正交復合場中的運動,交變電磁場中帶電體的運動,電場、磁場和重力場共同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等等。
?。?)重視電學實驗。
高考中電學實驗占有較重要的地位,每年基本都有測電阻的實驗考題。近年理綜實驗考查更注重設計性實驗,因此,應強化實驗教學。
?。?)關注科技前沿和社會熱點,擴大視野,強化應用。
在狠抓基礎的同時,還要注意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關注科技前沿的發(fā)展動態(tài)。在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已出現過的有:靜電學知識中的靜電除塵、靜電分選器、靜電透鏡、靜電復印等;恒定電流中的傳感器、PTC元件、光敏電阻的使用等;磁學部分的顯像管、示波器、質譜儀、電磁汞、電磁炮、速度選擇器、加速器、電磁流量計、磁流體發(fā)電機等。
參考文獻:
?。?]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普通高中新課程物理教學與評價指導[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9.
[2]李秀美.二十年物理高考試卷的縱向分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劉婧.1978年以來我國高考物理考查內容的特點及演變規(guī)律[D].重慶:西南大學,2007.
?。?]黃干生.高考“電磁學”試題特點及復習對策[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高考縱橫,2007,VOL11,(36):40-44.
?。?]陳信余.廣東省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物理試題的特點及分析[J].物理教學,2010,VOL9,(32):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