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是時下青年追捧的很酷的職業(yè)。“我很喜歡瘋狂的夜晚和酷酷的舞蹈?!边@是一名老外在北京一胡同擔當DJ的獨白,他的名字叫湯米·巴頓,今年39歲,是英孚教育的英語老師。
身材高挑的巴頓來自英國。用他的話來講,他很高傲,因為他是英國人;他看起來年輕,因為他有愛爾蘭血統(tǒng)。來中國之前,他在老家曾兩次做過夜店的DJ,幾乎跟著樂隊踏平了歐洲每一個露天平臺。也正因為這個經(jīng)歷,他在中國組建了一個叫Swag的全新的樂隊,這名字聽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
今年是他來中國的第六個年頭,他已經(jīng)完全適應了中國的生活。“要說中國人和外國人的不同嘛,在西方,人們?nèi)ゾ銟凡扛嗟氖翘?,而不是喝酒。但是在中國,更多的是一群人出來聚會、玩,他們才不會去關心DJ放的到底是什么舞曲?!北M管如此,巴頓還是一心追求每天下班后到達俱樂部,與舞池里的朋友們所度過的美好的音樂時光。
而樂隊中另外一個活寶——布萊特,看上去就溫順多了。如果與布萊特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會說話,當你在向他提問的時候,他會深情地看著你、傾聽你,仿佛你就是音樂本身。雖然他只做過兩年的DJ工作,但他貌似擁有比另外兩位同行更加好的樂感。
之前布萊特是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一家俱樂部工作,但隨著樂隊和俱樂部的擴大,26歲的他漸漸覺得缺少點什么,他想找點與眾不同的事情來做,于是就離開了老家,來到中國,追求電玩、貝斯的理想生活了。
剛來北京的時候,Meet-up 舞廳每個月都會有各路DJ們在這里交流音樂。起先他還會被中國DJ們的一些思路所感染,但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很多人玩的音樂都是大同小異,沒有創(chuàng)新。
“在北京有很多DJ俱樂部,但他們玩的大多是通俗樂曲、流行樂曲。很難找到那種與眾不同的感覺的樂曲。如果在過去,大家聽的曲子基本上都一樣;但是現(xiàn)在人們聽的曲子風格就多樣化了?!?br/> 好在后來他遇到了巴頓,這兩個哥們在音樂方面的理念簡直一拍即合,于是在圣誕節(jié)的那個月,在東城區(qū)的五道營胡同,一個名叫“學院”的酒吧里,成立了Swag樂隊,專門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DJ舞曲。也就是在這時,樂隊邂逅了第三個活寶——杰里德·克萊恩,《Time Out》的網(wǎng)站編輯。
克萊恩是Swag的主力,由于剛剛從校園走出來,他的音樂風格更加多變,展示出了與眾不同青春的魅力?!皠e忘了,在學校我還是小提琴手,古典樂、打擊樂、重金屬我照單全收!”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很少數(shù)的人來聽他們的演出,但是現(xiàn)在,就連酒吧的第三層也擠滿了歡快跳舞的人們,他們在Swag的樂曲中盡情地釋放自己。一般到晚上9點鐘之后,來舞廳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多,這里的中國人和外國人是一半一半,在這里,你可以交到最好的朋友。
“做DJ 最大的樂趣就在于,你把不同的風格的曲目,創(chuàng)造性地混合在一起,從節(jié)拍、從音階、從樂律,你都可以自由地發(fā)揮。然后你看到舞池中的人們也完全融入進了你的作品中,他們在瘋狂在吶喊,這真的令人非常消受?!?br/> 而布萊特也是Swag團隊里唯一用電腦操縱音樂的人。據(jù)他說,電玩音樂讓人們更有想跳舞的沖動。
“一個DJ最需要的就是有雙好耳朵。有好的感覺,并能夠打破常規(guī)。你得善于把各種各樣的碎片糅合在一起,并且還要不失時機地做出變化?!?br/> 為此,布賴特聽了大量的音樂,包括英美音樂榜單上的所有曲目,而他“精挑細選”出來的那些原始單曲,也都是憑借著一種感覺。據(jù)他說,最歡快的時刻,還屬他在舞池中找到知音的那一刻。
“有時候你在臺上創(chuàng)作,看著舞池里的人在跳舞。突然,你轉(zhuǎn)換了一下風格,你讓音樂升到了一個小高潮,于是舞池里的人也興奮起來,隨著你動感的音樂跳得更加賣力了,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你想要表達的意思,觀眾照單收了,成就感油然而生?!?br/> 而DJ與作曲家最大的不同,那就是DJ與觀眾的交流是同步的。更多的時候,DJ要操控整個氣氛,主持整場舞曲,與舞池觀眾達成最大的默契。
“有時候,人們跳舞累了想停下來的時候,你要和他們交流,讓他們繼續(xù)跳下去。可能當你把節(jié)奏慢下來的時候,他們反倒做好了下一支曲子的準備?!?br/> 這就是三個人,風格迥異,卻在老北京胡同這個傳統(tǒng)的文化圈內(nèi)展現(xiàn)著他們最前沿、最多變的音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