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程高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實驗內容,但由于目前教學條件的限制,實驗教學的開展未能體現新課程的要求,本文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作了闡述。
關鍵詞: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基礎,又是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方法和手段,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教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1]但是,認真審視新課改下的實驗教學,也有一些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由于學校實驗條件的限制及對課程標準理解的偏差,存在許多對實驗教學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許多實驗教學要求和計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這些問題亟待我們去全面排查、認真分析、有效解決。
一、生物課堂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媒體實驗——學生通過媒體“看實驗”。
過去的實驗“看黑板”:實驗原理、過程和注意事項在黑板上一列,教師講述清楚,由學生自己做實驗,“放羊式”自主操作探究;而面對新課改,部分老師不是主動參與,積極研究,迎接挑戰(zhàn),而是被動應付。如今的實驗則是“看實驗錄像”、“看投影視頻”。一些原本可以讓學生動手做的實驗卻用多媒體來展示,被稱為是“現代技術的運用”。結果有時學生一堂課可以看完幾個實驗,而不用去動手操作,就達不到課標要求。
問題二:程式化實驗——雖然學生動手,但以單純的機械操作為主。
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實驗目的、器材、步驟,像做廣播操那樣,按照規(guī)定的程式進行操作,去獲取教師(或書本)所要求得到的實驗數據(或實驗結果),基本上是重復地、驗證已知結果的實驗,而不需要去考慮實驗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去做,更不必考慮實驗中可能會存在什么問題,以及需要如何去解決。過分重視實驗目標而不重視實驗過程,會使課堂內容干癟、膚淺;過分重視讓學生去驗證教材中的東西,使學生的觀察局限在老師預設的范疇之內,缺乏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與不做差不多,學生體會不到自己動手、動腦、發(fā)現問題帶來的樂趣,感受不到科學的魅力,過分要求實驗基本操作的規(guī)范,而忽視實驗探究的過程,從而影響了實驗的預期效果,實驗中培養(yǎng)能力成為一句空話。
問題三:試題實驗——學生用筆“做實驗”。
由教師編制的大量實驗試題,所謂高考原題,各地模擬試題,等等,讓學生先做出來,再精講細解。應考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而且挫傷了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使實驗教學在“應試”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學生體會不到自己動手、動腦、發(fā)現問題帶來的樂趣,感受不到科學的魅力,過分要求實驗基本操作的規(guī)范,而忽視實驗探究的過程,從而影響了實驗的預期效果,實驗中培養(yǎng)能力成為一句空話。這些現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重知識、輕方法;重講授、輕活動;重結論、輕過程”。
二、生物實驗教學的應對策略
如何通過有效的實驗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他們學會在實踐和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如何才能組織好生物實驗教學?我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1.重視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
新課程的一個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每位教師都應充分認識到,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在人的發(fā)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2]所以,教師在教材實驗的設計、組織選擇和反思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訓練,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他們智慧生成。在實驗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上,應強調通過豐富的生物實驗、實踐、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正面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是生物科學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途徑。
2.強調提高實驗教學的實踐成效性。
實驗教學最大的特點在其實踐性。利用多媒體模擬不能實踐的實驗和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將所有的實驗都企圖用多媒體來代替,即有條件完成的實驗也采用多媒體模擬,而不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用多媒體來代勞實際的實驗對老師來說確實輕松了許多,但學生的實驗學習效果就會打折扣。所以,實驗教學不能用多媒體教學完全代替,而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在教學中,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來進行演示,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觀察、研究來獲得知識,因為它可以模擬真實地再現變化過程,所以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操作過程與操作技巧,例如模擬一些不易觀察、有危險性、無法或沒有條件實現的實驗,的確會達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畢竟是“模擬”實驗,和真實的實驗還是有差別的,只能讓學生將“視頻動畫”中來學習,而真實的實驗可以使學生將“看”、“聽”、“做”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學習。
3.改革現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
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實驗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要從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驗證性實驗中走出來,徹底改變那種教師一講到底或靠學生死記硬背來提高成績的陳舊方法,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改課內實驗為課外實驗,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學生實驗的機會,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必要時開放實驗室,讓學生有更多的自我探究時間和空間,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不斷提高生物實驗的質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內化新理念,切實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不斷嘗試探究實驗教學中,在不斷地分析誤區(qū)、克服誤區(qū)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發(fā)展、自我提升、自我創(chuàng)新,開展真正有活力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司.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第1版.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生物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