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國際女子職業(yè)網聯賽(WTA)總裁拉里·斯科特在溫布爾登約見了16歲的莎拉波娃和她的家人,當時在職業(yè)賽場初試身手的莎拉波娃世界排名92位。那次會面是討論女子巡回賽的年齡限制——莎拉波娃可以打多少場比賽,規(guī)則是什么……“會面結束后,我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這個16歲的小姑娘總有一天會進入世界前五名。”
之后幾年,莎拉波娃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幾進幾出,雖然曾經因傷休養(yǎng)而跌至百名開外,但她不想因為姣好的面容和性感的身材而成為封面女郎,她更想成為各大滿貫賽事的冠軍。
“各方面都被人關注,甚至走路和說話的方式,我應對得很辛苦。不過,現在的我不在乎周圍的看法,自己能做的就是在球場上打球,盡情享受網球時,真的能感到快樂。”莎拉波娃說。
莎拉波娃1987年4月出生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北部的小鎮(zhèn)尼亞岡。兩年后柏林墻被推翻,4年后蘇聯解體。
這一切,莎拉波娃沒有一點記憶。她兩歲那年,全家就搬到了黑海邊的索契市。7歲時,她開始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布拉登頓縣的尼克網球學校,接受著名教練尼克的栽培。
10年后,她在溫網決賽中對陣小威廉姆斯。
結果,一戰(zhàn)成名。
當同胞庫爾尼科娃不斷出現在《GQ》、《VOGUE》、《FHM》的封面上,俄羅斯人以為自己的網球選手只剩下面孔和身材,說不準哪天會跑到《PLAYBOY》上時,他們又擁有了一個連舉獎杯都靦腆的西伯利亞姑娘。
莎拉波娃堅持說自己就是個普通姑娘,雖然身邊住著的盡是些好萊塢明星,可她的生活并不那么光怪陸離。對于那些天生麗質又有無數機會接觸上流社會的網壇女將來說,運動鞋還是高跟鞋,實在是個痛苦的抉擇。
盡管莎拉波娃也上過意大利版的《VOGUE》,也會穿著Gucci在攝影棚玩一次花枝招展,但她還是愿意待在網球場上。戰(zhàn)士只有在戰(zhàn)場上才能贏得最大的尊敬。
莎拉波娃是個營銷機器。她身后站著美國體育營銷巨擘IMG(國際經紀集團),而將莎拉波娃打造成世界名人的,是IMG的經紀人馬克斯·埃森巴德。
自2004年莎拉波娃在溫網加冕新后,埃森巴德便迅速抓住她揚名天下的大好契機以及如日中天的個人魅力,與佳能、高露潔棕欖和摩托羅拉等知名企業(yè)接洽,開始了她的掘金之路。
從佳能廣告里那句“make every shot a power shot”(讓每一擊都充滿力量)到2006年美網期間播出的Nike廣告,莎拉波娃在廣告中的形象已經超越了網球運動本身。Nike廣告中,莎拉波娃所到之處,眾人都唱著《I Feel Pretty》,這是美國著名音樂劇《西城故事》里的插曲,美國人耳熟能詳??稍趶V告結尾,這么一個美麗的女孩,突然亮出她的招牌尖叫,擊出冷酷的球,確實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這個女孩,并非空有美貌。她自己知道,她的經紀團隊也非常清楚。
據美國ABC電視臺報道,莎拉波娃2006年的贊助費為驚人的2000萬美元,這使得她成為2006年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女運動員。不僅如此,整整一年,她只愿意抽出兩周時間處理贊助事宜(她總共接受了9家公司贊助),所以,每做一次代言,她就可以往家里拿一百多萬美元。
2009年,莎拉波娃通過廣告代言斬獲2450萬美元。這一收入足以讓她在體壇財富榜上名列前茅。她還有100萬美元的獎金入賬,不少代言與出場費也被她收入囊中。
莎拉波娃紅遍全世界這一事實,WTA總裁斯科特倒是很開心,在他看來,體育說到底就是娛樂——而像莎拉波娃這樣無論體育、時尚還是娛樂樣樣在行的超級巨星,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他們也許分不清破發(fā)和發(fā)球直接得分的區(qū)別,卻可以單純?yōu)榱松ㄍ薜拿烂不騻€性,來欣賞這項運動。
斯科特說:“每項運動都在努力接近自己的觀眾群,所以我們的關鍵就是要讓大家自然而然地產生興趣。尤其是在這種個人賽事中,你必須讓觀眾對運動員的個性感到好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個人崇拜催生興趣。況且我們經營的是娛樂產業(yè),要爭取吸引觀眾的眼球,只有在這方面做得夠好,贊助商才有可能多掏些錢?!?br/> 所以,莎拉波娃不僅可以幫自己和廣告商多賺幾位數的鈔票,對于WTA來說同樣功不可沒。也正因此,一些人認為她根本無需收斂時常易怒的小性子。對于大多人來說,她的價值實在太大了,而這份價值,或許正跟她的個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相關鏈接
在巴黎問鼎冠軍,不僅幫助她實現了大滿貫的偉業(yè),同時給她帶來了高達125萬歐元的豐厚收入。莎拉波娃的商業(yè)價值再次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