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都趕在龍年扎堆生寶寶,娛樂圈的明星們也不例外,楊千(女華)、陳慧琳、劉若英以及劉德華的妻子朱麗倩等都將生下“小龍子”或“小龍女”。楊千(女華)38歲,陳慧琳40歲,劉若英42歲,朱麗倩46歲,四人都屬高齡孕婦?,F(xiàn)如今,高齡孕婦日益增多已經(jīng)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普遍現(xiàn)象,很多職場女性為了工作而把“孕事”一拖再拖,然而順利懷孕對她們來說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各種助孕方法便成為她們關(guān)注的焦點。在此,本刊特別奉獻幾則效果不錯的助“孕”良方!
紅糖生姜湯
材料配備:紅糖250g,生姜末150g。
制作方法:隔水蒸30min,分為7份,從月經(jīng)干凈后的第2d開始,每天早上空腹用開水沖服,連服7d。服藥期間禁止同房。
對癥之道:主治婦女宮寒。
專家點評:中醫(yī)有個概念叫做“宮寒”,宮寒的表現(xiàn)是月經(jīng)推遲、月經(jīng)量少而且顏色淡,有血塊,白帶量多,夜尿多,頭暈耳鳴,小腹有冷感,性欲淡漠。這些女性在準備懷孕前首先須改善子宮環(huán)境。而紅糖性溫,具有散寒活血、暖胃健脾之功效,生姜性溫,具有溫中、回陽之功效,故此湯能祛風散寒、活血祛淤、加速血液循環(huán),此外生姜連皮還具有行水消腫的功效。
當歸羊肉湯
材料配備:羊肉250g,當歸20g,菟絲子15g,桑寄生15g。
制作方法:藥物用清水1200ml煎至500ml,去渣取汁;藥汁與羊肉一同隔水燉熟成湯,加入適量食鹽,可以溫腎固中。
對癥之道:婦女子宮寒冷、久不受孕、體質(zhì)虛損。
專家點評:羊肉、當歸性溫,可以溫補氣血,菟絲子、桑寄生均有補腎之功效,女子宮寒多為腎陽虛,因此要溫補。
薏米扁豆粥
材料配備:薏米30g,炒扁豆15g,山楂15g,淮山藥50g。
制作方法:薏米、扁豆、山楂洗凈后放入砂鍋中加水同煮成粥,淮山藥蒸熟與粥同食,可以健脾燥濕、化痰調(diào)經(jīng)。
對癥之道:痰濕內(nèi)阻導致的不孕。此類女性往往形態(tài)肥胖,常感胸悶口膩。月經(jīng)周期大多超過40d或者更長,量少色淡。
專家點評:薏米、扁豆均有較好的健脾化濕作用,淮山藥健脾而不滋膩,脾氣較弱者可多食,山楂則可起到消食健脾效果。
當歸桃仁粥
材料配備:當歸15g,桃仁15g,陳皮5g,粳米50g。
制作方法:當歸、桃仁置砂鍋中,加水煮沸后再煎30min,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可以活血化淤、溫經(jīng)通絡。
對癥之道:血淤之不孕。這類女性往往月經(jīng)周期超過1個多月,量少,色暗有塊,臨經(jīng)小腹疼痛。
專家點評:當歸具有養(yǎng)血活血功效,為婦科良藥,桃仁活血作用頗佳,陳皮為行氣藥,遵從“氣行則血行”以加強活血化淤之功效。
枸杞熟地湯
材料配備:豬肉250g,枸杞15g,熟地15g,女貞子15g。
制作方法:肉與藥材同時加入1200ml清水燉湯,加入適量的食鹽,可補益腎精、滋養(yǎng)陰血。
對癥之道:腎陰虛之不孕。這類女性往往月經(jīng)頻發(fā),量少色紅,手腳心熱,易口渴,腰酸腿軟。
專家點評:枸杞、熟地、女貞子味甘,均為滋陰佳品,豬肉具有補陰作用,此方是養(yǎng)陰佳品。
促進排卵湯
材料配備:當歸12g,赤芍10g,丹參15g,澤蘭10g,杞子15g,熟地12g,金櫻子15g,王不留行15g,香附9g,紅花15g,茺蔚子12g,仙靈脾15g。
制作方法:上述中藥,用水煎服,自月經(jīng)開始第11天每日1劑,連服6d。
對癥之道:本方主要促使發(fā)育成熟的卵泡排卵。
專家點評:排卵功能障礙是導致不孕的一個常見因素,或卵泡不破裂?;蜻^早出現(xiàn)黃素化,這些都直接導致不能正常排卵從而引發(fā)不孕,本方滋腎健脾,是促排卵的效驗方之一。
促生黃體湯
材料配備:龜板12g,丹參15g,旱蓮草20g,川斷12g,蓯蓉15g,杞子20g,菟絲子15g,女貞子10g,巴戟天12g,仙靈脾15g,制附子6g,肉桂3g。
制作方法:上述中藥,用水煎服,從月經(jīng)始第17d開始服,隔日1劑,共服5劑。
對癥之道:本方主要促使黃體生成并能使其分泌足量的黃體酮。
專家點評:此為大補腎元之方,對黃體生成障礙有一定效驗。
小貼士:煎藥服藥須知
每日一劑就是取一付藥,用水煎服,一般指用水(煎藥時將藥物平鋪在鍋底,水面淹沒藥材高出2~3cm即可,大約為食指的一個半指節(jié);而質(zhì)地堅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略多些;質(zhì)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揮發(fā)的藥物,水剛淹沒藥物即可)復煎兩次,第一次加水煎熬,然后把藥湯倒出來,這個稱為頭煎;然后再往藥渣中加水(第二次放水比第一次減少1/3),再煎,這次得到的湯藥是二煎。把兩次湯藥混合再分成2~3次服用。中藥煎煮時間從藥液煮沸之后開始計時,一般治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藥煎10~15min即可,補益類中藥則需煎40~60min。沒有寫明服幾次,一般可按早中晚服用,也可服兩次,早晚各一次。需特殊服用,如一劑服1次,一般都會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