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是黨和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要決策,考試如何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本文以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闡明素質教育中應怎樣進行中小學考試改革。
關鍵詞:素質教育 考試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a)-0163-01
素質教育的思想是“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以鄧小平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的“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要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但是目前的考試評估體系都與目前的素質教育要求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本文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闡述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
1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系
素質教育就是以全面提高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應試教育就是傳播知識,通過考試作為考察的主要手段為目標的教育。素質教育的特點就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發(fā)現已知的知識,并考察運用知識的能力。素質教育中的考試是評價教和學的一部分,而且是極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應試教育則不注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只注重于分數的高低。例如:我市現在的考試,就是在素質教育的口號下進行的應試教育。教師傳授的知識大都以考試為導向,特別是以統考、中考為導向,考試不考的知識點,即便你認為是多么的重要,但必須要舍棄,否則你在考試中大吃其虧。比如在中國歷史教學中講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時,講狀元實業(yè)家張謇和榮氏企業(yè)(榮宗敬和榮德生)時應該講一下鄉(xiāng)土教材甘肅歷史上的實業(yè)家鄺榮祿、張心一,但是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導向,不得不放棄這一知識點的傳授。又如我校一位初三學生馬文成想運用學過的化學知識來改良自家的土壤,想提高馬鈴薯的產量,結果不知化學中和比例失調,反而使產量下跌遭到父親的斥責。后來在化學老師的指導下,才知道需要物理、數學等綜合性知識來運用。這就是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佷可喜的是我市學習杜郎口中學的“三段六合”的素質教育新模式正在試點,考試改革也在穩(wěn)步推進。如原臨夏市楊妥家中學就嘗試著采用這種評價機制來評價學生,考試的評價只占總體的一小部分。具體做法如下:(1)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可信。占評價總分的20%。(2)學習能力。由學習的愿望和興趣,能承擔起學習的責任;能運用各種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習水平,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具有初步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精神等占評價總分的30%。(3)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人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去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處境和觀點。占評價總分的10%。(4)個性與情感。對生活、學習有著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擁有自尊和自信;能積極樂觀的對待挫折和困難。表現出勤奮、獨立、自律、寬容、和自強不息等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占評價總分的10%。(5)考試成績(平時和期末)占評價總分的30%。這同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2 現行的考試制度指導思想及改革措施
根據教育部[1999]3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小學的考試方法改革指導思想中這樣規(guī)定:在改革中要始終堅持有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助于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有助于高等學校選拔人才和社會選拔人才。
2.1 試卷設計應使測試的學習內容有相應的覆蓋面,并力圖接近學生的學習實際
中小學考試一般是由主持考試的教師擬定試題,決定個體的計分辦法,考試以后根據答卷評分。很難通過這樣的試卷反映出來.布魯納提倡學科考試的命題,要“著重于理解學科的一般原理”??荚嚥粌H要考知識,而且要考能力;不僅要考現有知識與能力的水平,而且要考未來發(fā)展?jié)撃堋?/p>
2.2 考試方法要靈活多樣,以有利于素質教育目標達成為原則
考基本知識、識記能力層面的題目可用閉卷考;考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題目,可用開卷考,像語文朗讀、外語聽力、計算機操作則通過實際操作進行考查;有些課程也可以同時采用多種方式,如既可以考單項知識和能力,也可以考綜合知識和能力,總分要結合起來評定。對考試方法多樣性的探索,部分地區(qū)已經展開,而臨夏地區(qū)某些學科還停留在單一的開卷考試上。
2.3 在考試結果處理方面,要求作出具體的分析指導
對考試的結果應該加強分析指導,指出錯誤之處,重在為學生提供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應該成為給學生“加壓”的手段,在給學生“加壓”的同時,也在給教師“加壓”,現在基本上杜絕了這種做法,但有一些偏遠地區(qū)如東鄉(xiāng)還干得“扎扎實實”。結果師生大受其害,考試改革迫在眉睫。
3 科學合理的對學生評價
新課改考試改革的重點就是學生評價,那么如何做好科學合理的對學生評價,是考試改革的重點之一,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變過分注重分數,簡單的以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做法,例如學生學習狀況的評價則通過“家長開放日”評課活動來實現。
親愛的家長歡迎你參加我?!凹议L開放日”的評課活動,相信這將是一次我們之間加強溝通,增進了解的機會。希望借此機會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提出寶貴意見,同時架起我們協同教育的橋梁,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造出健康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這些是在醒目的黑板上寫出來。家長先進教室聽課,然后做以下問題。
(1)通過聽課,您觀察到您孩子學習的特點,也可以具體的觀察指標,如舉手情況、回答情況、課堂練習情況、小組活動參與情況等。
(2)您認為您孩子應繼續(xù)改進的方面是積極舉手、積極動腦……
(3)通過才參加這堂課的教學活動對你在家輔導孩子學習具有哪些啟示和幫助重點培養(yǎng)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操作能力。
新課程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質性評價法還有行為觀察、學習筆記、情景測驗和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是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主要是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和同伴作出評價的有關資料,學生的作品、反思,還有相關的證據和材料,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成長記錄袋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某一時期一系列的成長“故事”,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終發(fā)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總之素質教育離不開考試,而考試更離不開素質教育,只有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摸索,才會不斷地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會更加人性化、科學化、我們應該為實現這一目標而盡職盡責。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中的第五章新課程評價[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教育部頒發(fā).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R].1999-08-13.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基礎教育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