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化學對于初三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化學實驗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何幫助他們學好化學呢?不僅要靠實驗激發(fā)和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要運用實驗幫助他們理解知識,增強記憶,因此實驗教學是不可輕視的。
關鍵詞: 初三 化學實驗 理解化學知識
進入初三之后,每位同學都要開始學習一門新課程——化學,他們對化學的了解大多是從師哥師姐那里道聽途說來的,有的說很簡單,有的說聽不懂;有的說化學實驗很好玩,有的說化學實驗很危險,因此在接觸這門新學科之前內(nèi)心是充滿著好奇和忐忑的??墒遣还茉趺礃?,每一個初三學生最喜歡上的仍然是化學實驗課,即使不能親自動手完成實驗,看任課老師做實驗也很興奮,很感興趣?;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學習也離不開實驗,與枯燥繁瑣的化學知識相比,化學實驗趣味性強記憶也深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興趣不是無限的,在太多難題面前興趣會減弱,因此要用實驗幫助他們記住零碎的化學知識,理解繁瑣的化學概念。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關注到化學實驗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但其實化學實驗的作用遠不止引起興趣這么簡單,它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
化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zhì),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變化、組成與結(jié)構(gòu)、用途與制法,物質(zhì)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性質(zhì)都是必須記住的,如果沒有親眼所見,這些內(nèi)容是很難記住的,死記硬背的話只會讓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興趣,所以關于物質(zhì)的性質(zhì)的相關內(nèi)容一定要進行實驗。另外在學習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的時候如果僅僅是灌輸概念,不僅會增加學習負擔,同樣也會使得學習興趣降低,做題目的時候也不會靈活變通。其實做這樣2個簡單的小實驗就可以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取2張相同的紙片,一張撕成碎片,另一張點燃,形象而又具體:物理變化物質(zhì)本身沒有變,化學變化生成新的物質(zhì)。也可以從冰雪融化入手,物理變化僅僅是物質(zhì)的狀態(tài)形狀改變。學會了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區(qū)別之后第一個化學難題其實也就解決了。在學習第三章的時候兩極分化很嚴重,為什么呢?第三章《物質(zhì)構(gòu)成的奧秘》概念、理論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僅靠教師做實驗還不行,這時必須組織學生利用自制模具進行實驗。首先組織學生利用橡皮泥和牙簽制作水分子模型、氧分子模型、氫分子模型,通過拆分、組合分子模型,幫助學生認識分子的結(jié)構(gòu)。在水電解的微觀過程中“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再分”、“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這兩句話如何理解呢?我先讓學生將水分子模型拆開成單個的原子,然后將兩個氫原子合成一個氫分子,將兩個氧原子合成一個氧分子。在拆分和組合的過程中,讓學生一邊動手一邊動口,反復練習,逐漸理解其涵義,學生普遍反映效果很好,在玩中學,體驗了動手實驗的樂趣。這既避免了以往教師枯燥無味地說教,又把微觀粒子的結(jié)構(gòu)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既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加深了學生對分子、原子概念、性質(zhì)、結(jié)構(gòu)的理解。學好了抽象的第三章,學好化學也就不是難題了。
在學習溶液知識的時候稀釋計算很多同學總是理不清計算關系,在課堂可增設稀釋糖水實驗,化抽象為具體,當知識出現(xiàn)空白的時候根據(jù)實驗也可以將這種類型的題目完成。
對于整個初三化學而言難度最大的是第七章的知識。在第七章中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這個重要的化學變化對于學生來講理解難度遠比酸、堿的性質(zhì)要大,以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為例,它們之間的反應悄無聲息,對于已經(jīng)形成根據(jù)現(xiàn)象判斷反應的發(fā)生這樣的定向思維的學生來說,它們間的反應往往不被認可。于是讓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產(chǎn)生明顯現(xiàn)象成了首先要解決的難題。使用酸堿指示劑可使得實驗現(xiàn)象明顯,理解難度降低。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酸堿中和反應,我們克服困難,帶學生完成了分組實驗。酸堿中和反應難以理解,對氫氧化鈉部分變質(zhì)問題的探究同樣也令人頭疼,講了很多遍,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們也帶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首先證明碳酸鈉的存在,證明氫氧化鈉已變質(zhì),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同學受到酚酞的干擾,于是用酚酞進行實驗,很多同學對于酚酞對該實驗的認識更清晰了。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和不可替代的。化學實驗作用不可小視,但是很多時候會嫌做實驗太麻煩,首先要準備實驗,進入課堂之后還要講很多與實驗相關的基本操作,實驗注意事項,若實驗現(xiàn)象不理想還要分析原因。于是很多時候做實驗逐漸被講實驗背實驗所替代。帶學生去實驗室做分組實驗更是顧慮重重,由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不規(guī)范和不嚴謹,會帶來很多的安全隱患,一些教師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帶學生去實驗室完成分組實驗也成了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都變得簡單輕松了,但同時化學實驗的作用也就無法體現(xiàn)了。
參考文獻:
[1]楊宗義主編.實用教育心理學.
[2]韓永昌主編.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胡俊.用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習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