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心態(tài)
孔雀心態(tài)是一種爭勝、攀比的心理。像孔雀一樣愛炫耀,雖能讓人占盡一時風頭,卻也會因此帶來很多麻煩。一個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現孔雀心態(tài),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地比較爭勝的境地,虛榮心不斷膨脹,逐漸引起心理失衡,進而導致身心疾病。
因此,為避免這種盲目攀比的心態(tài),職場人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應當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的成就;端正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要有比較遠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同時要有豐富多彩的高雅生活情趣和適當的學習安排來充實自己;擺脫從眾的心理困境,要有清醒的頭腦,形成獨立的人格,做生活中的自我。
工作狂尺度表
最近,挪威科學家設計出一個工作狂尺度表,以區(qū)分積極工作的員工和工作過度以至傷身的員工。
科學家認為,隨著家庭和辦公室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們的工作成癮癥日益嚴重。如果在下列七項陳述中,你有四項或以上為“經?!被颉翱偸恰?,那么這就意味著你是個工作狂。
你思考如何能騰出更多時間來工作。
你工作的時間比你預想的多得多。
你為了減少內疚感、焦慮感、無助感和抑郁感而工作。
別人讓你減少工作量,但你置若罔聞。
如果你被禁止工作,你會感到壓力很大。
你讓工作優(yōu)先于你的愛好、休閑活動和健身。
你工作太多,已經對你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職場留守族
有一類不輕易跳槽的職場人士,即使有高薪誘惑,也會權衡工作環(huán)境而選擇留守原單位。
職場留守族并非不向往高薪,但相對殘酷的職場環(huán)境而言,他們更安逸于當下的和諧工作氛圍。他們從心底熱愛著自己從事的職業(yè),在工作上不輕易退縮,不輕易否定,并且相信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必須要給自己一個成長期,只有堅持才會最終有所收獲。
相比頻繁跳槽者,職場留守族的優(yōu)勢體現在更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否真正適合這個行業(yè)。而且,長期供職于一家企業(yè),歸屬感更強,因此,很多職場留守族不僅是單位骨干,更是領導面前的紅人,升職加薪都更水到渠成。
新懶人生活
新懶人生活是一種流行于白領群體中的生活方式。較過去的懶人相比,新懶人生活更聰明、智慧、有格調,也更利于身體健康。新懶人主要體現在:工作,但不玩命;掙錢,但不拼命;消費,但不過度。他們不會給自己施加很大壓力,雖然生活似乎會因此顯得懶散一些,但這樣的懶并不是拖沓、沒有效率、好逸惡勞,而是一種快樂、放松、高質量的生活方式。
大腦排毒
大腦排毒是上班族工作一段時間后,通過多種方法讓大腦清靜,得到充分的休息,快速改善腦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方式。
大腦排毒的基本做法是,在辦公室或家里覺得頭腦昏沉、疲憊時,可以靜坐下來,做深呼吸或想象美好的事,把所有意念從頭頂的百會穴引入大腦的籬王穴,并停留在這個部位三五分鐘。再睜開眼睛就會感覺到大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清新之氣油然而生。
焦慮帖
焦慮貼是指網友在網絡上發(fā)布的帶有焦慮情緒的帖子,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青年人。焦慮貼中往往羅列數據,并加以推算和預估,看似專業(yè),實則荒謬,但卻受到網友的追捧,以致出現全民焦慮的假象。
青年人往往閱世不深,容易受消極情緒左右,不會自我排遣和激勵。因此,社會和媒體應對這種現象給予重視,關注和改進引起青年人焦慮的領域,積極引導他們正視挫折和困難,共同抵御“焦慮帖”的泛濫。青年人自身應本著負責任的態(tài)度,在網絡上宣泄焦慮時要做到真實,不能聳人聽聞。
遠程工作狂綜合征
調查顯示,在家遠程辦公的人更容易過度勞作。遠程辦公的人一開始會因為可以在家工作而感覺興奮和自由,繼而會心存感激,覺得必須完成更多的工作才安心。同時,這些具有很強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SOHO族,還把遠程辦公看做工作的動力,認為只有做得更多才能讓他們繼續(xù)保持遠程工作狀態(tài)。據稱,不少在家遠程辦公的人會因為這份難得的自由而更加賣力工作,結果成為遠程工作狂。
職商
職商(Career Quotient),簡稱CQ,全稱職業(yè)智商。職商是一種包含了判斷能力、精神氣質、積極態(tài)度的綜合智慧,它關乎自我與工作、現狀與發(fā)展的契合度,是工作時智商與情商的綜合體驗。
職商的內涵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職業(yè)化的工作技能;二是職業(yè)化的工作形象;三是職業(yè)化的工作態(tài)度;四是職業(yè)化的工作道德。提高職商,首先要對自身有合理的定位與分析,其次要對崗位要求進行調查分析,然后將個人特質與崗位要求相對照,從而鎖定具體的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