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調(diào)方法不正確,不但影響蔬菜的口感,還會使蔬菜中許多營養(yǎng)成分流失,所以主婦們做菜時要講究技巧。
做菜的原則
吃新鮮蔬菜。新鮮的青菜,買來存放在家里不吃,便會慢慢損失一些維生素。如菠菜在20℃時放置1 d,維生素C損失達84%。所以蔬菜最好是隨吃隨買。提前買的蔬菜應(yīng)貯存在避光,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如果蔬菜爛了、蔫了,最好不食用。
炒前最好不焯。炒菜前先焯一下,蔬菜顏色既漂亮又易熟,殊不知這是對蔬菜營養(yǎng)素的嚴(yán)重?fù)p害。維生素C、B1都怕熱、怕煮。有些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最好涼拌吃。但如菠菜、油菜、莧菜等和豆腐一起炒時就應(yīng)該先焯一下青菜,因為這些菜中含有草酸,容易和豆腐中的鈣形成結(jié)石,而焯一下就會使草酸流失掉,從而使我們吃得更健康。
吃菜原則是能生吃不要涼拌、能涼拌不要熱炒,減少加工工序,從而更好地保護蔬菜中的營養(yǎng)素。
用大火快炒。據(jù)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后再燜,菜里的維生素C將損失59%。所以炒菜最好用旺火,這樣炒出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營養(yǎng)損失也少。
燒好的菜馬上吃。上班一族為了節(jié)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燒好,然后在鍋里溫著或下頓熱著吃。其實這樣不僅不好吃,而且蔬菜中的營養(yǎng)也大量流失了。如維生素,在燒好后溫?zé)岬倪^程中,可損失25%。所以蔬菜最好現(xiàn)炒現(xiàn)吃。
留住菜湯。許多人愛吃青菜卻不愛喝菜湯,事實上,燒菜時,一部分維生素溶解在菜湯里。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炒好后,維生素C會有70%溶解在菜湯里;新鮮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min,維生素C有50%溶在湯里。
如果青菜出湯,少勾點芡粉,這樣在吃菜時可以連湯帶菜一起進食,使湯汁中的大量營養(yǎng)物質(zhì)不會溜走。
做菜的細(xì)節(jié)
炒芹菜先將油鍋用猛火燒熱,再將菜倒入鍋內(nèi)快炒,能使炒出的芹菜鮮嫩,脆滑,可口。
炒藕片將嫩藕切成薄片,入鍋爆炒,顛翻幾下,放入適量食鹽、味精便立即出鍋,這樣炒出的藕片就會白如雪,清脆多汁。如果炒藕片時越炒越黏,可邊炒邊加少許清水。
炒花生米用冷鍋油炒,花生米酥而不變色,不脫衣,如油炸的一般。
洗菜、切菜時必須是先洗后切,隨切隨炒。如果沒吃之前先把菜在水里泡的時間很長,蔬菜中的可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就會溶解于水中而損失掉。
還要注意切了就要及時下鍋,不然,維生素遇到空氣氧化也會不翼而飛。菜入鍋后講究旺火、熱油、快炒。油菜、黃瓜、芹菜、蒜苗若加溫時間很長、吃起來既不脆嫩可口,維生素也會損失很多。如果動作麻利,在不妨礙殺菌的情況下,迅速炒好,維生素C和核黃素、胡蘿卜素等就可以大部分保留下來。
此外,做菜還要蓋嚴(yán)鍋蓋,因為水蒸氣大量蒸發(fā),溶解于水的維生素也隨之蒸發(fā)散失,就連食物的香味也會飄散而去。
味精是個很好的調(diào)味品,易溶于水,使菜味道鮮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在高溫時會被破壞,分解成帶有一定毒性的焦谷氨酸鈉。所以加味精后不可長時間煎煮,起鍋時拌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