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發(fā)展史上光輝的一筆,他的名字是和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歷史寫在一起的。 朱自清以他的“美文”創(chuàng)作實績,開創(chuàng)了白話文創(chuàng)作“美文”的先河,高舉了對舊文學示威的大旗。與此同時,朱自清創(chuàng)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他的散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主張散文要寫實,他的散文貯滿了一種濃郁的詩情畫意、清新質(zhì)樸的語言、飄灑秀逸的氣韻,恬淡自然的意境,使讀者從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事物中,從自然景色的描繪中窺見當時黑暗的社會風貌,體察作者對社會人生的觀感、內(nèi)在的思緒和潛在的情感細流。
關鍵詞:朱自清 散文 藝術特色 清新質(zhì)樸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一、朱自清的散文折射社會、透視人生
朱自清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主要收在《蹤跡》(詩文集)、《背影》、《你我》、《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等散文集中。他的散文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描寫社會人生的散文。這類散文通過對社會人生片斷的描寫敘述,揭露控訴了舊中國社會的丑惡、黑暗與罪惡,反映作家對時代、社會、人生的直接關注與思考,表現(xiàn)出知識分子的正義與良知。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通過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被廉價拍賣這一血淋淋的現(xiàn)實,作者懷著悲憤和同情,向罪惡的“錢世界”提出控訴。這類散文以議論為主,重在明理,富有理趣。常常是緣事而論,將敘事和議論結合起來,把矛頭指向舊的社會制度、社會習俗和反動軍閥,幽默詼諧中藏有批判的鋒芒,表明作者堅定厚實的民主主義思想。
第二類是描寫個人家庭生活的散文。這類反映作者個人家庭悲歡離合的散文寫得真切感人,準確地勾勒了當時社會陰影籠罩下小知識分子家庭生活的各個側面,寫出了真摯的父子之愛、夫妻之情、朋友之誼,揭示了生活重壓下知識分子的困苦與掙扎。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背影》。作者通過對父親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敘述,表現(xiàn)了人間至情———真摯的父子之情。文章以事寫情,把具體事件的描述同深沉的抒情有機結合起來。全篇沒有一字褒貶人生,但從父親的失業(yè)、老境的凄涼頹唐、家庭的衰敗,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灰暗的人生和悲涼的世態(tài)所含的憤意。這類散文重在敘事,情意真切,形象生動。通過敘事描寫、議論的有機交融,抒發(fā)作者的真情實感,給人以誠懇醇厚的美感。
第三類是描寫自然景物的散文。這類散文重在寫景抒情,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意境,體現(xiàn)出對自然景物的精確觀察,對聲音、色彩的敏銳感覺,充分顯示出作者善描寫的藝術才能。這類散文更重要的價值是作者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而是在寫景中注入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和內(nèi)心的情愫,微妙地流露了他內(nèi)在的思緒和生活情趣,這種流露時隱時現(xiàn),需讀者花費一番工夫去尋覓,從中可約略感覺出作者的思想脈搏。如《荷塘月色》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傳達出“心里頗不寧靜”的情思,曲折地表達了作者不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又感濟世無方的苦悶心境。《春》、《綠》等篇則顯示了作者極思奮進有為、熱愛生命、追求光明、憧憬未來的激情。
二、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縝密著稱
