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內容。特別是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興趣,就為學生持續(xù)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因條件,并且因為有興趣,就會減輕疲勞感,這也是一種減負措施。因此,在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中,第一條就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有樂趣才會喜歡。怎樣使低年級的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呢?
1.閱讀內容的選擇。除了學的課本以外,我還向學生推薦淺顯易懂的、貼近學生實際的讀物,如《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故事會》等書以及兒歌、童謠等。對于這些讀物,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能夠讀懂。能讀懂就有收獲,就有成功的快樂?,F在,學生已養(yǎng)成了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
2.形式多樣化。在朗讀的過程中,用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等方式,并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比如在教學《畫風》一課時,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我讓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是怎樣畫風的,結果同學們都搶著來畫。他們有的畫轉動的風車,有的畫被風吹起的長發(fā),還有的畫飄起的塑料袋。這樣既能使閱讀課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又能成為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
3.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表現好的學生,我總是及時地表揚,使其樹立自信心。以后表現得更好;而對較差的學生,我從不諷刺挖苦,總是耐心地指導,因材施教,使其也有所收獲。用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每個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這樣,學生在閱讀中不論他是什么樣類型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都有了閱讀的興趣,都能夠喜歡上閱讀。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習慣有利于人們高效地工作學習,良好的習慣可使人受益終生。低年級學生的閱讀尤其要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1.要求學生學會講普通話。因為絕大部分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中,特別是農村的孩子都會受到方言的影響。養(yǎng)成用普通話朗讀的好習慣,無論是上課讀課文還是課下讀課外書,都能自覺地使用普通話。這對將來的交流以及口頭表達會大有好處。
2.讓學生初步學會略讀、精讀、默讀等各種讀書的方法。略讀往往是在老師提出問題時學生用略讀的方法迅速找出問題的答案;精讀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特別是文中好的段落和句子??梢龑W生多讀幾遍,在讀中感悟句子的豐富內涵。默讀比朗讀更有利于人集中精力思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能夠較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3.教育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不論是學習哪篇課文,在初讀課文時,總是提醒學生拿起筆,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邊讀邊畫出文中的生字詞。再讀課文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使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從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有時也讓學生在讀課文的時候,把自己不懂的詞語或者句子標出來,通過問同學或在老師講解時解決這些問題。最近,我試著讓學生在讀課文或者讀課外書的時候在旁邊做標示,有些同學做得還真不錯?,F在。學生都已養(yǎng)成了動手動腦的習慣了。
4.教育學生喜愛圖書,愛護圖書?!跋矏蹐D書,愛護圖書”不僅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種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體現。這里的“喜愛”是指搜集到、購買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愛護”是給圖書包皮,閱讀時小心翻閱,不丟失圖書。不在圖書上亂寫亂畫。
總之,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功,雖然個人有個人的閱讀習慣,但是閱讀能力的提高確實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值得我們進一步探求和研究。
(作者單位 山東省博興縣博昌街道三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