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口頭上、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睆哪撤N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的關鍵。通過閱讀,擴大了知識面,增加了詞匯量,交際時就不會因為知識或詞匯貧乏而言不達意,寫作時才能語言地道,內容豐富。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下面是我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些膚淺認識。
一、利用教材,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閱讀內容更趨于信息化、時代化,突破了單一的故事、寓言等題材,內容涉及新聞、廣告、科普、醫(yī)療、教育等,文章的體裁也從記敘擴大到產品說明、邏輯推理及實際應用等文體。不同的文體,閱讀的要求與方法也不盡相同?,F(xiàn)行高中教材所選的課文具有題材新、體裁廣、長度適中、語言靈活的特點,教師應針對話題精心設計好相關材料,可以是自由會話式,也可以是故事形式,還可以是一句英語諺語形式,更可以直接從標題入手,開門見山地導入,把學生注意力集中到相關話題上來閱讀是增長知識、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體裁去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從而掌握一定的解題思路。
二、廣泛閱讀,不拘泥于課本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英語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課外閱讀材料應融合知識性、趣味性、現(xiàn)實性,體裁多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這樣就能做到在熟悉閱讀方法的同時也能擴充自己的詞匯量。與此同時,開展課內閱讀。每周利用一至兩節(jié)課進行課內快速閱讀和限時閱讀訓練,鞏固課堂知識。但是,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閱讀水平的讀物,生詞量不超過3%。看第一遍時,堅決不查詞典地一口氣看下去,只得到大意。看第二遍時,重點放在語言點上。如果說看第一、第二遍是耕耘,那么看第三遍才是收獲,所以必須看第三遍。
三、重視文化背景知識
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有必要了解說英語的國家的歷史知識、文學知識、風土人情和重大節(jié)假日等。除了在課堂中學到的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外,還應多查閱資料,閱讀一些西方原汁原味的名著和雜志上刊登的作品,增加對這些國家地理、氣候、歷史、文學藝術、民族個性、傳統(tǒng)禮儀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英語思維和閱讀能力。
掌握牢固的語言知識是形成良好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基礎知識的積累雖然不能直接轉換為能力,但對能力的形成有著基礎作用與推動作用。我們強調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不等于廢止了基礎知識的積累。相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一是擴大他們的知識庫,二是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加工能力。前者著眼于積累,后者著眼于訓練。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一向主張采用先整體閱讀分析,后進行字、詞、句、語法等教學的原則,也就是先側重閱讀能力的訓練,后落實到基礎知識積累,而一改傳統(tǒng)的由字、詞、句解釋到篇章理解的方式。
在不同的閱讀階段為學生制定不同的閱讀目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思維的空間,按部就班地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篇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
?。ㄗ髡邌挝?河北省邯鄲市峰峰春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