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金平
河南新密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新密 452370
1.1 臨床資料 我院在2010-05—2011-05收治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在36~77歲。患者在臨床治療之前,均使用過多種降壓藥物進行治療,效果不明顯,治療過程中收縮壓和舒張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心率過高。在臨床檢查的過程中,60例患者中有其他并發(fā)癥42例,其中合并腦血管疾病28例,心血管疾病14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患者無明顯的差異,詳細(xì)情況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一般情況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貝那普利10mg,1次/d,氫氯噻嗪12.5mg,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chǔ)上同時給予服氨氯地平10mg,1次/d;2組治療時間均為8周,完成治療后對比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1]。對2組各種相關(guān)指標(biāo)進行定時檢測記錄,治療后,對患者血壓進行檢測,并在治療后3個月進行回訪調(diào)查。
1.3 療效評定 治療效果按照《藥物臨床研究指標(biāo)原則》進行指定,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DBP分別下降20mm-Hg、10~19mmHg,SBP下降30mmHg以上及標(biāo)準(zhǔn)不及以上指標(biāo)[2]。
2.1 2組降壓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顯效率和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2組相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2。
表2 2組降壓療效比較 (n)
2.2 2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 治療過程中患者血壓情況也具有明顯差異,與治療前相比,患者血壓情況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觀察組前改善情況較為明顯,2組治療后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效果明顯,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
2.3 不良反應(yīng) 2組患者均無其他嚴(yán)重并發(fā)癥或不良反應(yīng),在治療后3個月的回訪過程中,觀察組情況較為穩(wěn)定,患者血壓控制較為標(biāo)準(zhǔn),而對照組中8例血壓較高,情況控制較差。
頑固性高血壓在臨床上是較為少見的高血壓病癥,但其危害性遠(yuǎn)遠(yuǎn)高于一般高血壓患者,由于患者的藥物使用效果不明顯,在臨床或生活當(dāng)中血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往往導(dǎo)致患者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特別是自身就有其他方面病癥的患者,如心腦血管疾病等,在臨床當(dāng)中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嚴(yán)重者甚至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而死亡。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及時對患者癥狀進行控制,采用不同藥物進行觀察對比,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3]。
本文觀察組使用氨氯地平治療效果較為明顯,顯效率和整體有效率均高于其他藥物,患者在完成治療之后,血壓情況較為良好,在用藥的過程中患者均無嚴(yán)重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yīng),以治療安全性方面來看效果同樣較為顯著。2組患者治療有效性及血壓控制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治療頑固性高血壓過程中,使用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壓,且效果較為穩(wěn)定,藥物使用的安全性也較高,在臨床上可推廣使用。如果治療效果不明顯或改善不大,需及時換藥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療,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幾率,提高治療效果[4]。
[1]Ram CV.Review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J].Curt Hypertens Rep,2006,8(5):298-402.
[2]Park J,Campese V.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t hypertension:the importance of compliance and the role of diagnostic evaluation in delineating pathogenesis[J].J Clin Hypertens,2007,9(suppl 1):7-12.
[3]Papadopoulos DP,Papademetriou V.Resistant hypertensio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J Cardiovasc Pharmacol and Therap,2006,11(20):113-118.
[4]Yakovlevitch M,Black HR.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a tertiary care[J].Arch Intern Med,2010,151(9):1 786-1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