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漢韓十二生肖動物詞匯中“鼠”和“?!钡脑~匯的比較,總結(jié)出了兩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兩者的共同點表現(xiàn)在意義和形式兩方面:在意義上,漢韓十二生肖動物詞匯中所表達的文化喻義基本相似;在形式上,韓語中有部分從漢語中原封不動地引進的生肖詞語,還有部分是意義相同,基本框架相似只是用字不同的。兩者的不同點主要表現(xiàn)在由于兩個民族語言使用者認知視角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部分不同的文化喻義上。這些對比都將有助于韓國留學生學習、理解并使用漢語中有關(guān)生肖的詞語,進一步提高漢語水平。
關(guān)鍵詞:漢語;韓語;十二生肖;詞匯;文化
生肖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但它也并非中國所獨有,印度、日本、朝鮮、以及與中國相鄰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等都有著與中國相似但又各具特色的生肖文化。在韓國也是如此,據(jù)記載,生肖文化大概在統(tǒng)一新羅初期(公元668年),即中國的初唐時期從中國傳入韓國。經(jīng)過了千百年的傳承與發(fā)展,韓國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肖文化,并從韓國的語言文字、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甚至迷信禁忌等各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
文章以鼠、牛這兩個生肖為例,考察了漢韓生肖動物詞匯的異同,希望通過這樣的對比,能使留學生,特別是韓國留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生肖文化,從而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得體地使用與生肖文化有關(guān)的詞語。
一、“鼠”的詞匯的比較
鼠不僅相貌不討人喜歡,而且由于它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性等原因,口碑極為不佳。在漢語中總被用在“鼠目寸光”、“膽小如鼠”、“鼠頭鼠腦”、“賊眉鼠眼”、“鼠肚雞腸”、“抱頭鼠竄”、“鼠輩”等貶義詞中,不僅道出鼠的“畏縮、膽小多疑、卑微、心胸狹隘”等特性,還落得個“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千古罵名,表明人們對鼠的厭惡。但是中國民間有時也認為鼠性機靈,所以用“比老鼠還精”說明一個人的精明。
在韓國,老鼠同樣逃脫不了被歧視的命運,韓語俗語中的老鼠大部分象征盜賊或不值一提的人或東西,如:
(1)
(2)[
家有老鼠,國有盜賊。用老鼠比喻盜賊。
(3)
前兩例將老鼠與盜賊相類比,后兩例則是用老鼠的各個器官來比喻小的、簡單的東西。
由于老鼠喜歡儲存食物,在韓國,老鼠還象征著勤勉和富裕,如:
(4)
(5)
二、“牛”的詞匯的比較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無論公牛、母牛,還是水牛、奶牛,都是體格強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典型,牛以其愚笨和忠誠而聞名。因此,牛常被作為“公仆”的形象,有“老黃?!?、“孺子?!钡拿婪Q。人們把不智不肖的愚笨者稱為“蠢牛”;把目不識丁者稱為“青瞑牛”,即瞎眼牛;又把對不明話意的人說話稱為“對牛彈琴”。漢語中還有“力大如牛”、“氣壯如?!钡荣澝琅5脑~語,也有“牛脾氣”、“犟?!钡缺憩F(xiàn)牛固執(zhí)本性的詞。
在韓語中,牛也有著忠直和愚笨兩方面的象征意義,如:
(7)
我們能依靠牛生活,但不能依靠傭人生活。指牛比人更忠直。
(8)
對牛說的話不會被知道,但對妻說的話會被知道。指牛比妻子可靠。
(10)
以上前兩例中,牛是忠直的象征,而后三例中,牛是愚笨固執(zhí)的象征。
在農(nóng)業(yè)社會,牛既是必要的耕作工具,又是最好的食物,因此無論在中國還是韓國,牛都是財富的象征,在漢語中有“小時偷油,大時偷?!钡闹V語,而韓語中則有相似的“
(12)
他們家黃金做的牛不如我家的小牛。這里用牛作為衡量財產(chǎn)多少的尺子,充分表現(xiàn)出牛在當時的韓國是財富的象征。
(13)
牛骨頭熬湯也能吃三年。指牛身上都是寶,牛的實用價值很高。
在漢語中有“牛市”之類的新詞,指股市上股價長期上漲,取的是牛固執(zhí)的喻義。韓語中尚未出現(xiàn)有類似喻意的新詞,雖然也有“牛市”一詞,但也只是指買賣牛的市場,而不是漢語股票中的“牛市”。
三、漢韓十二生肖動物詞匯之相似處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們不將另外十個生肖詞匯的比較一一羅列,但從以上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漢韓十二生肖詞匯有著較多意義與形式上的相似之處。
