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颶風桑迪肆虐美國的時候,曹輝寧正好在紐約。颶風折斷了曼哈頓區(qū)57街一處建筑工地的吊車手臂。在街對面辦公的曹輝寧用手機照下了高樓斷臂的照片,傳上微博,臨了打趣自己:“提心吊膽辦公去,為有文章在上頭?!?br/> 作為金融系主任,他負責學院紐約校區(qū)的籌備,將開辦金融MBA課程,招生針對美國人。教學內(nèi)容則是中國——希望告訴華爾街的企業(yè)家,中國的商業(yè)傳統(tǒng)和管理風格是什么,幫他們了解中國,來中國做生意。“可能再過幾年,中國就是世界第一大經(jīng)濟體,他們需要了解中國?!?br/> 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xiāng)
8年前回國的時候,對中國感到陌生的恰恰是他自己。
曹輝寧1979年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84年去上海生化所讀碩士項目,1985年公派出國,在耶魯大學深造實驗病理學,取得博士學位,然后轉(zhuǎn)學金融,在1995年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金融學博士。1995-2004年,曹輝寧先后執(zhí)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最終決定回國,任教于長江商學院。
20年后,回到故土,曹輝寧說自己“用了一些時間了解狀況”。
與國內(nèi)同行開學術(shù)會議,照例要互相評議文章,但國內(nèi)的學者總是喜愛說這也好那也好,一派和睦,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在國外,這時總是教授們互相挑刺的時候。后來想明白,“在中國大家不太敢提不同的意見,提了好像就會跟你關(guān)系不好?!焙迷诓茌x寧“適應(yīng)能力不錯”。
雖然適應(yīng)能力不錯,但他還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研究風格和國內(nèi)當時的研究不太一樣?!翱赡苁撬季S框架不同,國內(nèi)比較描述性,張三做了什么,李四做了什么,美國怎么做的。但我們希望多一些邏輯的推演,定量的檢驗。總的來講國內(nèi)研究的大環(huán)境不如國外注重交流,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好了?!?br/> “普通老百姓,在現(xiàn)在這個金融體系里面,是很倒霉的”
曹輝寧離開中國的20年,是中國經(jīng)濟突飛猛進的20年。這種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浪費基礎(chǔ)上的經(jīng)濟,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但在光鮮背后,我們既要承擔環(huán)境惡化的代價,又要像奴隸一樣拼死拼活工作去給西方人消費。產(chǎn)業(yè)升級是必由之路,這就需要曹輝寧研究了十幾年的“金融市場”大展身手。在競爭性市場經(jīng)濟里,什么是好企業(yè),什么是差企業(yè),誰說了都不算,市場說了算。曹輝寧將金融比喻為“舵手”,通過股票價格匯集市場上分散的信息,可以引導(dǎo)市場資本流向,使資本向最有發(fā)展?jié)摿Φ男袠I(yè)集中。
但在中國,金融市場很小,只占全國整個融資能力的6%-7%,大部分企業(yè)還是通過銀行融資,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銀行資本泛濫,另一方面是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yè)從銀行貸不出錢,陷入資金斷裂的窘境。金融市場不成熟,老百姓就沒有充分的投資渠道,財富難以保值增值。由于銀行利率跑不贏通貨膨脹,“我們好多的普通老百姓,在現(xiàn)在這個金融體系里面,是很倒霉的,什么都不能干,錢放著就貶值,放在股票里面又賠錢,放在房子呢又買不起?!?br/> “這樣的話,中國老百姓其實日子過得很苦。”從金融的專業(yè)角度,曹輝寧也能看到這一點。
要改變,就需要金融改革,改善民營企業(yè)融資環(huán)境。但同樣的話呼吁了一萬遍,要改變談何容易,癥結(jié)就在于“銀行在中國不是一個競爭性的市場,而是一個壟斷性的市場”,由于壟斷利益可能受損,銀行沒有動力進行改革。
退而求其次,曹輝寧現(xiàn)在想推出一些成熟的投資品,讓老百姓投資,保證收益“起碼跑得過通貨膨脹”,但現(xiàn)實總讓人無奈。
選擇到長江商學院教書,曹輝寧希望能將國外的金融和投資理念帶回國內(nèi),能對中國企業(yè)有所幫助,他覺得自己在國內(nèi)能發(fā)揮更大作用?!伴L江金融MBA有一個學員,一開始一年只能賺三十來萬,但課程結(jié)束不到一年,他通過創(chuàng)業(yè),自己的身家就有兩千萬了?!边@讓他也有成就感。
他希望能在中國培養(yǎng)更多的金融人才,做一個合格的傳道授業(yè)者。但這一初衷,一開始就碰了壁。
“04年,當時我是PHD項目主任,和郎咸平(他也到長江訪問)一起想辦一個PHD(博士)項目,也招生了,招完生以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資格招博士?!逼鋵嵅茌x寧接到停止辦學的通知的時候,已經(jīng)上了一年課了。最后沒有辦法,他們幾個教授只好把學生送到美國、香港完成博士教育。
“其中的兩個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國外當教授了?!辈茌x寧眉毛一揚,不忘了補上一句。
要是中國也有個林肯
