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位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王國,我曾有機會拜訪過建在大西洋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感受過當?shù)啬滤沽置癖娫谒锨逭嫠吕矧\的宗教功課;十年后的今天,我來到距離印度南部拉客沙群島約六百公里,距離斯里蘭卡南部七百五十公里的煙波浩渺的印度洋上,專程造訪伊斯蘭群島之國——馬爾代夫,直面這里伊斯蘭文化影響下穆斯林民眾的日常生活面貌與生存狀態(tài)。
今年,伊斯蘭“希吉萊”歷新年即開齋節(jié),及齋月里的四個主麻日像往年一樣,馬爾代夫總統(tǒng)照例親臨國家電視臺向全國的穆斯林觀眾講演伊斯蘭教法典,對民眾提出的熱點社會問題用伊斯蘭教精神給予正面回應(yīng)解答。開齋節(jié)當天,馬爾代夫總統(tǒng)在首都馬累主麻清真寺,以伊瑪目的身份帶領(lǐng)穆斯林信眾舉行集體會禮。我坐在馬累穆斯林友人Amin的家里,打開電視機,與其家人收看馬爾代夫總統(tǒng)富于伊斯蘭人文精神的演講,歡度一年一度的開齋節(jié)。
Amin告訴我,馬爾代夫終年被湛藍的煙波浩渺的印度洋海水所環(huán)繞,是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二的袖珍島國。國土面積雖小,但宗教信仰受眾面很大,是個百分之九十九的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國家。絕大多數(shù)人屬遜尼派穆斯林,極少數(shù)人是什葉派穆斯林。這是個相夫教子、尊老愛幼的穆斯林和諧社會。
Amin接著說,到訪過馬爾代夫的人,稱這個國家為印度洋上一座巨大的虔誠肅穆的清真寺。這里的宗教氣氛濃厚,城市風(fēng)光與伊斯蘭勝跡相互映襯。這種獨到景致成為馬爾代夫伊斯蘭宗教文化的標簽。馬爾代夫上至國家總統(tǒng),下至平民百姓,始終把伊斯蘭教和《古蘭經(jīng)》作為行為準則??梢哉f,伊斯蘭教精神貫穿在馬爾代夫的政治、法律、文化及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為此,1997年馬爾代夫頒布的憲法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規(guī)定:馬爾代夫為伊斯蘭教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法律規(guī)定,民選總統(tǒng)須是而立之年的遜尼派男性穆斯林?,F(xiàn)任總統(tǒng)穆罕默德·瓦希德·哈桑,出生于1953年,現(xiàn)年五十九歲,教育學(xué)博士,是位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在馬爾代夫現(xiàn)代歷史上,是第一位著名電視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因政績卓著,于2012年2月任總統(tǒng)。
馬爾代夫的穆斯林是酷愛清真寺的。只要你驅(qū)車在首都馬累南北城轉(zhuǎn)上一圈,便會發(fā)現(xiàn)每個街區(qū)都建有造型別致、古樸典雅的清真寺。馬累主麻清真寺坐落在馬累島北部的Medhuziyaarai Magude 路上,馬爾代夫蘇丹王宮的正對面。虔誠的馬爾代夫穆斯林民眾賦予它許多別名——星期五清真寺、主麻清真古寺、老禮拜五清真寺等。它敕建于公元1656年的蘇丹易卜拉欣·伊斯甘達統(tǒng)治時期,是馬爾代夫近百座清真寺中的尊者。因為它既是首都馬累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也是馬爾代夫最大、最古老、最著名、最壯觀的清真寺,位于伊斯蘭中心內(nèi)。百年來,與當?shù)啬滤沽中沤堂癖姵ο嗵?,榮辱與共。倘若它能言語,當會告訴你,在延綿近四百年的歷史進程中,馬累主麻清真寺曾經(jīng)歷過多少風(fēng)云變幻。由于它在伊斯蘭世界的崇高聲望與影響,歷代統(tǒng)治者都對大殿及周邊設(shè)施進行過數(shù)次修復(fù)。如今,盡管這里修建了新型的清真寺(伊斯蘭中心),但馬累主麻清真寺卻依然是馬爾代夫穆斯林最主要的禮拜誦經(jīng)、講經(jīng)布道之所。每逢主麻日,一家人歡歡喜喜、扶老攜幼來這里舉行聚禮。
我們踏著印花地毯,步入馬累主麻清真寺的禮拜大殿,一邊慢慢繞過默默誦經(jīng)的教徒們,一邊瀏覽描金的講臺和彩繪的屋頂。清真寺上部建有白色和天藍色的柱狀樓塔,樓塔旁有裝飾美麗的回廊。高大的墻壁紋路取自印度洋的珊瑚,墻面裝飾的珊瑚石削集成塊,并鑲以金絲雕鑿而成。頗具魅力的墻面曲線造型建筑工藝獨具一格,堪稱珊瑚石建筑中的奇跡。目前,馬累主麻清真寺珍藏的伊斯蘭教的經(jīng)書數(shù)量超過十萬卷。寺內(nèi)展品多為伊斯蘭書法、畫作、雕刻、地毯、掛毯,各類銅盤、瓷盤、茶具、咖啡具,以及圖書、古錢幣等各類文物。我跟寺內(nèi)的伊瑪目開玩笑說,這里的藏書與馬累人口成反比。
