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對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直到最后一分鐘才把孩子叫起來。如果稍微磨蹭一下,就可能趕不上吃早飯。于是,孩子的早飯有可能是很不規(guī)律的。
對于幼兒和童年期的孩子,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就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知識學習。教育是一個整體,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在知識學習上就有較好的態(tài)度和方法。而想讓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需要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不放過任何一個可教育孩子的機會。早飯,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良好的習慣會跟隨孩子一生,為未來的成就打下基礎。而讓孩子定時吃早飯,也是很重要的習慣培養(yǎng)之一。家長不要以為有加餐,孩子不吃早餐餓一會也沒有關系。雖然這從生理角度看好像沒錯,但從習慣角度則是很不恰當。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飯是一天中最早的一件重要事情。大家都知道,凡事有一個良好的開頭,就算后面遇到困難,還可能想辦法克服。可一開始就遇到麻煩,退縮幾率就很大了。假設孩子從起床開始,就亂了節(jié)奏,接著又耽誤了早飯,等于是亂中添亂。就算白天能調(diào)整過來,也花費了本不應該花費的時間。
孩子起床后,比較好的節(jié)奏是,喝點水,和父母到戶外稍微玩一會,然后到幼兒園做早操、吃早飯。這不僅讓孩子有起床動力,經(jīng)過適當運動也喚醒孩子全部身體機能,同時增強他的饑餓感。因為從生理角度看,在消化系統(tǒng)處于半休眠期就進食,不容易消化和吸收。
若某天孩子需要比平時早起,孩子不需要就不給食物,讓他們多喝一點水即可。若孩子說餓,可給一點易消化的東西,但不能是零食。對起床晚的孩子,最好先在家吃早飯,然后再想辦法去解決孩子晚起問題。在兒童教育中,不能指望同時把疊加的問題解決,而是先解決最困擾或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孩子每天都到幼兒園吃早飯,家長就別當著孩子吃早飯,要么提前要么拖后,否則會給孩子造成不公平,甚至是被懲罰的感覺,次數(shù)多了會讓孩子認為吃飯不是享受;另外,早飯食物的香氣會刺激孩子食欲,喚醒消化系統(tǒng),而等真吃早飯時反而分泌不足。
如果孩子起床沒有問題,是否可在家吃早飯?規(guī)律性地在家吃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建議。畢竟幼兒園有自己的安排,既要培養(yǎng)孩子生活習慣,也要讓其適應集體生活。這都是幼兒階段重點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家長不要掉以輕心。反過來,你讓孩子這樣做,很有特殊化的意味,不利于孩子正常成長。
如果你擔心幼兒園飯菜質(zhì)量,生怕孩子營養(yǎng)跟不上,才不得已讓孩子在家吃早飯,那就需要問自己幾個問題了:一是你有沒有和其他家長核實他們孩子是否也有類似訴求;二是有沒有嘗過幼兒園飯菜;三是就算幼兒園飯菜質(zhì)量不好,那你有沒有,或敢不敢對院方提意見?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餐食水平和收費水平相當,有一定的控制和質(zhì)量管理。幼兒園害怕承擔責任和高額賠償,可不想因克扣而出事。所以,孩子說不好吃,往往是家里飲食太精細,或給孩子太多零食,或運動量太小而不餓!所以,遇到孩子不愛吃幼兒園飯菜,家長不能不想辦法就妥協(xié)和退讓,這反而是害了孩子。
其實,父母養(yǎng)成孩子良好習慣,不僅要讓孩子感覺吃飯是一種享受,還要控制非正常的飯食。這實際上是對孩子欲望的控制和管理,也只有如此,孩子才會明白什么是正常需求和額外的欲望。而想解決孩子不餓,除了加大孩子運動量,沒有什么特別好的辦法。孩子是動物,餓了,出于本能一定會吃任何可吃的東西。
另外,對于青春期以前的孩子來說,不建議當孩子做了錯事,就懲罰孩子不讓吃飯。人類的吃飯,除了正常生理需求以外,還需要滿足情緒和社交的需要。當孩子把負面情緒和吃飯掛上鉤,自然會影響到飲食習慣。但是,如果到了飯點叫孩子來吃,可孩子由于種種原因而不吃,此時父母過時不候,讓其餓一頓作為“懲罰”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