漢韓十二生肖詞匯中所表達的文化喻義是基本相似的。兩個民族語言中表現(xiàn)出來的鼠之畏縮膽小、牛之忠直愚笨、虎之健壯兇猛、兔之敏捷難持久、龍之尊貴非凡、蛇之陰險惡毒、馬之奔騰不息、羊之溫順軟弱、猴之聰明調(diào)皮、雞之平凡卑下、狗之忠厚卑賤以及豬之懶惰愚蠢都是相通的。
這一方面是由于動物的基本概念義或者說基本屬性在各個不同的國家都是不變的,而中國與韓國在地理位置上相鄰,古代的中國和韓國又都是農(nóng)業(yè)國家,有著相似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于是就產(chǎn)生了相似的生肖喻義。最重要的原因是,生肖文化自初唐高宗時期就從中國傳入韓國;而中國的生肖文化從先秦就已開始產(chǎn)生,到了唐代已經(jīng)自成體系。一種已經(jīng)自成體系的文化,從一個國家傳入另一個國家,而另一個國家在生產(chǎn)生活方式上又與這個國家相似,即使這種文化在新的國度至今已流傳千百年之久,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因此,漢韓兩國十二生肖的文化喻義基本相似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形式上,韓國十二生肖詞匯中有大量來自漢語的詞匯,其中有一部分成語是原封不動地引進的。韓國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現(xiàn)在的韓國文字發(fā)明于1446年,在這之前,韓文是用漢字書寫的。在借用漢字的同時,漢語中的成語也被原封不動地引入了韓國語言中,這些有關(guān)生肖的成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如:
四、漢韓十二生肖詞匯之相異處
漢韓十二生肖詞匯的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意義上。在韓語中,鼠還象征著勤勉,馬還象征著吉祥,兔還是膽小的象征,這些屬性在漢語中很少表現(xiàn)出來。而漢語中“羊”是祥瑞的化身,“雞”往往與“犬”形影不離,這些使用習慣在韓國也很少見到。這樣的不同應(yīng)該歸因于兩個民族語言使用者不同的認知視角。漢韓兩個民族雖然有著深遠的文化交流,但畢竟自然地理、風俗習慣、歷史背景不完全相同,在思維習慣和民族心理上也必然有差異,這也就會使兩個民族的語言使用者形成不同的認知視角。生肖傳入韓國后,也就會產(chǎn)生出一些不同的文化意義。
“鼠”在韓語中被寫作“
生肖語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正確地使用生肖語言不僅能使留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彩,而且能使他們更深刻地領(lǐng)會中國富有獨特魅力的生肖文化。本文通過對漢韓十二生肖動物詞匯的比較,發(fā)現(xiàn)漢韓十二生肖詞匯有較多的共同點,也有一些不同點。對于其中相同、相似的部分,我們的韓國留學生完全可以借鑒,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漢語,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詞匯,使自己的表達更加地道,更加豐富多彩;對于其中的不同之處,我們也應(yīng)該加以重視,以免誤用。
參考文獻:
[1]包央.日漢動物詞匯的文化意蘊異同[J].浙江師大學報,2001(6).
[2]常雁.英漢動物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1(2).
[3](韓)金善豐.韓國口碑文學大系[J].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86.
[4](韓)李奎報.《古律詩》,《翻譯
[5](韓)柳得恭《二十一都 懷古詩》之《高麗》篇.
[6](韓)程佳.漢韓動物詞語的文化涵義比較[J].修辭學習,2004(1).
[7](韓)金大幸.韓國文化象征詞典[M].東亞出版社,1992.
[8]酈道元.水經(jīng)注疏[M].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9]毛?,?中國生肖語言的文化隱喻及對外漢語教學[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5).
[10]吳裕成.生肖與中國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嵇紅英,江蘇吳江人,蘇州高等幼兒師范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與應(yīng)用語言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