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可以稱之為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現(xiàn)代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征。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電影傳統(tǒng),俄羅斯亦是如此。然而,怎么能讓中國的觀眾更好的了解蘇俄電影,影片片名的翻譯是一個重要媒介。在這里,我們將以蘇俄電影片名的翻譯為出發(fā)點,針對其翻譯的難點,提出一些常用的翻譯方法,使蘇俄電影片名的漢譯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關鍵詞:蘇俄電影 片名漢譯 漢譯難點 翻譯方法
中圖分類號:I512.0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前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經(jīng)濟陷入困境。曾是國家經(jīng)濟收入的支柱產(chǎn)業(yè)——電影,在從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的轉軌過程中雖然同樣沒有擺脫經(jīng)濟危機的困擾,但是其傳統(tǒng)的精華依然為人們所傳誦。早在上個世紀,蘇聯(lián)電影就被大量引進到中國,而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在中國觀看蘇俄電影更是一種時尚。因此,在蘇俄電影被引進中國的過程中,片名的漢譯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蘇俄電影片名漢譯的難點
和電影內容不同,電影片名雖然短小,但卻是整部電影的點睛之處,也是電影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它可以開啟觀眾的心靈之門。它不僅包含了電影的中心思想,也會給觀眾帶來一定的美學功效。好的電影片名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和觀影欲望,從而能打開商業(yè)市場,擴大票房。雖然,蘇俄電影登陸中國熒幕的歷史悠久,但是在電影片名的漢譯過程中我們仍面臨著很多的難點。如文化差異導致的翻譯生硬,漢語中詞意選擇困難,轉譯中的藝術性等等都是我們在片名翻譯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一)文化差異導致的翻譯生硬
由于中俄兩國有著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了兩國在俄語和漢語上的表達差異。當然,兩國的文化存在一些相通性,但是對于那些迥異的文化差異,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就要尤為注意。俄語電影是反映俄羅斯文化,民俗和人們真實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俄語電影片名無一不帶有俄羅斯民族的獨特色彩。因此,在俄語片名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從漢語的表達方式出發(fā),盡量減少譯文中的俄語習慣和俄羅斯色彩,要讓觀眾更加地容易接受和明白譯文。例如:《Водитель для Веры》在俄語的表達中可以翻譯成《給薇拉的司機》或者是《為了薇拉的司機》,但是在漢語中卻沒有這樣的說法,而譯成《薇拉的司機》。這樣會讓大眾更加容易接受,而且通俗易懂。
(二)漢語中詞意選擇困難
一個單詞,可以在字典中有很多種意思,然而在翻譯的過程中選擇哪種意思則成為翻譯最主要的難題。電影片名的漢譯亦是如此。選擇正確的詞意解釋是能否還原原文,體現(xiàn)原文的中心思想的關鍵,這就要我們根據(jù)整部電影的環(huán)境和主要內容來判斷到底是選擇哪一種解釋。例如:《Ирония судьбы》,Ирония在字典中最常用的解釋是“諷刺,嘲諷”的意思,但是在這里卻不能翻譯成《命運的嘲諷》而翻譯成《命運的捉弄》。由此可以看出,選擇詞意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尤為重要,因為電影藝術的特殊性,在選擇詞意解釋的時候要多加思考,不然會造成很多的誤會和笑話。
(三)轉譯的藝術性
“ 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作,是一種藝術性的再創(chuàng)作。”[1]轉譯是翻譯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然而如何能讓轉譯出來的文字更好的表達原文的意思是使用轉譯方法進行翻譯的一個難點。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產(chǎn)品,其片名漢譯的藝術性尤為重要,因此,在片名轉譯的過程中運用適當?shù)乃囆g手法不僅能使觀眾更容易了解電影的內容,而且也給觀眾帶來美好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而這種翻譯的藝術性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要體現(xiàn)出來,這樣才能達到“最美”的效果。例如:《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譯成《烈日灼人》,《Свой среди чужих,чужой среди своих》譯成《敵中有我,我中有敵》,《Белое солнце пустыни》譯成《沙漠白日》。
二、蘇俄電影片名漢譯的方法
翻譯有很多種方法,而對于電影這一特殊的藝術產(chǎn)品,選擇適當?shù)姆g方法會使翻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認為以下幾種翻譯方法比較適合俄羅斯電影片名的漢譯。
(一)直譯法
直譯法,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原文的意思來進行翻譯,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要忠于原文。直譯法不同于\"逐詞翻譯\"法。[2]采用直譯方法有助于忠實地保持原文的風格,譯文緊扣原文的表達方式,使原文中的民族特色和作者個人語言特色等多方面表達的更為真實,完美。在俄語電影片名的翻譯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譯成《莫斯科不相信眼淚》,《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譯成《高加索的俘虜》,《Война и мир》譯成《戰(zhàn)爭與和平》。
(二)意譯法
意譯是指不局限于形式上的對應,而是忠實再現(xiàn)原文的主要意思,突出表達原文的主要思想。在不能或者沒有必要用直譯來翻譯時,可以用意譯法來表達出原文的隱含意義。由于兩國文化和習俗的不同,有些俄語片名直譯出來的文字讓中國觀眾無法理解其真正的內涵,這時候我們需要使用意譯的方法,來挖掘出其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如《Операция Ы и другие приключения Шурика》按照字面的直譯應該譯成《行動Y和舒歷克的其他冒險》,但是這樣譯出來觀眾可能不太明白,好像是兩個不著邊際的東西被扯到了一起,本身也沒什么含義。后來這個片名被譯成《Y計劃》或者是《舒歷克歷險記續(xù)》,這樣觀眾就一目了然,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含義。
(三)換譯法
所謂換譯法,就是指譯者根據(jù)原文,全部脫離或者部分脫離原文使用其他的詞語來轉換原文的翻譯方法,而這種轉換可以或增或減。在俄語電影片名翻譯的過程中有些片名無法用直譯和意譯的方法來進行翻譯或者出現(xiàn)語意模糊,表達不明確的情況這時我們需要使用換譯法。換譯法不僅要求譯者精準地把握整部電影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而且要求譯者有利用自己的語言功力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俄語電影片名的翻譯中有很多換譯的例子。如:《Лиля навсегда》講述的是13歲的莉亞流浪在莫斯科街頭,經(jīng)歷了一切的痛苦折磨到最后也沒有擺脫悲慘的命運。導演將想象中的天使和現(xiàn)實的惡魔相置,深入刻畫了前蘇聯(lián)的社會人倫悲劇。所以片名譯成《永遠的微笑》表達了主人公追求幸福的渴望。這樣的換譯即簡單易懂,同時又能準確地表達電影的中心思想。
以上是我認為比較適合俄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正確的使用這些方法能使片名既具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同時會給影片帶來好的商業(yè)價值。
電影片名雖然短小,但是想達到高標準的漢譯水平仍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俄語電影是俄羅斯軟實力建設的窗口,體現(xiàn)著俄羅斯民族性格,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獨特內涵,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面對各種翻譯難題的同時,我們要找到適合電影片名翻譯的最佳方法,努力使譯文在準確表達原片名的含義的同時,又能使觀眾獲得審美體驗,產(chǎn)生觀影的愿望。
參考文獻:
[1]張盛. 淺談翻譯的藝術性. 沈陽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林勝強. 論直譯法在翻譯中的使用.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