2012年11月曹輝寧回國前,在紐約看了新上映的電影《林肯》,感觸良多。林肯是美國19世紀最有名的總統(tǒng),在任期內(nèi)廢除黑奴制,不惜與蓄奴的南方各州開戰(zhàn),最后被南方人暗殺??赐觌娪?,曹輝寧忍不住想,林肯是一個有擔當?shù)恼渭?,要是中國也有個林肯不知會怎樣。
小的時候上近現(xiàn)代史,課本里李鴻章總是第一大賣國賊,這讓曹輝寧覺得奇怪,“他都是總理大臣了,你說他賣國,他不吃飽了撐的?!焙髞砜戳死铠櫿碌淖允觯f自己就是一“糊裱匠”,清朝不過一“陋室”,裱糊匠東補西貼,但也無濟于事,就知道以前課本里講的都是托詞,“要是早改革,清朝的日子說不定好過得多”。曹輝寧喜歡歷史,對于清末的變局,他覺得原因就在于“當時的中央政府,不愿意將權(quán)力分享給普通大眾,最后撐不下去了”。
早改革總比晚改革好,改革就是利益的博弈,最后通過雙方的妥協(xié)達成一致。曹輝寧說這也符合經(jīng)濟學的知識,“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奧曼有一個重復(fù)博弈的論點,從長期來看合作,今天合作了明天還可以繼續(xù)合作,今天不合作明天也要見面,互相應(yīng)該有一定的妥協(xié), 這一點蠻有意思。中國很多末代皇帝后悔生在帝王家,從博弈論的觀點,要是之前的皇帝做了改革,放了點權(quán),后代的日子也會好一點?!?br/> 幾年前,曹輝寧分析了一家大型國有投資公司的投資策略,覺得有問題,就和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討論,陳有同感,但認為這些企業(yè)老總最重要的目的,不在公司獲利,而是所做的事能否給自己的仕途增加籌碼。所以他們在公司贏利方面花的時間少,而在謀仕途方面花的時間多。
曹輝寧想了想,覺得陳志武講的也有道理,所以,現(xiàn)在他又覺得,就算林肯在中國又能怎樣呢?很多在大歷史看來很不合理的事情有其在彼時彼地局部合理性,時勢造英雄,英雄識時務(wù)。
社會流動性非常重要。
曹輝寧1966年生于江蘇鹽城。祖父在城里開中藥鋪,解放后被定為小工商業(yè)主,成了公私合營的對象。外祖父本是醫(yī)生,解放前陰差陽錯買了他人賤賣的土地,解放后被劃成地主,“其實一天租也沒收過,還是有了地主成分?!辈茌x寧說當時家里有一種恐懼,“害怕被揪歷史尾巴?!?br/> 回憶“文革”,他印象最深的是當時社會流動的缺失,“對人的評價不是因為他帶來價值,而是你爺爺做了什么事情,爸爸是誰。”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他說自己只能在鹽城當小工人。他覺得改革開放成就了自己,不光是他,他們那一代人,都從中受益,獲得了向上流動的空間。
如今,他擔憂的是,對于平民子弟,這樣的上升空間縮小了,“現(xiàn)在中國貧富分化很嚴重……清華北大農(nóng)村來的小孩比例在下降,而且你就算是清華北大,又能怎么樣呢,找工作,找不過一個學校很差但父母親有關(guān)系的人?!?br/> 他說,從“文革”過來的,就會覺得社會流動性非常重要。他甚至希望長江商學院能成為弱勢群體通過學習增加社會流動性的一條大河。通過增加獎學金比例,提供全獎,使得平民子弟中的優(yōu)秀者,也能來這里深造。不過他也明白,就算如此,他能做的,對于中國的現(xiàn)狀也是杯水車薪。
“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
曹輝寧將自己定位為獨立學者?;貒螅x擇長江商學院,他就是看重學院的獨立身份,不用依附體制,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用拿人家錢就要為人家說話。學院奉行“教授治校”原則,讓他感覺是學校事務(wù)的參與者?!白杂芍?,獨立之思想”,曹輝寧佩服陳寅恪這句話。
曹輝寧明白,在中國,要保持獨立的身份,比在西方更加困難。因為中國是一個政治籠罩一切的社會。
“中國對知識不是很尊重,中國知識分子最想做的是國師,皇帝看上了這多了不起,皇帝能看上,做奴隸都可以,把自己閹掉都行,很可悲。猶太人有拉比強調(diào)對圣經(jīng)的探索,基督教里有神學院、牧師,有一個相對獨立于政治的維度。中國就一維,皇權(quán),別的都沒有。為什么中國改革起來這么困難,西方三權(quán)分立比較容易產(chǎn)生,因為它本來就有各個維度,比較獨立,中國就皇權(quán),皇帝讓你干嘛就干嘛?!?br/> 政治一維的結(jié)果,自然就是官本位。曹輝寧愿意做一個學者,但他明白,在中國,讀書萬卷,不如烏紗一頂。曹輝寧以陳志武為例,“陳家原來在農(nóng)村里面,有好多親戚,要修族譜,開了個族譜大會,說陳家就出了兩個人,一個是陳志武,耶魯?shù)慕K身教授,一個是縣城里面的公安局副局長,他們不知道哪個大。討論來討論去,還是覺得做官的更了不起,最后還是把公安局副局長放在第一位。中國老百姓的觀念里面,能做官才了不起。”
這很有意思,在中國的大環(huán)境下,也有其合理性,曹輝寧說。
曹輝寧的兒子出生在美國,在中國讀了兩年書,他有時會和兒子聊起中國,告訴他中國為什么落后,為什么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曹輝寧說兒子對中國感興趣,但更認為自己是個美國人——上世紀80年代末,所有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都可以獲得美國綠卡,曹輝寧成為其中的一員。
現(xiàn)在,曹輝寧三分之二的時間在紐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中國,不過他想,等忙完紐約分校的工作,還是要回來?!昂芏嗳硕加泄枢l(xiāng)偏好,我也關(guān)心美國,但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讓我覺得親切。”回國這8年,讓他感到改革的困境,也看到希望,所以還是想在中國多做一些事情。
這畢竟是我的故鄉(xiāng)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