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行動研究是近年來在自我反思的教學模式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研究方法,它是英語師范生提高和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徑。本文從教學行動研究的定義、通過教學行動研究實現(xiàn)英語師范生提高和自我完善的步驟和方法等幾個方面,探討了這種研究方法在英語師范生教學能力提高和自我完善過程中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 教學行動研究 英語師范生 自我提高和完善
一、引言
從20世紀80年代起,在自我反思教學模式下發(fā)展起來的行動研究成為國外教育界探究和實踐的一種教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作為教師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較為圓滿地解決了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難題,是一種非常適合于沒有接受過嚴格教育研究訓練的英語師范生的研究方法。國內(nèi)外多項實驗研究表明:職前外語教師作為反思性實踐者參與行動研究,在教學實踐中行動與研究并重,能夠跨越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鴻溝,通過自我反思檢視、重塑教學信念,提升教學行為,全面提高教師職業(yè)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英語師范生通過行動研究,可以解決外語教師教育中職前教學信念受多年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影響而難以解決的問題,促進英語師范生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增強英語師范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2]
二、教學行動研究的定義
行動研究法主張通過系統(tǒng)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動改進工作,將它運用到具體課堂教學的研究之中,形成“教學行動研究”。教師針對教學中的問題直接參與和開展調(diào)查與研究,并按一系列的步驟來完成,其作用在于增強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自我意識,提高自我決策、自我評價、自我完善的能力,有利于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其目的是不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