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良,姜俊芳,蔣永清
(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 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 (DHI)是奶牛遺傳評定的基礎工作,它是通過對泌乳母牛每月1次的泌乳日產奶成績進行測定,獲得牛奶的生產性能數(shù)據(jù),這些測定記錄連同系譜資料成為奶牛遺傳評定的主要信息來源;顯然,這些表型測定記錄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非常大。遺傳評定需要消除各種系統(tǒng)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盡可能準確的估計出動物個體的育種值。遺傳評定的準確性是影響群體遺傳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因素[1]。
奶牛產奶量的遺傳力為0.2~0.3,屬中等偏下遺傳力性狀;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遺傳力為0.46~0.6[2-3],屬中等或中等偏上遺傳力性狀,這些性狀的高低除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這些環(huán)境因素主要包括飼養(yǎng)管理、母牛的產犢季節(jié)、年度和胎次。本研究系統(tǒng)評定各種環(huán)境因素 (牛場、產犢年份、產犢月份、胎次)對奶牛生產性能 (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為準確地對牛群進行遺傳評定打下基礎。
本研究所用材料來自浙江省伊康和佳樂2個奶牛場2009-2011年1 222頭 (伊康797頭牛、佳樂425頭牛)荷斯坦牛DHI測定的305 d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3個性狀的數(shù)據(jù)。
利用產奶量 (乳脂率、乳蛋白率)測定值=總體均值+牛場效應+產犢年份效應+產犢季節(jié)效應+胎次效應+隨機殘差效應模型和SAS GLM程序過程分析各因素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響。
奶牛不同胎次對305 d產奶量的影響極顯著(P<0.01),在1-6胎次中,第1胎產奶量最低,第2胎產奶量最高,之后隨著胎次增加產奶量呈降低趨勢。奶牛不同胎次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影響不顯著 (P>0.05),從第2胎起,乳脂率隨著胎次的增加而增加,乳蛋白率隨著胎次的增加而降低(表 1)。
前人研究多表明胎次對產奶量的影響極顯著,但對于胎次與產奶量之間的關系各研究結果不同。張慧林等[4]研究表明,第2胎產奶量最高,之后產奶量降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鄒益中等[5]分析結果表明,出生胎次與產奶量存在著負相關,即出生胎次升高,產奶量降低,而相近的胎次間產奶量差異不顯著。段向陽等[6]研究表明,第1胎產奶量最低,第3胎產奶量最高。孫少華等[7-8]研究表明,產奶量4~6胎達到最高峰,之后隨著胎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產奶量達到最高峰胎次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也許是由于各牛場飼養(yǎng)管理技術不同而導致奶牛生產潛力發(fā)揮不同。本研究中2胎時產奶量達到高峰,表明奶牛的生產潛力沒有在后來的胎次中很好發(fā)揮出來,牛場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
表1 不同胎次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
產犢季節(jié)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影響均極顯著 (P<0.01)(表2),夏季產奶量最低,且顯著低于其他季節(jié),主要是夏季熱應激影響了產奶量。秋季產奶量最高,冬季次之。夏季乳脂率最高,秋季乳脂率顯著低于其他季節(jié),夏季乳蛋白率顯著高于其他季節(jié)。秋冬季在產奶量和乳蛋白率方面沒有明顯差異。
吳紅岳等[9]研究表明,秋季產犢產奶量最高,冬季次之,夏季和春季最低,與本研究結果符合。劉賢俠等[10]研究表明,季節(jié)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影響顯著,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秋冬季節(jié)高,夏季最低,與本研究結果不同,這可能是由于季節(jié)變化引起各牛場牧草供應情況改變,進而造成日糧成分的改變,最終導致乳脂率、乳蛋白率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不同。
表2 不同產犢季節(jié)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
不同產犢年份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均極顯著 (P<0.01)(表3),2009年奶牛產奶量顯著低于2010年和2011年,2009年開始實施DHI測定工作,之后產奶量逐步上升;2010年乳脂率最高,2009年乳脂率最低,2009年乳蛋白率最高,2011年乳蛋白率最低。說明牛場飼養(yǎng)管理中存在一定問題,牛場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使乳蛋白率逐步上升。劉賢俠等[10]統(tǒng)計分析結果也表明,不同年度之間乳蛋白率、乳脂率比較差異均顯著。
表3 不同產犢年份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
不同牛場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均極顯著 (P<0.01)(表4),伊康牛場的產奶量和乳脂率顯著高于佳樂牛場,佳樂牛場的乳蛋白率顯著高于伊康牛場。這主要是由各牛場選育技術和飼養(yǎng)管理技術的差異而引起的??梢娫谀膛B?lián)合育種工作中,牛場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表4 不同牛場對305 d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響
2個牛場分析結果表明,牛場、產犢年份和產犢季節(jié)均對產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產生極顯著影響,胎次是影響產奶量的極顯著因素,秋季產犢產奶量最高,夏季最低,夏季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最高。
[1] 張勤,張沅,秦志銳.中國奶牛育種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中國乳業(yè),2001(6):4-8.
[2] Monades H G,Hayes J F.Genetic and phenotyp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ctation cell counts and milk yield and composition of Holstein cows [J].J Dairy Sci,1985,68:12.
[3] Schutz M M.Genetic evaluation of somatic cell scores for United States dairy cattle [J].J Dairy Sci,1994,77:2113.
[4] 張慧林,付愛英,康占武,等.奶牛產奶量校正系數(shù)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1):27-32.
[5] 鄒益中,李勇歡,章巖.出生胎次對奶牛產奶性能影響的研究 [J].中國奶牛,1991(6):52-53.
[6] 段向陽,張春紅,鄭拉弟,等.胎次對西北地區(qū)西門塔爾牛產奶量的影響 [J].中國奶牛,2009(9):35-37.
[7] 孫少華,曹會校,田英才,等.最小二乘法在分析和校正影響奶牛產奶量因素上的應用研究 [J].中國奶牛,1995(2):27-28.
[8] 魏秋玉,高獻周.影響奶牛產奶量的關鍵因素分析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33(9):1670-1671
[9] 吳紅岳,徐慶林,丁猛.產犢季節(jié)、胎次對荷斯坦牛產奶量的影響 [J].中國奶牛,2003(5):38-39.
[10] 劉賢俠,王建梅,孫耀強,等.農八師地區(qū)奶牛場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變化規(guī)律調查分析 [J].新疆畜牧業(yè),2008(4):42-45.