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無定法,但要得法;融匯百家,自成一家。在我們的授課中,可極力發(fā)掘自身特長,或詼諧幽默,或深情款款,或學識廣博,引經(jīng)據(jù)典,或極善點撥,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之潛力。通過自我有意識的培養(yǎng)發(fā)展,使特長更具特色,從而,形成教師個人的教學特色,打造個人“特色課堂教學”。
所謂講出自己的特色,含有這樣幾層意義:一是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的和實際情況選定教學內容和補充有用的實際內容。不要認為教師是只管教書本的,恰恰相反,如果只管照講書本,會出現(xiàn)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使學生養(yǎng)成死啃書本的不良習慣。二是教師通過授課要講出自己的觀點、思路、經(jīng)驗、方法等,讓學生聽講后受到啟迪,真正增長智慧和才干,否則,老采用我講你聽、我寫你記的注入式教學方法,是很難培養(yǎng)出好的人才的。啟迪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諸如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調查研究的方法;動手動腦習慣的形成以及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入門,嚴謹求知的態(tài)度等等。
怎樣才能講出自己的特色呢?首先是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的來龍去脈,設身處地地思考教學方法。如果不認真鉆研教材,就發(fā)現(xiàn)不了啟迪的地方,啟迪的良好愿望也不會變成現(xiàn)實。當然更不能把要講出自己的特色與認真鉆研教材對立起來,對立起來的結果只會是教學的失敗。由此可說,認真鉆研教材是講出自己特色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其次教師本身要有過硬的本領,這是關系能否講出特色的重要條件。只有教師有了一兩手過硬本領,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講出自己的特色,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另外,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基礎。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要講出特色就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用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工作。了解學生的方法有多種形式,如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及時輔導,舉辦有意義的活動,分析考試試卷,上課時有計劃地提出問題,分析學生的作業(yè)以及深入學生關心學生等。有的教師知識淵博,信息靈通,講課生動有趣,但是講起課來離題太遠,完不成教學計劃中規(guī)定的任務,這不是我們提倡的特色。
為了講出自己的特色,建議青年教師備課MwjPEHUNThifhO9BV0mJoJW3Kx2/JsmbGDOI8i9kXHI=時對所授課進行科學的設計,或寫成一個提綱,或裝在腦子里。具體地說,設計時可參考如下一些方面:怎樣提出課題?是單刀直入,還是循序深入?精講什么?怎樣精講?非重點內容怎樣處理?是粗講,是不講,還是讓學生自學?在什么時候出示教具、模型、圖表?安排在什么時候給學生思考議論的時間?怎樣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怎樣引導學生找科學規(guī)律和掌握運用這些規(guī)律?怎樣引導學生鑒別相近的概念、規(guī)律?講課中需向學生提出哪些問題,其中哪些需要回答,哪些只問不需答?什么時候練習,其目的是什么,選擇哪些題目?需要介紹哪些課本外的知識、信息、應講到什么程度?怎樣教導學生小結或總結?是教師做,是學生做,還是師生共同做?怎樣引導學生在課后將知識升華、鞏固?另外,對講課時的舉例、比喻、板書板繪、聲調動作等都設計一下,體現(xiàn)出個人的講課特色,定會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省海陽市第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