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翠冠梨剛引進時由于種植技術尚未摸索清楚,發(fā)生了大量的銹病和黑星病,同時品質也不是很好。經摸索翠冠梨進行果實套袋具有促進果實發(fā)育、果面光滑、色澤鮮麗,減輕病害,減低農藥殘留,提高商品價值,增加經濟效益等作用,是當前生產優(yōu)質高檔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的主要措施之一。
[關鍵詞] 水果;套袋;技術
翠冠梨是我區(qū)從上世紀1998年引進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新品種水果,果實具有皮薄、肉脆、汁多、香甜等優(yōu)點。是我區(qū)繼柑橘、桃產業(yè)發(fā)展之后的又一大水果產業(yè),也是蓮都區(qū)果農發(fā)展水果的方向之一。
翠冠梨剛引進時由于種植技術尚未摸索清楚,發(fā)生了大量的銹病和黑星病,同時品質也不是很好。經過近幾年農技人員和種植戶種植摸索,發(fā)現翠冠梨進行果實套袋具有促進果實發(fā)育、果面光滑、色澤鮮麗,減輕病害,減低農藥殘留,提高商品價值,增加經濟效益等作用,是當前生產優(yōu)質高檔和無公害綠色食品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近年來氣候的異常變化和果農應用套袋技術水平的差異,套袋果實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導致經濟損失?,F將翠冠梨果實套袋綜合防治技術簡要總結如下:
一、科學套袋
套袋時選擇質量好、具有驅蟲作用、透氣性好的果袋,如青島愛農、佳田等品牌袋。套袋要在早晨露水干后開始,并避開日光直射的中午和方位。一般上午套樹體西南方向的果實,下午套東北方向的果實,便于減輕日燒病的發(fā)生。另外,套袋前后澆水可改變果園的小環(huán)境,也可大減輕日燒病的發(fā)生。套袋時,應將手伸入袋內將紙袋撐開,然后用力拆紙袋的低部,撐開底袋下部兩邊的透氣孔,遇雨后,才能及時把雨水排出袋外,保持袋內透風、干燥。而且應使果實在底袋中央,避免底袋與果皮相貼。
二、合理施肥
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梨園,病害發(fā)生明顯減少。梨采收后及時追施有機肥;8月中、下旬,及時追施磷、鉀肥,這兩個時期追肥,能顯著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
三、科學修剪
重視修剪,及時疏除重疊枝、交叉枝、旺枝,增加透光面積,使樹體透風透光。
四、科學用藥防治
1.重視謝花后到套袋前的病蟲害防治
謝花后到套袋前要噴用4次藥,第一次藥在梨樹謝花后7—10d;第二次、三次在次上次噴藥后10d左右;第四次在套袋前4d左右。謝花后第一次到第三次,使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或15%粉銹寧1500—2000倍2—3次,進行保護殺菌防治銹病和黑星病;第二次可配合使用1000倍甲基拖布津進行防治;第四次藥使用800倍杜邦新萬生或75%百菌清1000倍和1000倍甲基拖布津加10%吡蟲啉2000倍全面噴依次綜合防治。
2.及時開展套袋后到摘袋前的病蟲害防治
套袋后使用2次80%波爾多液,每隔15d左右噴一次:或75%百菌清1000倍也可以。
3.注意摘袋后病蟲害的防治
摘袋后,果皮細嫩或者受陽光灼射,果面上特別是向陽面容易發(fā)生小紅點,主要防止太陽灼傷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