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環(huán)
(遼寧省安全科學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4)
煤炭是我國主要能源之一,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僅對煤炭檢測實驗室的人員管理、儀器設備、量值溯源、依據(jù)標準、檢測環(huán)境、質量控制等過程進行探討,使其能夠科學、公正、準確地為社會服務。
人是最寶貴的資源,人的素質與水平?jīng)Q定了檢測能力的高低。因此煤質檢測實驗室在人員管理上需做到如下幾點:
根據(jù)試驗的繁瑣程度、周期的長短,通常每名試驗人員承擔二至四個檢驗項目為宜,且最好是按承擔的項目試驗周期長短、簡繁程度搭配。任務繁忙時,可穿插進行試驗,如做煤中水分分析的時候,可以燒制灰樣,即不影響檢驗的質量,又可以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
所有從事現(xiàn)場抽樣、檢測實驗、簽發(fā)檢測報告、操作儀器設備的人員須持證上崗,參加國家煤質檢驗中心及省、市相關部門舉辦的培訓,也可根據(jù)專業(yè)需要,專向培訓。
上崗授權必須明確具體到授權的檢測項目名稱、簽發(fā)報告的范圍、具體操作儀器設備等。
對于技術主管、授權簽字人需具有相應的學歷及煤質檢測工程師以上的職稱,熟悉煤質檢測業(yè)務、具備多年從事煤質檢驗的工作經(jīng)歷,熟悉煤質檢測各項目間的相互關系,并能對檢驗數(shù)據(jù)的正確與否做出最終判定。
制定各級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及任職條件,如采制樣人員須具備煤炭采樣、制樣的相關理論知識,并能嚴格按GB475《商品煤樣采取方法》、GB474《煤樣制備方法》進行采樣和制樣;檢驗人員必須具有開展項目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按照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或其它標準進行檢驗的能力。
制定培訓計劃并具體到人,結合其承擔的檢驗項目,進行:法律法規(guī)、管理知識、技術知識、職業(yè)操守的培訓與學習。新上崗的檢驗人員,還需增加對擬承擔的檢驗項目,進行存留樣品再檢測培訓,合格后,方可授權上崗工作。
根據(jù)實驗室的實際情況,設立專(兼)職的管理人員,建立和管理人員檔案,對所有人員的資格、培訓、技能和經(jīng)歷等建立檔案,人員檔案一定實行動態(tài)管理。
儀器設備是保證煤質實驗室檢測工作質量、獲得可靠數(shù)據(jù)的基礎。
1、煤質檢測設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專業(yè)性強,需建立健全的設備檔案。設備檔案的主要內容有:設備名稱、供應商、設備型號、接收驗收、鑒定證書、使用及維護記錄、故障或修理記錄等。
2、儀器設備應定期維護、保養(yǎng),使儀器設備處于完好的狀態(tài),如煤樣破碎機、磨樣機應定期注油,更換三角帶;量熱儀應定期檢查水量,特別是夏季,應及時補充水量等。
3、煤質檢測實驗室應制定儀器設備檢定/校準計劃,按國家強制檢定設備目錄的要求,對強檢設備進行定期檢定。對我國尚未建立計量基準,不能溯源到國家基準的設備,制定自校準計劃,編制自校準規(guī)程,定期進行自校準實驗,同時,還可以進行設備比對、能力驗證來證明設備的準確性。
4、儀器設備應做好狀態(tài)標識,并隨著檢定的結果而進行更改。狀態(tài)標識的信息一般包括:檢定/校準日期、有效期、檢定校準單位、設備自編號、使用人員等。
5、每臺儀器設備都應指定(以授權方式)專人操作,操作者應經(jīng)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無關人員不得操作,需要時制定設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6、在檢驗過程中,儀器設備出現(xiàn)過載或操作不當?shù)儒e誤,或已顯示出缺陷、超出規(guī)定限度,必須停止使用該設備。修復后,經(jīng)過檢定、校準等方式證明功能指標已恢復方可投入使用,并對過去進行的檢驗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追溯,以保證檢驗結果的可信度。
7、為了確保實驗室的檢測結果能夠溯源到國家基準,所使用的儀器設備的量值必須能夠溯源到國家基準或國際單位制,因此,必須繪制儀器設備的校準量值溯源框圖,以確保量值溯源。
8、煤質實驗室使用的標準物質主要是煤標準樣,其作用有三點:一是作為校準物質用于儀器設備的定度,二是作為已知物質用以評價檢測方法,三是作為控制物質,與待測物質同時進行分析。因此,煤標準樣在煤質檢測中的重要性是任何物質無法替代的。標準物質的購買、使用應有專人管理,煤標準樣應是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具有CMC標記,且在有效期內使用。
檢測標準是煤質實驗室檢測工作的依據(jù),除煤灰粘度的測定項目(暫時借用DL/T660)外,其余均為國家標準。因此,為了保證檢測標準的現(xiàn)行有效性,應設置一位專職(或兼職)的國標管理人員,除了負責登記收發(fā)檢測標準外,還應及時關注標準的更新,保證檢測工作依據(jù)的現(xiàn)行有效。對于過期的標準及時做好回收、歸檔、銷毀工作,確保使用標準的最新有效版本。
檢測設施主要是指場地、能源、照明(采光)、采暖、通風等。檢測環(huán)境(指室內)主要是包括溫度、濕度、潔凈度、電磁干擾、沖擊振動等。檢驗設施和環(huán)境直接影響檢驗報告的質量。檢驗設施和環(huán)境需要滿足相關的技術規(guī)范或標準的要求,同時還應確保實驗室的安全性。制樣室應有良好的通風排塵設施,即防止煤粉塵對制樣人員身體健康的危害,又排除了樣品之間的交叉污染;檢測室應陽光充足,采暖良好,在同一房間區(qū)域內安排的各項目間無干擾;有獨立的天平室和煤質儲樣室;產(chǎn)生有毒有害氣體等的化學檢驗項目,應設置通風櫥,并在通風廚內操作。
對檢測室的設施與環(huán)境應監(jiān)控,如天平室及發(fā)熱量測定室溫度應保持在20℃-30℃左右。
對于煤質檢測時產(chǎn)生的廢棄物做到合理處置,處置應符合環(huán)保要求。
為保證工作質量和安全,工作區(qū)域應設標識,如在檢測室的門外應有“檢測區(qū)域非工作人員免進”、在制樣室和相關的檢測室應有“檢測區(qū)域禁止吸煙”、在馬弗爐旁應有"注意安全,防止高溫"的標識等。
在煤質檢測過程中,由于諸種因素的變化會使得檢測可能發(fā)生突變或漸變,這種質量的下降如超出標準的要求,將會對檢測質量帶來風險。因此,必須采取適時監(jiān)控的方法,對檢測過程進行監(jiān)視和分析,使其保持規(guī)定范圍之內。
綜上所述,為確保煤質實驗室的檢測質量,必須建立并有效實施各項控制措施,確保出具的檢驗數(shù)據(jù)或結果客觀公正、準確可靠。
[1]劉卓慧.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7.
[2]李英華.煤質分析應用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