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山方言是冀魯官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關(guān)于唐山方言的研究日漸深入,但對其語音的研究還缺乏系統(tǒng)性。本文重點描寫其語音的聲母、韻母、聲調(diào)概況,以揭示唐山方言的語音體系。
關(guān)鍵詞:唐山方言;語音;聲母;韻母;聲調(diào)
中圖分類號:H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0-0000-01
一、唐山概況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東部,南臨渤海,北靠燕山,以長城為界與承德市毗鄰,東隔灤河,西依京津。地處華北連接?xùn)|北的交通要道。境內(nèi)地方鐵路干線縱橫交織,公路四通八達。灤河、陡河、還鄉(xiāng)河、薊運河等70多條河流扇開網(wǎng)布。
唐山歷史悠久,四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勞作生息。但在100多年以前,唐山市區(qū)還是個默默無聞的荒野山村。1928年,唐山正式建市,現(xiàn)轄遵化市、遷安市、路南區(qū)、路北區(qū)、開平區(qū)、古冶區(qū)、豐潤區(qū)、豐南區(qū)、灤縣、灤南縣、樂亭縣、唐??h、遷西縣、玉田縣和蘆臺農(nóng)場、漢沽農(nóng)場,總面積13472平方公里;總?cè)丝?00多萬,是全國較大城市之一。1976年,唐山慘遭舉世罕見的大地震,百年大業(yè)毀于瞬間。唐山人民戰(zhàn)勝重重困難重建家園,從而形成了唐山人樂觀向上的性格,與豪爽的語音特點。
二、唐山方言語音描寫
由于唐山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出入關(guān)東的必經(jīng)之地),其語言特征很接近東北方言,與河北南部方言差別反而較大。唐山方言是指現(xiàn)在唐山流行并使用的現(xiàn)代漢語方言,屬于冀魯官話保唐片的薊遵小片,它包括路北區(qū)、路南區(qū)、開平區(qū)、古冶區(qū)、豐潤區(qū)、豐南區(qū)六個方言點,與遵化市、灤南縣、灤縣的方言基本一致,是唐山方言的主體部分之一。唐山市雖然毗鄰北京,近百年來一直位于官話區(qū)的要沖之地,但是唐山話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在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都有所表現(xiàn)。其中,語音與普通話差距較大,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特殊性。
(一)唐山方言聲母
唐山話共有23個聲母,包括零聲母在內(nèi),具體情況如下圖: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趙立新,戴連第.唐山方言與普通話[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
[3]李穎,唐山市區(qū)方言連讀變調(diào)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5.5.
[4]劉麗輝,唐山方言詞尾“兒”的讀音研究[D]. 保定:河北大學(xué),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