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中政治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探究式教學法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結合教學過程中對“問題探究式”教學的認識,對探究式教學的收益及困惑加以探討,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教。
關鍵詞:探究式課堂;收獲;困惑;展望
探究式教學是運用新課改理念的一種教學實踐。探究式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情境中分析問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探究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相比,更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觀察、思考、質疑、解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優(yōu)劣。影響探究式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的教學習慣、教學內容以及探究式教學法本身的局限性都會影響探究式教學效果。
一、探究式教學的收獲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在實際教學中非常重視探究式教學,在探究性教學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嘗試,收獲頗多。
1.激發(fā)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多參與主動的合作,獲得成功的喜悅
2.探究式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在生動活潑、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fā)展,潛能得以發(fā)揮。
3.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課堂氣氛、教學效果等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4.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探究式教學的困惑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在探究式教學的理解和實踐中,不少教師逐漸顯現(xiàn)出一些困惑和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總感覺不是那么得心應手。
1.對探究式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
探究式課堂不是新課改的獨創(chuàng),以前的課堂教學中大量的學生主動活動、自主學習也是探究式學習。因此,探究式課堂不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2.對探究式課堂教學缺乏正確的評價
一次探究式課堂教學成功的標準是什么?我們也知道,探究式課堂太活了,不容易把握,學生的活動容易“失控”。再加上學生知識積累不夠,對某些知識的理解上存在著困難,在探究活動中真正參與的少,看熱鬧的多,課堂教學效率較低。所以,如何來評價一節(jié)探究課,是一個新課題。
3.對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成效缺乏正確的衡量
成績是衡量教師教學的最終指標。探究式課堂教學形式活潑,學生參與度高,但是效果怎么樣?也就是成績如何?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氣氛沉悶,效率低,但是最終成績不一定差。也就是說,探究式課堂教學不等于好的教學效果。沒有效果的探究式教學,肯定是不成功的教學方式。因此,對于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成效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衡量。
4.探究性教學缺乏足夠的時間支持
由于受學生知識積累不足、班額較大、條件有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探究性教學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課時計劃難以完成,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xiàn)探究式教學。
三、探究式教學的對策
雖然存在這么多困惑,但對于探究式課堂教學,我們滿懷憧憬,展望未來,前途充滿光明。在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探究式課堂正是課堂生命力之所在。我們需要做的是,腳踏實地地學習相關理論,認認真真地去摸索和實踐,點點滴滴地去積累和反思,從而取得厚積薄發(fā)的收獲。
1.深入備課、巧設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確保探究空間
探究式教學法的關鍵之一在于問題設計。教師備課要細致,熟透教材。問題設計既要結合知識的重難點,又要新穎具有啟發(fā)性,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
2.轉變角色,鼓勵創(chuàng)新,確保探究時間
探究式教學法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中扮演引導者,角色是“導演”,學生是“主角”,這就對教師把握教學過程的全局、知識積累、應變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考驗與挑戰(zhàn)。教師要根據時代要求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與方法。
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注重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要“教之以漁”,讓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和諧地發(fā)展。
3.優(yōu)化組合,確保探究實效
探究式教學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它既強調“雙基”,又強調科學探究,既追求過程,又要落實結果。學生在進行討論時,要合理分組;要經常更換分組伙伴;要鼓勵優(yōu)差生合作和男女生合作,廣泛交流,取長補短。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