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倡導人文關懷,實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務,這是現代圖書館的發(fā)展方向。如何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本文認為,從圖書館科學管理和發(fā)展方向的要求出發(fā),不僅要維護和體現好每一個館員的利益和價值,而且必須重視和滿足讀者的需求。
關鍵詞: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人文關懷;人性化服務;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1-0000-01
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倡導人文關懷,實行人本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務,這是現代圖書館的發(fā)展方向。如何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本人認為,不僅要維護和體現好每一個館員的利益和價值,而且必須重視和滿足讀者的需求,強調館員與讀者對于圖書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從圖書館科學管理和發(fā)展方向的要求出發(fā),結合實際,試對如何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作初步的探討。
一、維護圖書館員的根本利益,充分發(fā)揮館員的積極性
圖書館員作為文獻信息的傳遞者,是圖書館生存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完成,圖書館的和諧發(fā)展與繁榮,都必須依靠廣大圖書館員。牢固樹立以館員為本的觀念,充分調動和發(fā)揮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達到提升圖書館自身建設的目的,這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也是推動圖書館和諧發(fā)展的關鍵。
(一)建立圖書館領導與館員之間和諧的管理關系
圖書館領導是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的宏觀策劃者,館員則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只有圖書館領導和館員同心協力,才能推進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從而調動全體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全面實現圖書館的管理目標。
(二)建立館員與館員之間和諧的合作關系
館員與館員之間的和諧關系是創(chuàng)建和諧圖書館的重要基礎。館員是圖書館的主體,圖書館員的基本素質、精神狀況和能力是影響圖書館事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館員與館員之間的和諧相處,要求每個館員都要遵守職業(yè)道德,認真完成自身的工作,增強協作精神,提高集體榮譽感,要培養(yǎng)律己寬容等處人之道,對一些協作性工作要積極地溝通并努力去做,館員之間要經常進行互相交流,以溝通、信任、關懷凝聚人心,消除不和諧因素,使群體人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二、以“讀者為本”,重視和保障讀者的利益和需求
“以讀者為本”,則主要是指重視和保障讀者的利益和需求。突出讀者在圖書館服務中的地位,著重體現圖書館“服務至上”的思想,與“顧客是上帝”的理念是一致的。
(一)營造平等和諧的閱讀環(huán)境
圖書館的主體是讀者,而不是書。讀者的需求是圖書館事業(yè)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沒有讀者的需求,就沒有圖書館的事業(yè),為讀者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圖書館必須改變“以書為本”的傳統服務理念,將讀者的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樹立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努力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閱讀環(huán)境,建立服務與需求的和諧關系。
(二)開展以讀者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
圖書館開展人性化服務,是把更多的、不同層次的讀者吸引到圖書館中來,使他們受到知識的熏陶,得到知識的啟迪,收獲知識的成果。首先,圖書館要在全體館員中樹立以人為中心、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以方便讀者為出發(fā)點,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己任,尊重讀者、理解讀者、關心讀者,主動熱情為讀者服務。其次,設立良好的溝通渠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方便讀者隨時反饋意見,及時解決問題,消除不和諧的因素。第三,樹立以讀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在做好傳統的借閱服務之外,圖書館還應根據讀者的需求開展多層次的信息服務,提倡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
三、圖書館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服務的舉措
(一)創(chuàng)建以人為本的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模式
首先要了解讀者的需求。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就是為廣大的讀者服務。“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是圖書館工作的主旋律,是工作人員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圖書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圖書館的服務要體現人文關懷,認真分析研究讀者的信息需求,滿足其文獻流通、參考咨詢、網上信息導航等需求。以服務為中心,提升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拓寬服務方式,延長服務時間,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滿足其合理要求,才能體現圖書館的人文精神和理念,才能讓“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得以體現和發(fā)展。
其次要了解圖書館員工的需求。圖書館員工在讀者服務與信息資源使用中處于一個重要的鏈接作用,是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圖書館必須依靠他們來實現各項服務。員工業(yè)務能力的高低、事業(yè)心與責任感的強弱、精神面貌的好壞決定著圖書館的興衰。
(二)圖書館要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書學習環(huán)境
圖書館是一個文化設施,其本身環(huán)境是圖書館人文精神的主要體現,一個高雅、干凈、溫馨、美觀的外部形態(tài)和氛圍可以有效地影響讀者的心情與態(tài)度,同時也是吸引人們去圖書館的第一直觀因素。
(三)維護公平公正—營造圖書館和諧文化氛圍
確立公共服務理念。圖書館是非營利性公共服務機構,其提供的服務是公益性的。隨著高校圖書館和其他圖書館向社會公眾開放,區(qū)域文獻資源共享系統的建立會呈現出越加明顯的趨勢。確立公共服務理念,對圖書館及其管理者十分重要。它意味著公共道德意識和內在義務、責任意識的樹立。圖書館一方面在完成國家及其相應機關規(guī)定的公共任務,實現公眾權利;另一方面也要求圖書館人發(fā)揚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己任。
首先要維護讀者學習求知的權利和作為公民所享有憲法賦予接受教育的權利,以及利用國家舉辦的文獻信息機構的權利。公民利用圖書館的權利已普遍被現代各國確定為一種社會權、受益權和受教育權。其次要維護讀者的知情權、信息使用權、隱私權、消費權。再次,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撥款要足額及時到位,圖書館需合理使用。
(四)開展多種讀書文化活動,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
除了向廣大讀者提供科學文化知識,利用檢索工具提供學科專業(yè)信息服務,支持社會文化性的讀書學習活動,利用數字化網絡化聲像資料開展審美娛樂性活動等服務外,圖書館在新時期的和諧社會文化建設中,還應從多種途徑開展讀書文化活動: 圖書館與各種社會社團的合作。自身的不斷進步是事物發(fā)展的最終動力與源泉。圖書館也必須依照自身的特點獨立地開展各種活動,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文化的需求。如結合各種專題的“閱讀月”,培養(yǎng)大家愛書、愛讀書的興趣;開展知識競賽,請名家開講座;對優(yōu)秀的讀者進行評選;征文活動等,都是很好的文化活動。
作為人類知識寶庫的圖書館以其豐富的藏書、深厚的精神內涵、安靜幽雅的環(huán)境,可以讓不同層次,不同品位、興趣的讀者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身口味的書籍;或通過更新自身知識,找到與不斷進步的外界社會相適應的切入點;或通過廣泛閱讀達到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休閑時間到圖書館讀書,將是新時代社會生活的重要走向,同時也是良好的休閑活動。
四、結束語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總體目標。深刻關注其文化意義,不斷豐富其文化內涵,是和諧社會與和諧文化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圖書館也是一個國民終身教育和社會文化活動的場所,對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有序起著獨特的功能和影響。有著輝煌歷史的圖書館,通過融入和諧文化建設,積極地采取相應的舉措,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同樣光明的未來,為和諧社會的文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世偉.從“讀者第一”到“館員第一”——知識經濟帶給圖書館管理的思考之一[J].圖書館雜志,1999.
[2] 王輝艷.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圖書館[J].農業(yè)與技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