禮拜結(jié)束后,剛要起身,我就被當?shù)啬滤沽智嗄陣×?。他們用阿拉伯語與我攀談,詢問中國大學(xué)方面的情況,特別是穆斯林的生活境況,并紛紛表示要到中國去留學(xué)。一位名叫萊拉的女青年說,我們愿意遵從穆圣說過的話,“知識,雖遠在中國,亦當前往求之”。我們除了喜愛中國的地大物博和名勝古跡之外,還青睞中國人民的治國理念與改革開放精神。另外,我們自幼便對鄭和頗感興趣,但無緣踏訪他曾走過的海路。鄭和畢生航海,據(jù)說曾兩次到達過馬爾代夫。鄭和到訪過的地方,對于我們來說至今仍然很是神秘,這讓我們馬爾代夫的年輕一代更多了幾分對中國海上穆斯林的敬仰之情。
聽著這位馬爾代夫青年的講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深感自豪。分手時,她一直追到汽車上,與我們依依話別,并將一本燙金的《古蘭經(jīng)》遞進窗口送給我。我手捧著寶書,用一句阿拉伯諺語表達我內(nèi)心的感受:“相聚雖遙遠,往來如一家。”
訪問馬爾代夫期間,我們有機會分別在兩個主麻日親臨敕建 于1656年的馬累主麻清真寺和1675年落成的伊斯蘭教尖塔,與當?shù)啬旅褚黄鹱龆Y拜。身前身后全是虔誠的誦經(jīng)聲,我們置身其間,深感振奮。馬累這座遭遇外來入侵、殖民文化滲透的古都,凡是到過馬累的游客,無不為這里的山、海、城、清真寺、古代王宮、陵墓的渾然天成而贊嘆。
講究生活藝術(shù)的馬爾代夫穆斯林,家里的陳設(shè)豐富多彩,伊斯蘭文化氛圍濃厚。一間斗室經(jīng)過主人的巧妙布置,竟然成了清真禮品王國,而沙特阿拉伯王國麥加克爾白天房、麥地那大清真寺,巴勒斯坦阿克薩金頂清真寺,摩洛哥庫法體阿拉伯文書法及《古蘭經(jīng)》和《圣訓(xùn)》……則是陳設(shè)品中的佼佼者,往往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
在首都馬累的一位穆斯林家里,我看見一艘南京寶船廠制造的大型仿古遠洋海船。主人說,那是來自中國的。在阿杜,我去拜訪馬爾代夫旅游部長,在他家中的客廳里,部長夫人從各個房間里取來她多年搜集的《中國清真寺大全》《新疆昌吉本地清真寺綜覽》《北京牛街清真寺介紹》《中國清真食譜》《烤肉宛餐廳》《東來順飯莊菜譜》以及《北京伊斯蘭教》《北京穆斯林畫冊》等書叫我們一一過目。她風(fēng)趣地說,她愿步中國航海穆斯林鄭和的后塵,做一名當代中馬穆斯林之間的友好使者。
部長夫人告訴我,千百年來,馬爾代夫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歷史,傳承了伊斯蘭文化,同時嚴格恪守伊斯蘭教道德觀念。這些悠久的文化對馬爾代夫伊斯蘭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傳統(tǒng)美德。亙古至今,這些傳統(tǒng)美德是馬爾代夫的寶貴精神財富。
馬爾代夫的民眾尊老愛幼、講禮貌、重禮節(jié),淳樸好客,每天不論身在何處,都會在日出、正午、下午、日落和晚上朝向沙特麥加方向自覺進行五次禮拜。禮拜期間,公共場所像店鋪、超市、購物中心等均在此時暫停營業(yè)。每周星期五主麻日,大中小學(xué)校、商店等公共場所都會關(guān)門歇業(yè)。
如今,在服飾穿著上,馬爾代夫男人頭戴禮拜帽,身上圍著長到膝蓋的各色圍裙,上身穿一件薄薄的汗衫,腳穿拖鞋,手拿念珠;馬爾代夫女子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戴蓋頭,穿長褲,外套一條長裙子,上身配一件西式材質(zhì)短上衣;老年婦女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穆斯林服飾,穿著條紋布長裙或深色土布圍裙,外罩一件寬大過膝蓋的外衣。
除馬累主麻清真寺外,我所到之處,規(guī)模大小不一的清真寺舉目皆是。我深深感受到,莊嚴肅穆的清真寺是馬爾代夫伊斯蘭文化的標志與象征。數(shù)百座風(fēng)格各異,坐落在馬爾代夫海域內(nèi)的新老清真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承載了馬爾代夫穆民的輝煌與苦難,寄托了該國穆斯林民眾美好的希望與心愿。自伊斯蘭教義開始在馬爾代夫大小島嶼傳播至今,這一股圣潔莊嚴的崇拜精神正如其后綿延不斷的信仰,深烙在馬爾代夫人民的心靈中。因此,無論繁華都市,還是邊遠鄉(xiāng)村,大小規(guī)模不等的清真寺和宣禮塔巍然矗立。哪里有居民住宅街區(qū),哪里就建有清真寺。僅在首都馬累,清真寺竟然有三十座之多。雄偉壯麗的清真寺尖塔,使這座秀麗多姿的海島城市風(fēng)光,更顯得獨具魅力,風(fēng)光旖旎。
Amin告訴我,為方便市民按時不誤禮拜時辰,宣禮塔在固定時刻高聲播放禮拜召喚詞?,F(xiàn)代化的高音喇叭每天從早到晚分別五次向當?shù)啬滤沽质忻駵蚀_預(yù)報禮拜時間。尤其是擔任宣禮塔宣禮員一職,能夠享受政府每月給予的優(yōu)厚津貼待遇。在馬爾代夫,無論富商巨賈,還是普通市民,上至總統(tǒng),下至百姓,只要他是穆斯林,禮拜的時間一到,驅(qū)車的停下車,行路的停下腳步,購物的步出超市。他們自覺進寺禮拜,朝向麥加,贊頌真主,誦讀《古蘭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