朱自清散文在藝術上的最大特點是美。朱自清有一雙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而這種發(fā)現(xiàn)常常又是有他自己獨到之處的。他常在人們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寫,使你于平常身歷之境,也會有驚異之感。如《綠》是描寫梅雨潭的,朱自清對這里的景色有獨特的感受。他撇其形而取其色,顯示出觀察、描寫角度的獨特。綠是一種顏色,可視而不可觸。但在作者筆下,綠簡直像有了魔力,綠得幽深,綠得靜美,綠得嫩潤,綠得明媚,綠得令人神迷心醉。讀著這樣的散文,確實令人嘆服作者高超的語言表現(xiàn)力。文中用的每個比喻都是那么貼切,都給人以十分豐富的美的享受,使人感到既有一種逼真?zhèn)魃竦男蜗竺溃钟幸环N清新宜人的情趣美,還有一種細膩入微的技巧美。
朱自清散文的美還表現(xiàn)在結構的勻稱和完整上。他的散文篇幅大都比較短小,多則千把字,少則三五百字,真可謂惜墨如金。作者欲在極經(jīng)濟的篇幅中構思作品,因此,他十分重視結構藝術,講究篇謀布局,并善于對素材進行去粗取精的提煉和選擇,從而疏密相間、詳略得當、虛實結合地表現(xiàn)主題。如《荷塘月色》,全文共1500字,格局不大,境界卻很深。全篇以時間為順序,從作者在心緒不寧靜的夜晚出游荷塘寫起,到游歸結束,以感情的發(fā)展變化為線索,隨著作者足跡的或行或止,視線的遠近高低,用移步換影的方法來描繪景物,抒發(fā)感情。這樣的結構嚴謹細密,脈絡清楚,又不露人工斧鑿的痕跡,像行云流水一般,達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可貴境界。結構文章的同時,作者又進行了精心的剪裁和巧妙的安排,沒有平均使用筆墨,平鋪直敘,而是略寫與詳寫相結合,既有大筆涂抹,粗線條的勾勒,如第二自然段;又有工筆細描,精細入微的描摹,如作品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正面描寫荷塘月色的部分。作者按照觀察的角度,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選擇了一系列最能表達他心緒的自然景物進行繪聲繪色地描寫。先寫荷塘:荷葉、荷花、荷香、荷波,次寫月色,再寫荷塘四周的環(huán)境、景物,極有層次地描繪了一幅恬淡幽靜的荷塘月夜景色,從而烘托出作者寂寞惆悵、孤獨苦悶的心境。
三、朱自清的散文清新婉約、純正樸實
朱自清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多方面探索、追求,逐漸形成了他不同于眾的獨特風格??偟恼f來,可以用清新婉約、純正樸實來概括朱自清散文的風格特色。但具體作品,有的玲瓏剔透,如《綠》;有的清雅雋秀,如《荷塘月色》;有的質(zhì)樸無華、蘊藉腴厚、詞近情遙,如《背影》。
這些作品,顯示出朱自清散文兩種不同的文采和風格。一種是進行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的寫景抒情散文。這種散文語言優(yōu)美,文采絢麗,多用新穎脫俗的比喻。作者常常憑借豐富的想象力,使描寫對象飛騰而起,于奇思妙想中,創(chuàng)造了氣象萬千、別具風格的畫面,并用生花的妙筆賦予極難把握的無形物以具體、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使所描寫的對象呼之欲出?!毒G》、《荷塘月色》、《春》等作品都有這種奇妙的聯(lián)想、比喻。讀這種風格的散文,讓人感到韻味醇厚,異彩紛呈,如醉如癡,美不勝收,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美的極致。 另一種是體現(xiàn)“談話風”的散文。這種散文自然、樸素、親切,多采用白描的手法來敘事、描寫,一般不用絢麗濃艷的比喻,而是用清淡的語言,平易的敘述,老老實實寫來,在樸素中寓情感,以真情打動讀者。描寫個人家庭生活及社會人生的散文多屬這種風格。在這類散文中,作者追求用詞的樸實和口語化。但追求樸素又絕不平板,他既注重口語化,又注意創(chuàng)造新的語言。在《兒女》里,他以尋常的口語為基礎,加以錘煉改造,以獨創(chuàng)的新鮮用語和巧妙的句式來表情顯態(tài),描寫了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面。譬如描繪孩子們吃飯時的情景:“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說紅筷子好,他說黑筷子好;這個要干飯,那個要稀飯,要菜要湯、要魚要肉,要豆腐要蘿卜;你說他菜多,他說你菜好?!背酝旰?,“桌子上飯粒呀、湯汁呀、骨頭呀、渣滓呀,加以縱橫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塊花花綠綠的地圖模型?!笨梢哉f,這里沒有半點修飾,可又分明是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語言,因此顯得十分優(yōu)美和諧。作者長話短說,一組組短短的排比,使整個句子波浪式地推進:爭碗、爭筷、爭飯、爭菜,語氣越來越急,節(jié)奏越來越快,從而有聲有色、有情有致地摹寫了孩子們吃飯時你爭我奪、說長道短的十分熱鬧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