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北京過春節(jié),我總覺得缺了點什么。走進廚房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缺的是家鄉(xiāng)菜。
我在北京過年的次數(shù)還真是屈指可數(shù),以前老媽在老家的時候,我們每年過春節(jié)都會回東北過年?,F(xiàn)在老媽來北京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春節(jié)自然免去了買火車票和擠車的痛苦,倒也樂得優(yōu)哉游哉。
除夕夜的年夜飯隆重莊嚴,吃什么,這是個大問題。老媽在吃上從來不挑,她是四川人,但對辣或者不辣的飯菜,她都能接受。唯一挑剔的是兒子,他喜歡洋快餐,什么全家桶啊披薩餅之類的是他的最愛。而要問我最喜歡的,那非東北蘸醬菜莫屬。那別名“老虎菜”的蘸醬菜,一想起來就讓我口舌生津。
冬季能吃上的蘸醬菜,無非是生菜小蔥之類,這些我都沒少準備??蛇@些蘸醬菜擺在那里,我怎么看都覺得少了些東北味。正在我發(fā)愁的時候,同樣沒回老家的朋友給我發(fā)來一條鏈接。她說她如今在南京也能吃到“大腦瓜”了。當我點開鏈接,是一家網(wǎng)店的網(wǎng)頁。我第一眼就看見了網(wǎng)頁頂端的照片,哇,我口水都流出來了,果真是我們小時候吃的“大腦瓜”。這么多年過去了,可它的味道還駐留在我的味蕾之上。
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學名叫什么,每次和朋友提到“大腦瓜”三個字,朋友大多會抱怨說:“這是什么名字啊,這東西能好吃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東西太好吃了。在我小的時候,每到春天青黃不接,我和小伙伴就會挎著小籃子,拿著一個小刀去野地里找“大腦瓜”。
如今看了網(wǎng)店的介紹,我終于知道了它的學名,“大腦瓜”原來叫小根蒜??粗乔迩灏装椎男「猓茵挼每谒汲鰜砹?。朋友在網(wǎng)絡(luò)那邊問我:“怎么樣,過年想吃嗎?”這還用問嗎?這可是開胃菜,吃夠了雞鴨魚肉,來點小根蒜,真的美死了。
她說早知道我一定會喜歡的,所以也給我快遞了兩袋。這朋友,夠貼心!經(jīng)過了幾天漫長地等待,我的餐桌上終于出現(xiàn)了“大腦瓜”的倩影。那味道,越過味蕾,直抵饞了多年的胃。我變著法地享受著難得的美味——時而配以清淡的粥,時而把它卷在春餅里。
朋友說她離故鄉(xiāng)太遠,所以只能在網(wǎng)上尋覓家鄉(xiāng)菜,當她在網(wǎng)店看到“大腦瓜”的時候,忍不住興奮尖叫了起來,和她一起尖叫的,還有同是東北人的她的男友。
小時候的窮困,讓我的味蕾習慣了小根蒜的味道,如今我已不再窮困,照理不應(yīng)該再懷念這小根蒜了??呻x家越來越遠,倒讓我對小時候的味道越來越迷戀。我們把它的味道牢牢記在舌尖上,就像我們能夠牢牢記住媽媽乳汁的味道一樣。
這樣的美味,是一生一世都不會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