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記憶里,時常會有濃郁的羊肉湯香味,飄蕩在我們村的上空,這是村人在喝羊份子湯。
羊份子湯,可是鄉(xiāng)村里獨有的事物。整整一個夏天,讓肥美山草滋潤得胖嘟嘟的農(nóng)家養(yǎng)的山羊,被宰殺后煮成湯水,那肉質(zhì)是鮮美宜人的,那湯會香掉人口舌。辛勞大半年的人們,最懂得此時打打牙祭,犒勞自己。于是就由一人牽頭,聯(lián)系幾戶想喝羊肉湯的村人,合伙在村里買一只山羊,按買羊總價,每戶均攤出錢。把羊殺掉煮好后,再均分羊湯、羊肉和羊下水。這樣遠比在羊湯館里吃起來省錢實惠。尤其是做羊份子湯,喝羊份子湯的整個過程,鄉(xiāng)鄰們情感和睦如一家,氣氛祥和而熱鬧,既解了饞,又增強了人際交流。吃羊份子湯因而備受村人推崇。
村子里煮羊肉湯的地點,往往設在村東頭的大槐樹底下。樹下有三塊圓石,恰好作鍋腿,往上放鍋。旁邊有一口水質(zhì)清洌甘甜、養(yǎng)育幾代人的古井,便于用水。更重要的是,用此井里的水,煮出的羊肉湯,羊湯白膩而不膻,肉味醇正而不肥,別的地方的水,就沒有這效果。
在有些寒意的秋季,村子東頭的大槐樹下,卻熱鬧成了春天,那是因為又要喝羊份子湯了。出了錢的村民們你拿鹽和一口鍋,我拿一把香菜,他抱一捆硬木柴,沒有誰督促,全都盡出其有。王鐵蛋家的孩子多,家窮,常缺糧少衣,人們對他也就不多苛求,都說:“東西齊全了,你就別再拿什么東西了?!比缓螅止⒀?、剝皮、處理羊下水,洗的洗,切的切,剁的剁,大人小孩齊上陣,忙成了一團。
牽頭買羊的張老六,負責燒火,他往鍋下填了一把松樹枝,一陣啪啪炸響后,狂舞的火苗子歡喜地舔著鍋底,把羊肉湯的香味頂起來,飄入每個人的鼻子中,有人咂起了嘴巴。鍋里的水,由清澈變渾濁,進而變成奶白色,咕咚咕咚地沸騰,羊腿、羊排、羊雜碎,隨之上下翻滾。那鍋里有羊油的雪白、香菜的綠,辣椒的紅艷、老姜的黃,大鍋里色彩繽紛斑斕,味道醇厚噴香??匆谎郏俾勔宦?,誰都會垂涎欲滴。鍋旁邊,坐滿了手拿大碗、大茶缸、小鍋的人。興奮得有點忘乎所以的孩子們,在大人中間你追我趕。在那個年代,能喝上一頓羊肉湯,可真是盛大的節(jié)日,真是無上的幸福!
隨著張老六一聲吆喝“行了,來領湯!”,等候的人們才圍過來。沒有誰你爭我搶,全都自覺地讓年紀大或家庭困難的戶先領。輪到王鐵蛋了,負責分湯的張老六特意把羊血、羊腸等羊下水多給了他些,唏噓道:“讓孩子們趁熱去吃吧!”周圍的人也都說:“再多給些,孩大窩小,不容易啊,回家讓他們?nèi)コ园伞!蓖蹊F蛋用感激的目光看著鄉(xiāng)鄰,端著小盆,向家里走去,身后的五個孩子,嘴含手指,歡呼雀躍,仿佛過年。
時隔多年,如今不論我在哪個飯館吃飯,都已喝不出小時候故鄉(xiāng)羊份子湯的味道了。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