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喀左縣日光溫室蔬菜發(fā)展較快,目前已成為全縣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yè)。至2011年末全縣日光溫室蔬菜占地面積達32萬。可是本地區(qū)氣候特點是: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氣溫較低,甚至達到-20℃以下。一些結構不甚合理、保溫不佳的溫室蔬菜出現(xiàn)凍害,造成經(jīng)濟損失。按以下防凍措施生產的農戶免遭凍害,都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一、選擇抗寒耐低溫品
培育健壯、無病的秧苗,這是保證溫室蔬菜安全越冬的前提條件。
二、合理的溫室結構
目前我縣日光溫室比較合理的結構設計是:方位角為南偏西5-10°,跨度7-8m,后墻高4-4.5m,溫室后坡仰角為45°,墻厚度1.5-2.0m,下臥深度0.5m,相鄰溫室間距19-22m,采光面為弧形。為防止溫室內的熱量通過土壤向外傳導散失,在日光溫室外面南側挖寬0.3~0.4m,深0.5~0.6m的防寒溝,內填滿干草、秸桿等保溫材料,上蓋一層0.15m厚土踩實。
三、科學的栽培方式
采用大壟雙行臺作,(一般臺高0.15-0.20m,臺面寬0.90m),地膜覆蓋,軟管微噴灌或膜下暗灌的栽培方式,應用秸稈反應堆技術,既能控制棚內濕度、提高地溫,還能培肥地力,為蔬菜生長提供全面營養(yǎng),提高溫室蔬菜抗寒耐低溫能力。
四、適時澆水、施肥
?、贊菜^程中要掌握“三澆三不澆三控”原則,即:陰天不澆晴天澆,下午不澆上午澆,明水不澆暗水澆;苗期要控制澆水,連續(xù)陰天要控制澆水,低溫控制澆水。一般8-9時左右澆水,澆水后必須密閉溫室增溫2h左右,當溫度提高到38-40℃時,再由小到大逐漸放風排濕,以減少夜間結露。②在田間管理中,要多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特別是苗期要減少氮肥的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有利于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可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寒性。
五、增加光照
溫室薄膜要選用優(yōu)質的聚氯乙稀無滴膜,并經(jīng)常擦拭,保持薄膜較高的透光率。溫度條件許可時,草苫盡量早揭晚蓋,合理延長光照時間。晴天一般是早晨陽光灑滿整個前坡面時揭開草苫,蓋苫時溫室內氣溫一般不低于18℃;多云或陰天,光照較弱,也應適時揭開草苫,使散射光射入。
六、臨時加溫
溫室內溫度較低時,可采取人工臨時補溫措施。①火盆加溫。用木炭或燃燒發(fā)紅,已不冒明煙(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玉米芯作燃料,每10m放一個火盆,每晚用木炭6-8kg/畝。②用白熾燈照射。每10m放一盞200瓦的白熾燈,既可增溫也可補充光照,開燈時間掌握在早晨四點半至揭草苫為好。③有條件的可以在室外設加溫裝置,向棚內吹送熱風,也可采用移動式熱風爐加溫。④使用增溫塊。凌晨五點左右在溫室內每個5m點燃一塊增溫塊,也有較好的增溫效果。
七、加蓋防雨、防雪膜
溫室前面是最大的散熱面,其上面覆蓋3~4cm以上的草苫。在草苫外加一層防雨、防雪塑料膜,保持草苫干燥,防止被雨雪、露水浸濕,影響保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