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渲染氣氛,撥動愛的心弦;運用投影片,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入作品角色;音像渲染,揭示主題;運用電教手段,強化思維訓練,突破重點、難點。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輔助作用
多媒體教學是運用電器化設備進行教學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它可以把無聲的教材內(nèi)容變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形象直觀。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難點,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
一、渲染氣氛,撥動愛的心弦
語文教育是一種滲透著愛的教育,而課堂教學中的這種愛是通過師生感情的交流達到的。教師運用多媒體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zhì)量,更好地發(fā)揮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體作用,進一步增加師生情感交流的機會和時間,而形象直觀的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加上教師激勵的評價,更能引起師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王愿堅的小說《七根火柴》一課,其美的因素是人物形象的美,如果挖掘出這些美的因素,就能更好地理解主題。因此,在講授這一課時,邊放課文錄音,邊展示畫面,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感知人物形象的美,然后聽錄音,理解關鍵詞語,深刻揭示無名戰(zhàn)士高尚的精神世界,頌揚他忘我的閃光思想,接著抓住扣人心弦的場面,渲染升華,努力在學生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形象。
二、運用投影片,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入作品角色
初中語文教材選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如何讓學生進入作品角色,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達到教學的目的,這是每一位教師應該重點考慮的內(nèi)容。
例如,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雪》一課,運用投影片教學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詞和詩一樣,精練的語言都能反映極為豐富的生活內(nèi)容,這樣的詞,如果靠老師講解,學生只能有粗淺地領會,所以在教學中范讀后要打出“白雪”圖,讓學生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去理解分析,進行觀察、描繪、聯(lián)想、體會,如理解“望長城內(nèi)外”中的“望”的內(nèi)容及含義時,通過多媒體手段,加之教育點評,學生能很快想象出秦晉高原被冰封雪裹的動人景色,通過細致領略詞中的茫茫雪景、巍巍高原等景色,進而想象出作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博大胸懷,這正是“江山如此多嬌”的前奏曲;然后教師再不失時機地打出“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的紅日白雪交相輝映,艷麗多姿的壯麗畫面圖片,盡量讓學生由畫面去想象,和作者一樣由衷地發(fā)出“江山如此多嬌”的贊嘆。由于教學中把抽象的語言轉變成了形象、可感知的景物圖畫,學生能多感齊發(fā),體會到祖國“江山如此多嬌”的深刻含義,達到了以靜制動、以動帶靜、和作者感情共鳴的教學效果。
三、音像渲染,揭示主題
中學語文課本第三冊《變色龍》是契訶夫的一部優(yōu)秀短篇小說,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雋永深刻,而這深刻的主題思想又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表現(xiàn)的,因此,讓學生深刻領會主人公的典型性格特征是學生理解作品主題的前提。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清楚地認識主人公的真正面目呢?我采用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先分組指派角色,分別充當奧楚蔑洛夫、赫留金、獨眼鬼、葉而德林和普洛訶夫,接著播放這篇小說的朗讀錄音,同時投影四張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幻燈片,讓學生眼觀“變色龍”形象,耳聽“變色龍”的聲音,使學生邊聽、邊看、邊想、邊體驗人物的語言、語態(tài)、語勢、神態(tài)、動作以及動作表達時的心理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人物形象的鮮明特點,再到課堂仿演出來。這樣,采用音像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感知人物形象,再讓學生親身實踐去領悟這一人物形象,從而使學生在欣賞和實踐中領會“變色龍”這一文學形象的社會含義,悟出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運用多媒體,強化思維訓練,突破重點、難點
在遇到教學遠離學生生活、難度較大的內(nèi)容時,可以想方設法設計投影片,甚至可以從電影、電視中截取一些錄音、錄像,努力突破重點、難點。
例如,教學《大熊貓》一課,課文中有對大熊貓樣子描寫的語言,這對大多數(shù)沒見過大熊貓的學生來說,很難把形象和文字聯(lián)系起來。于是,我就留心觀看電視中的《動物世界》這個欄目,從中錄了一段有關大熊貓的鏡頭。教學開始時,學生看著錄像里大熊貓可愛的樣子,聽著播音員生動、詼諧的解說詞,一個個高興極了,看完錄像,在學習大熊貓樣子這一段落時,有的同學說:“大熊貓長得好可愛,頭是白的,可眼睛和耳朵是黑的,真有趣!”有的同學說:“大熊貓胖乎乎的,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真好玩?!庇捎谟^看了錄像,學生對大熊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大部分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具體、有序地說出大熊貓的樣子和生活習慣。就這樣,運用錄像巧妙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運用在語文教學中,除了上述的幾種作用外,它還可以幫助學生在語境中識字、組詞、造句,幫助學生展開思維培養(yǎng)、表達、想象的能力等等。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突出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劉捷.專業(yè)化:挑戰(zhàn)21世紀的教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盛群力.現(xiàn)代教學設計應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傅道春.教師技術行為.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汪金秀(1978.9-)女,重慶市榮昌縣人,現(xiàn)職稱:中學一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黃飛(1974.10-)男,重慶市榮昌縣人,現(xiàn)職稱:中學一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ㄗ髡邌挝?汪金秀:重慶市榮昌縣永榮中學 黃飛:重慶市榮昌縣雙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