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入校第一眼看到的是雷鋒雕像,第一節(jié)課是參觀雷鋒展室,第一篇作文是續(xù)寫雷鋒日記。
——1961年,在天津市紅橋區(qū)西于莊小學念書的曹進財看到報紙上關于雷鋒事跡的報道,就和班里幾個同學給雷鋒寫了一封信。不久,雷鋒回信了。在回信中,雷鋒勉勵他們好好學習。2000年,這所學校更名為“雷鋒小學”,“走雷鋒路,做雷鋒人”活動從此拉開了序幕。“我們利用雷鋒來信,讓學生們感受和踐行雷鋒精神?!毙iL侯立岷說。
一要籌措好、使用好、管理好教育經費,二要深入推進教育體制改革,三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四要推動各級各類教育科學發(fā)展。
——2012年3月20日,教育部召開黨組會議,研究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安排。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實實完成各項任務。袁貴仁指出,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2012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2012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教育規(guī)劃綱要頒布實施進入了第三個年頭,貫徹好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謀劃好推進好教育改革發(fā)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請勿“捧殺”劉路。
——前不久,中南大學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破格聘請22歲的該校2008級本科生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劉路自2011年下半年起成為名人。在一些報道中,他被描述為一個破解國際數(shù)學難題的天才式人物,攻克了“在數(shù)理邏輯學中沉寂了20年的難題”——“西塔潘猜想”。有人稱其為“小陳景潤”。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希望破格錄取他為研究生。在劉路成為輿論焦點之初,香港浸會大學數(shù)學系講座教授、理學院院長,香港數(shù)學會理事長湯濤就曾提醒說,數(shù)學上這種水平的猜想有很多,媒體不要“捧殺”劉路。
從最早以郵件為載體的函授教育到以廣播、電視進行遠程教學再到現(xiàn)在計算機與多媒體通信手段相結合的網絡教育,中國教育正加速走上“虛擬化”路線。通過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親耳聆聽名師課程,旁聽精品課程。隨著云計算技術的到來,公眾移動學習的需求將會更及時全面地得到滿足。
——日益?zhèn)€性化的學習需求如何滿足?云計算技術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么?在2012年中國遠程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與應用論壇上,有關專家共同聚焦中國“虛擬化”學習的發(fā)展路徑。
道德建設對于一個公民而言,是安身立命之本;對一個民族而言,是興國安邦之基。
——2012年是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49周年,這一年,媒體和社會各界對道德建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向雷鋒同志學習”,這不僅是偉人用筆墨寫下的號召,更是無數(shù)普通人做人做事的準則。
學生的“現(xiàn)代意識”應得到家長和學校的肯定與鼓勵。
——《天津日報》所做《2011年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顯示,當今中小學生具有多種“現(xiàn)代意識”。在接受調查的中小學生中,有69.7%的小學生和57.3%的中學生贊成以投票的方式選舉班干部;77.8%的中學生愿意參與志愿服務,為社會做貢獻;78.5%的小學生和69.7%的中學生對于“低碳生活”有所了解;94.6%的小學生和95.5%的中學生能做到節(jié)約用水……天津市教科院教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孟四清表示,社會的現(xiàn)代化帶來了人的現(xiàn)代化,青少年可塑性強,伴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觀念和新思想。
組織廣大中小學生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抒寫,以詩歌創(chuàng)作的形式宣傳美好事物、弘揚文明新風。
——2012年3月17日,“全國紅領巾小記者輔導計劃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少先隊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副主任王溪針對即將開展的“全國青少年詩歌采風活動”進行安排部署,“要將這次詩歌采風活動作為培養(yǎng)青少年真善美的思想和情感的一項重要抓手,真正達到‘采風接地氣,詩歌潤心靈,使青少年快樂成長、健康成長’的目的”。
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2900多名代表的會議,更是全國人民的盛會,我們的“90后”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了,這些小小接班人,正是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所在。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漢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校長李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從她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都會有學生或家長托她將心聲帶到會上。2012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她又收到100多封學生來信。從“減負”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從校車安全到大學生就業(yè),學生們對國家發(fā)展的關注和熱情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