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師工作二十年,在與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以及共同探討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學生的激情與無憂無慮的快樂,同時也在他們犯下了錯誤后,進行語重心長的教育和嚴肅認真的批評,既有開玩笑式的嗔怒,更有恨其不努力時的痛心。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著,我們面臨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綜合體,處于快速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受到年齡、性格、知識、心理、行為習慣、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其道德認知水平和行為模式具有易反復、善變的特征,從而使得學校的德育工作成果難以鞏固和順利發(fā)展。育人德為先,一切教育歸根到底是“德”的教育,所以如何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德育工作能夠更好地為其他教育服務,成為目前教育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根據(jù)工作體驗,我認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是解決青少年學生德育問題的一種好方法。下面就從兩個方面與各位同仁一起探討。
一、理論探究
1.學校教育是促進學生道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學校德育的優(yōu)勢在于組織的嚴密性、教師的專業(yè)性、教育目標的確定性、教學內容的確定性和教育組織形式的固定性,但也正是這樣的優(yōu)點,在另一方面又成為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及針對性的制約因素。比如說,我們的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有時不能夠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學校教育應該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guī)律,又要適應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
2.家庭教育具有明顯的啟蒙性、長期性、感染性、全面性
?。?)啟蒙性。孩子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了解,個性形成的起點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家人的言談舉止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思想形成、智力發(fā)展、品格形成至關重要。
?。?)長期性。家庭教育的時間最長,遠遠超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從孩子出生、上學、參加工作,一直在起作用。一個孩子在成人、步入社會的過程中和家庭的距離在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家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學校教育大得多。
(3)感染性。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除了理性,還有很強烈的情感性。父母對孩子的那份牽掛、那份愛、那份不舍的親情,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難以相比的。
?。?)全面性。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內容極其廣泛。學校要管的,家長要管,學校不管的,家長也要管,家庭教育的覆蓋面很寬,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
3.社會(社區(qū))教育是全民的、終身的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長期以來,我們忽視了社區(q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大眾普遍認為對學生的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事情,甚至只是學校的事情,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其中的不足。相比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具有多元化的特點,社區(qū)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社區(qū)教育內容廣泛、形式多樣,貼近生活。
4.德育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支撐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課堂,要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并由學校向家庭輻射、向社會延伸。
社區(qū)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一頭連著學校,一頭連著家庭,要整合各種資源,使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銜接。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蒙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科學方法,著力營造培養(yǎng)孩子良好心態(tài)、健全人格和道德修養(yǎng)的“第一環(huán)境”。
加強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充分進行教育資源共享,才能取得德育教育的成功。
二、實踐探索
學校注重德育隊伍建設,拓展德育工作內容與形式,提高德育工作質量。
強化德育工作的首位意識,要求全體教師要有全員參與、全程育人的意識。年級組長、班主任是德育骨干,帶動任科教師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實行量化考核,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1.以科研為先導,注重骨干培訓,進行經(jīng)驗交流
堅持理論學習,邀請專家進行培訓。優(yōu)秀班主任介紹工作經(jīng)驗,征集老師們寫的德育論文進行匯編,有力提高了德育骨干的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德育處堅持撰寫“德育工作通訊”,向《東光學報》和《長春教育》投稿,通報學校德育工作和活動情況,鼓勵班主任研究身邊“小事”,反思自己的工作,堅持寫德育論文和工作敘事,評選優(yōu)秀論文,提高德育隊伍的科研水平。
2.完善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和年度德育工作評比制度
修訂《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細則》,強化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管理、各班衛(wèi)生及物品、公物的管理。實行德育評比“文明班級”,調動各班爭創(chuàng)文明班級的積極性。加強過程考核,實行年級組管理,這一制度極大地促進了各班之間的齊抓共管和年級組的凝聚力。
3.做好傳幫帶工作,加強對新班主任的培養(yǎng)
加強新班主任工作的培養(yǎng)和指導,指導年輕班主任逐步熟悉班主任工作。在新教師培訓會上,讓新教師詳細了解我校的學生管理制度和班主任工作的有關要求,在實踐中,以開會和個別指導的方式及時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一來,新班主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
4.學校德育內容與形式多樣化
改進學校德育的內容與形式。以培養(yǎng)健康人格為重點,確立主題教育,圍繞“忠、孝、仁、義、理、智、信、廉”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在實踐中體驗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
5.成立學生家長委員會,邀請他們共同參與學生的德育工作,找出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完善家庭教育,聯(lián)合社區(qū)共同打造“育人空間”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應該形成教育合力。營造學生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一定要學校、家庭、社會(社區(qū))三位一體,緊密配合。加強三者的融合,推動全社會形成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環(huán)境,這既是教育好一代人的需要,又是新課程改革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東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