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fā)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fā)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必須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在重要的位置,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始終。
1.提早起步
要發(fā)揮漢語拼音的工具作用,加快識字,提前讀寫。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多功能工具,掌握好這個工具,能熟練直呼音節(jié),就為學生獨立識字、獨立閱讀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學生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可用拼音代替漢字寫話和作文,使識字、閱讀、作文互相促進。
從寫一兩句至幾句紀實性的話開始,逐漸過渡到寫命題日記和短文。
2.自主練筆
作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描繪多彩的世界,表達真情實感的心靈勞動。只有學生熟悉、感興趣、有表達愿望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寫作動機和熱情,從而動腦動筆將它表達出來。這是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體驗,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即知、情、意、行綜合作用的復雜心理過程。做法:一是寫日記,放手讓學生寫具有個性的獨特內容;二是結合生活,在教師的誘導下,捕捉機遇寫情境作文;三是按教科書的安排,進行說說寫寫的作文訓練。
3.抓住時機,提前起步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運用語言文字是作文的核心,而據(jù)現(xiàn)代教育專家研究,在5-6歲的幼兒期和7-12歲的兒童期,詞匯量增加特別顯著,語言發(fā)展飛快,是智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期。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放棄這段“最佳期”,兒童的語言和智力發(fā)展將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把作文提前到一、二年級,甚至外延至“幼兒園”中。
3.1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進行說話、寫話的初步訓練,讓學生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寫明白,標點寫正確,行款寫規(guī)范。
3.2童話體作文教學。
3.3開展“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法”研究活動。
4.大量讀寫,以讀促寫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課外閱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語文課外活動,要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通過大量閱讀,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還潛移默化地學習了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觀察、思維的方法。為此,我們加強了學生讀寫活動訓練。
4.1利用雙休日,開展“星期讀書會”活動,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第一興趣愛好。
4.2適度地增加課內的寫作量。
4.2.1結合閱讀教學多進行一些片斷練習。
4.2.2結合讀書活動寫一點讀書筆記。
4.3鼓勵學生勤動筆,平時多記日記或周記。
5.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說話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tǒng)統(tǒng)都會落空。”動力是成功的關鍵。因此,我們從孩子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聽說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習慣,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生才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才會產(chǎn)生角色意識,激起表達的沖動。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很多:(1)利用電教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靜止的畫面變成動態(tài)的,再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豐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大大提高學生的說話興趣;(2)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在每次說寫訓練前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促使孩子積極參與,是訓練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huán),精心設計導入語非常重要;(3)還可以運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觀察創(chuàng)設情境等。
6.激活體驗,鼓勵說話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向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之說。每一個人,自他懂事以來,就開始感受生活,體驗人生。小學生雖年齡不大,經(jīng)歷有限,但自懂事以來,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事,認識了許多人,見到了許多景……這是他們語文學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只要巧妙運用,就能創(chuàng)造出里令人贊嘆的“言語作品”。
7.多鼓勵、少批評
三年級學生在寫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確,就是選材不典型,描寫不生動,更不用說錯別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師按高標準來打分、寫評語,學生就會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沒寫作文幾次熱情就會消退。所以,對學生辛辛苦苦寫出來的作文,老師應以肯定為主,盡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閃光點(如準確運用了一個好詞或好句等)給予表揚。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鼓勵。當然一味表揚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也是必要的。在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時,我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位置,與他們共同探討修改的方法,讓學生覺得老師尊重他們的意見,他們就會去想如何修改。在這樣一次次的修改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興趣也相應濃厚了。
8.進行作文基礎訓練
為了把整篇作文寫好,必須重視作文基本功的訓練?!叭f丈高樓平地起”,只有打好牢固的基礎才能寫好文章。作文就是連詞成句、造句成段、連段成篇的過程,所以字詞句段是作文的基礎。掌握豐富的詞語以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是作文的基本功。
詞語是組成文章的最基本語言材料,事物描寫得是否具體生動,意思表達是否明白,主要取決于詞語的準確使用。掌握詞語越豐富,就越有挑選的余地,表達得越準確生動,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十分注意學生詞語詞匯的積累,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在課堂上或課下和學生的交談中認真地選擇詞匯,培養(yǎng)學生對詞匯準確理解運用的能力。
在有了一定運用詞匯的能力基礎上,根據(jù)兒童的思維特點,組織最基本的作文基礎訓練。小學生思維特點是從具體、直觀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fā)展,只有給予學生以具體的形象信息,才能使之具象化。隨著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日新月異,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步在教學領域中普及,為我們提供了十分大的教學便利。例如利用CAI課程軟件再現(xiàn)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景,在學生看完這些畫面后,能把所見用簡單的語段描繪出來,并在大腦中展開有順序的合理的聯(lián)想,這樣學生就在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中得到了打“腹稿”的基本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