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教誨,消除不和諧的成分,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使命,并積極協(xié)調家庭和社會關系,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同時引導學生設計理想,使學生從小就確立起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教師;構建;和諧社會;基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作為一名教師,也要盡心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在教育教學中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消除和諧社會中的不和諧因素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營造由“你我他”組建的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在研究社會中的那些不和諧因素產生的根源時,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家庭教育中的暴力、溺愛、負面影響等因素外,學校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孩子從四五歲開始就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此后在小學、初中、高中要接受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在漫長的學校教育中。學校和老師是將孩子引上正路而成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者;絕不能因為教育的不慎,或者失誤,把一些本來可以對和諧社會構建的有用人才,有意無意地推向不和諧的一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是實實在在地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是密切社會“你我他”的特殊的“紐帶”。
一、教師的精心教誨,可以用和諧因素取代那些不和諧的成分
教育的任務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外,還有揚善救失的職能。曾有一位外國的科學家取得了令世矚目的成就之后,當回答記者提出的“在你成長過程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的問題時說:“是幼兒園的老師,是他們叫我不要欺侮同學,不要拿別人的東西,要幫助他人,要對人有禮貌……”這段發(fā)人深省的話,深刻地揭示了一個平時不為我們所重視的道理:教師的教育作為特殊的社會行為,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將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和作用,盡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為我們所重視和研究。仔細研究一下我們的教育現(xiàn)實就會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有了我們老師的苦口婆心,一些不守紀律的孩子變得奉公守法,一些玩世不恭的孩子變得積極上進,一些沉湎網(wǎng)吧的孩子重返認真學習的軌道,一些與父母作對的孩子重新萌發(fā)了孝敬父母的愿望……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因為有了教師這塊“基石”,社會才變得和諧,許許多多不和諧的因素才被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二、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使命
社會和生活是學生最實際的、也是產生最直接影響的大課堂,這是不言而喻的。作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者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教師,就是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有意識地把學生引入到社會生活中去進行正面的和諧的教育。但是,社會的方方面面如同構成一個大的染缸一樣,可以把人染成紅色,也可以把人染成黑色。老師的特殊作用就在于不僅自己能潔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而且還能在對社會生活做出正確判斷和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接受定向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生活調查和實踐活動,比如,進行失足青少年家庭和社會根源調查,組織學生參加交通執(zhí)勤、工商執(zhí)法等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接受法紀教育,培養(yǎng)他們遵紀守法的思想。這些行為都可以幫助社會消除那些不和諧的成分。而起到防息于未然的效果。
三、協(xié)調家庭和社會關系,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大量的社會實踐表明,學生的教育和成長有賴于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幫助,而連接這兩方面的力量,又只能由教師來充當。他們一方面要和家長建立經(jīng)常的聯(lián)系,聽取孩子們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和思想反映,及時調整學校的教育和疏導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把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xiàn)及時地向家長做出反饋,幫助家長掌握孩子的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配合教育措施。社會對學校教育起一定的保障和監(jiān)督作用,有時因為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而產生對學校教育的各種各樣的意見和反映。為了取得社會的廣泛支持,則需要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向社會成員宣傳學校教育目標和意圖,以求得社會成員的理解、支持和幫助。
四、引導學生設計理想,使學生從小就確立起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
學生不僅是未來和諧社會的成員,同時也是未來和諧社會的建設者。如何使這些未來的和諧社會的建設者真正實現(xiàn)預定的符合社會要求的目標,首先要確立—個理性的理想和目標,以便使得以后的行為有意識地向著這個理想和目標努力。這個理想和目標的確立,必須有賴于教師的作用。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認識和諧社會建設對于每個社會成員的重要,需要教師通過教學和教育幫助學生明確什么理想才符合和諧社會的需要,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諄諄教誨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多種理想的幫助、創(chuàng)造理想的條件、營造理想的內外教育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師還要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這種意識,力求使得學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時間段都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未來和諧社會的建設者而服務。
教師作為“和諧社會你我他”的核心成分之一,作為“基石”要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在強化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之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構建和諧社會所必備的素養(yǎng),增強這方面的自覺性,才能有效地充當起社會賦予教師在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所應承擔的義務。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