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青杉 包東東
(1、新疆庫車縣質(zhì)量與計量檢測所,新疆 庫車 842000;2、阿克蘇地區(qū)質(zhì)量與計量檢測所,新疆 阿克蘇 843000)
油茶籽油加工過程中苯并(a)芘風險控制技術(shù)的研究,對企業(yè)改進生產(chǎn)工藝,提高油茶籽油質(zhì)量安全水平,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十分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基礎(chǔ)油:包括壓榨油茶籽油(原油)、浸出油茶籽油(原油),活性炭,硅藻土、活性白土。
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帶熒光檢測器、多環(huán)芳烴分析色譜柱,美國安捷倫公司),GPC-全自動定量濃縮儀(德國LCtach公司),電子分析天平,移液槍,其他實驗室必須儀器及耗材,過濾設(shè)備。
本試驗以油茶籽油為研究對象,具體設(shè)計方案按表1進行。
2.1 不同加工工藝處理的油茶籽油苯并芘殘留量檢測結(jié)果見表2。
2.2 精煉加工用的基礎(chǔ)油苯并芘含量水平
由表2可看出,在油茶籽油中壓榨原油、脫色油、浸出成品油、浸出毛油均含有苯并芘,其中壓榨原油、浸出毛油含量均超國家標準限量要求,尤以壓榨原油為高,超出限量標準一倍以上,達22.27μg/㎏。
2.3 壓榨原油不同加工工藝苯并芘殘留量比較
由表1方案1可看出,本次試驗的精煉用基礎(chǔ)油壓榨原油本身苯并芘含量較高,在用活性炭與助濾劑硅藻土混和物過濾脫色工藝中,基本可除去原油中的苯并芘,尤以1%活性炭與助濾劑硅藻土的配比為佳,幾乎可吸附脫色前油品中的苯并芘。以0.5%活性炭與助濾劑硅藻土的配比脫色工藝則可吸附95%以上的苯并芘,基本無殘留危害。方案1中的1-4試驗則說明浸出溶劑肯定不存在苯并芘,方案1中的1-5試驗則又說明位正常過濾工藝所需的溫度(100℃)不足以使苯并芘含量提高。
2.4 脫色油(浸出)不同加工工藝苯并芘殘留量比較
由表1方案2可看出,本次試驗的用油浸出油本身有一定量的苯并芘,用1%或0.5%活性炭與助濾劑硅藻土脫色,均幾乎可吸附掉脫色前油品中的苯并芘。而脫色油繼續(xù)加熱到280℃2.5h后,則又可使苯并芘含量增加4倍多,超過了國家限量標準,預(yù)示了高溫脫臭工藝有可能使苯并芘含量增加。而用不含活性炭的助濾劑硅藻土脫色則幾乎不能除去殘留苯并芘。
2.5 成品油(浸出油)不同加工工藝苯并芘殘留量比較
由表1方案3及方案2可看出,經(jīng)過脫臭工藝處理的脫色油(成品油),脫臭使苯并芘含量增加了近3倍,這進一步說明高溫脫臭工藝使苯并芘的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3-2和3-3的處理方案給出了除去油品中殘留苯并芘的方法。
3.1 未經(jīng)合理處理的油茶籽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苯并芘,尤以精煉所需的各種原油為高。
3.2 油茶籽油精煉過程中除去苯并芘的關(guān)鍵工藝為過濾脫色工序,不同的過濾劑對苯并芘的殘留量差異很大,以1%活性炭與助濾劑硅藻土混和配比為佳,幾乎可除去油品中的殘留苯并芘。
3.3 油茶籽油精煉過程中的高溫脫臭工藝可使苯并芘殘留量較大幅度提高,應(yīng)采用合理工藝進行有效控制。
[1]趙月蘭.化學(xué)致癌物質(zhì)對動物性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J].肉品衛(wèi)生,1996(10):24-26.
[2]王丹.食品安全隱患-苯并(a)芘的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1):132-135.
[3]萬紅麗,周光宏,陳明,等.燒烤肉制品中3,4-苯并(a)芘檢測的前處理方法[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7,30(4):140-143.
[4]萬紅麗,周光宏,徐幸蓮,等.肉制品中3,4-苯并(a)芘的殘留與檢測[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7,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