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四項基本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其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和語言感受最主要的途徑,是其他技能的基礎。
關(guān)鍵詞:英語聽力;理解障礙;詞匯量;心理素質(zhì);聽力訓練
一、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和意義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而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學習英語首先應當從聽力開始。根據(jù)美國外語教學法專家里弗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1978年的統(tǒng)計,“聽”在人類交際活動中所占比例為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由此可見,學生學會英語的前提是“聽”。英語教學實踐也表明,聽力訓練有助于閱讀和寫作。所以,加強對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保障,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影響英語聽力的因素分析
1.語音素質(zhì)不高
(1)讀音障礙:學生不能規(guī)范地認讀單詞(特別是發(fā)音相近的詞)以及不了解美音的基本發(fā)音特點,導致不能聽辨一些易混單詞。如bad-bed,count-can’t,here-hair,mouth-mouse,sheep-ship,thirteen-thirty等。(2)語速障礙:學生習慣于教師上課時較慢的語速,當遇到正常語速或語速稍快的聽力材料時便無法適應。
2.語言基礎知識缺乏,文化背景差異不熟
?。?)詞匯語法障礙:在真實的交際中,往往會感到聽比讀難。原因就在于學生詞匯量的不足和語法的不熟練導致理解速度跟不上聽力材料的放音速度。(2)文化背景差異:有時聽力材料中并沒有生詞,學生卻仍不明白。這是由于缺乏中西文化差異方面的知識造成的。
3.心理因素
當學生在聽音時過于緊張或注意力不集中,就會使腦子出現(xiàn)短暫空白,對信息的輸入會出現(xiàn)斷層,不能保證其聽力內(nèi)容輸入的連續(xù)性和正確性,這勢必就會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nèi)容大打折扣,影響聽力的效果。
4.聽力技巧水平不高
聽力的最終目的是達到句子、篇章的綜合理解。有的學生不善于抓關(guān)鍵詞和掌握篇章大意,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單詞單句上,每聽一句便將其譯成漢語,自以為聽懂了每一個句子,到頭來卻聽了后句忘了前句,結(jié)果聽到的總是支離破碎的英語,無法綜合理解聽力材料。
三、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1.認真教好音標,嚴格把好語音知識關(guān)
讀不準就聽不懂,聽不懂就不理解。所以教師應認真抓好音標教學,教會學生有關(guān)語音知識,如不完全爆破、意群、連讀、弱讀、重讀等,使人人都能突破語音知識關(guān),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突破語音知識關(guān)的辦法是:認真聽,注意模仿,用心記憶,并跟教師或錄音機進行校正,堅持反復訓練和檢測。另外,還應盡量掌握英音與美音的差別。
2.加強語法和詞匯量訓練,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詞匯的積累和語法的掌握是聽力提高的基礎。教師應注意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加強語法知識的反復練習,并教給他們正確的方法,如根據(jù)上下文猜詞,找出關(guān)鍵詞的技巧等。另外,只有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才能更準確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義。英語的背景知識涉及面廣,除了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人物、科普等背景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外,在課余時間,要鼓勵學生多看其他書籍,有意識地讓他們?nèi)U大知識面。
3.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要靠平時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從聽力訓練的初始階段就應強調(diào)其重要性。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聽是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加以重視,心理要放松,但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要有的放矢地制訂聽力訓練計劃,讓學生在心理上有足夠的準備,努力消除學生因害怕、擔憂、反感而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要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看到學生點滴的進步也要適時給予表揚。
4.重視日常教學的聽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力理解的技巧與良好的聽力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再加上必要的手勢、表情、簡筆畫等,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在聽力訓練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聽力習慣,充分利用與教材配套的材料中的聽力練習,進行有針對性的聽力技巧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到的,學生聽一些簡單的內(nèi)容問題不大,但對一些較靈活的、容易出錯的題目教師應重放,并分析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切實做好聽后糾正工作,這樣有利于提高聽力。
總之,聽力教學必須始終堅持培養(yǎng)學生興趣,精心選擇聽力材料,科學設計聽力任務,并結(jié)合科學的教學方法,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對培養(yǎng)聽力能力的要求。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天不聽耳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中斷聽力訓練。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卓有成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
參考文獻:
?。?]楊惠中.怎樣提高英語聽說能力[H].外語界,2008(1):7-10.
?。?]毛立群,劉自中.英語聽說能力培養(yǎng)與課堂教學模式的芻議[Z].中美英語教學,2006.3(6):1-4.
[3]李聚剛.英語學習成功的奧秘[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4]孟捷.中學外語教與學[J].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10(4).
(作者單位 河南省新野縣教體局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